分享

《新思想——本论》 本源论

 昵称Xx9AaBIU 2020-09-06

能量篇

世界本原是能量,世界归结于能量。基督教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那么此处的能量就是上帝的化身;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此处的能量就是“道”的化身。
一、能量的属性
1、能量恒动
能量是永恒运动的,无论是有形的能量还是无形的能量。能量因为运动而具有意义。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形象地阐明了这一涵义深刻的哲理。河水在不停地流动,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时,接触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上游来的新水流。客观事物就像河水一样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哲学中的“运动”是指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这种变化和过程是事物的固有属性,是事物的存在形式。事物是运动的,整个宇宙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的世界。
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着的,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都是运动属性的具体表现。空间属性是万物运动的广延性体现;时间属性是万物运动的持续性体现;引力属性是万物在运动过程由于能量分布不均所引起的相互作用的体现;电磁属性是带电粒子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外部表现等等。
以物质为例,凡是物质都在运动。地球上的大部分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比如我们可以直接感觉到植物的春花秋实,河水的奔流到海,生命的生老病死,流星的划破夜空。还有一些运动是我们不容易觉察到的,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每年升高1.2厘米,相对于其8844.43米的海拔来说简直是微乎其微;微观世界的原子、分子等基本粒子同样是不停的运动,由于本身太小,我们更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织女星和牛郎星分别以每秒14公里和每秒26公里的速度飞奔,但是由于恒星距离我们遥远而不易察觉。特殊的运动形式就是静止,但是静止只是相对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物质处于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状态。人站立在地面上看似是静止的,没有运动,但是人和地面是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不停的运动。所以运动时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能量守恒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被消失,只能从一种存在形式转化为其它的存在形式,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其总量值保持不变,即能量守恒定律,它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在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中,能量既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自行消灭,只会从一种存在形式转化为其它的存在形式,在转化时总能量是恒定的。
能量相互转化的前提是能量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例如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动能;与分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热能;与原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与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电能;与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光能;除了这些,还有风能、潮汐能等。能量相互转化的形式也是多样性的。例如力学中的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电化学中的电能于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等等。
在所有能量转换的过程中,总能量保持不变,原因在于总系统的能量是在各系统间做能量的转移,当从某个系统损失能量,必定会有另一个系统得到这损失的能量,导致失去和获得达成平衡,所以总能量不改变。能量守恒在其相对应的保守力学系统中,具体表达为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热力学系统中,能量守恒的表达形式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相对论力学中,能量守恒定律为质能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系统,能量守恒定律为伯努利效应;在电磁学中,能量守恒定律为楞次定律。
3、能量相对平稳性
能量的相对平稳性是指能量在宇宙之中保持动态的相对平衡稳定的存在和运行的特性。能量的相对平稳性并不是指能量一直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而是指能量一直处于追求平衡稳定的状态。能量恒动和能量守恒都是在追求能量以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存在和运行,引力是能量追求相对平衡稳定状态的外在体现。平衡稳定是相对的,不平衡稳定是绝对的。就像太平洋中的台风一样,台风的产生就是为了追求最终的平稳存在;地震也是为了释放地壳积攒的能量,追求新的平稳存在而已。
能量的相对平稳性一方面表现在能量存在形式对立性的平稳性。例如物质有正物质和反物质,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昼与夜,黑与白,寒与暑,阴与阳等等相互对立却又平衡稳定的共存。事物双方看似对立,无法共处,却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对立中存在统一,即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此处称之为对立性的平稳性。
例如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同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表现在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阴阳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阳转化又需要阴阳的消长,阴阳在消长中达到动态的平衡稳定。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稳定是相对的。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和阴阳转化构成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进而被认为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能量的相对平稳性另一方面表现在能量存在形式同一性的平稳性。即同一种物质以平衡稳定的结构存在,但是这种平衡稳定也是相对的,不平衡稳定是绝对的。
以空气为例,空气是我们每个人最为熟悉的,也是我们每个人维持生命所必不可少的。从微观上说,空气是以氮气、氧气为主,并含有其它微量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氦气、一氧化碳、臭氧、水汽、氖气、氢气等。这些气体分子无时无刻不在空气中做着无规则的运动,目的就是让空气各组分达到均匀稳定的存在。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扩散原理,当空气中的部分气体浓度不均匀时而产生的运动现象。试想一下,如果空气中的各组分没有达到均匀稳定的存在,有时候空气中氧气浓度高,有时候空气中氧气浓度低,甚至不足以维持生命,那我们岂不是随时随刻都有生命危险。从宏观上说,大气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以不同的空气密度和不同的大气压强保持平衡稳定的状态。当局部地区发生变化时,大气层会通过运动来调整到新的平衡稳定的状态。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冷空气的移动,台风的形成,空气的对流运动等等,都是大气通过运动以调整到新的平衡稳定状态的实例。这种相对平衡稳定的存在并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要求任何事物完全的、绝对的均匀相等。平衡稳定是一种相对的平稳状态。例如大气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空气密度和大气压强都不相同,但却是一种平稳的状态。山有高低,湖有深浅,都是一种平稳的存在而已。
二、道与物
世界的本质是能量,能量的存在形式称之为物;能量存在和运行的规律称之为道。道物一体,源自能量。能量化形为物,化一为道。物自身承载着道,又遵循着道存在和运行。道依附于物而存在,道支配着物,万物化道为理,将抽象的道转化为具体的理。物是永恒运动的,道也是动态变化的。
道与物是一种本质的两种表现,两者是统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如果把人的身体比喻为物,那么人的思想意识就是道。假如一个人只有身体,而没有思想意识,他将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犹如活死人一般地存在;如果一个人只有思想意识,而没有身体,他应该就是历史中的人物了吧,已经在这个世界上不复存在了。可见,只有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身体都存在的时候,他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现实的人。只有道与物结合在一起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真实的世界。
道与物共存于这个世界之中,而且道与物都是可以被认知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认知道和物、应用道和物的历史。虽然人类已经认知了地球上大部分的道与物,但是人类依然将永远行进在认知道与物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