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补虚象,养生藏阳气

 369蓝田书院 2020-09-07
立冬节气到来,阳气潜藏,阴气始盛,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低迷。手诊以燥润真假,真色假色辨证为基本特点,宜“驱寒就温”为养生基本原则,饮食宜茶膳温阳藏气为主,适当辅助艾灸调养, 起居以“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辅助罡脉修炼
立冬景象

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立冬这一节气到来,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进入冬眠状态,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气温还不太低时要养精蓄锐。虽然此时节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夏秋储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十分宜人。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人应立冬

身体僵硬难舒展 立冬之后,气候逐渐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保护性也逐渐减弱,肌肉、肌腱、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都有所降低,同时由于空气中湿度较小,易使人身体发僵,不易舒展。

人体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人的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关节炎的发作。

立冬养生

潜藏阳气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因为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团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驱寒就温。 入冬以后气候寒冷,宜“驱寒就温”,衣着应以温暖舒适、利于气血通畅为原则,保暖的衣服有如养生之妙药,但也不可暴暖,不能穿得太厚。冬季进补仅适于阳虚或有寒、湿邪等人群,不适宜阴虚火旺及实热证人群。若出现大热、大渴、便秘、心烦等实热症状,或患有急性疾病,应暂停进补。

立冬饮食

进补大热之品 ,冬季天气寒冷,应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但由于地区不同,进补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如有特殊必要,应当饮用热手茶温经通络;牵手膳适当滋阴温阳。更是艾灸调养的关键时机,“立冬三日灸,胜喝人参酒”,灸神通温灸藏阳,灸炁通更是温阳益气。若沉寒痼疾者,玄灸熏化也是不错的选择。

冬季饮食防感冒。 立冬之日,气温骤降、多风,很容易感冒,平时可注意饮食调养以防流感的发生,民间一直流传一首这样的防感冒的“神仙粥”歌:

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头七片姜,

再加一包润手茶,七块梨皮一块糖,

熬熟兑入半杯醋,感冒咳嗽立安康。

立冬起居

保证睡眠。 起居调养强调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功能。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常练藏罡脉也是最佳方式之一。

注意穿着 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都会耗损阳气,极易感冒。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她万物无法生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