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明朝超级畅销书,将十八部正史凝练成了'极简中国史'

 泰荣林黑皮 2020-09-07
01.
明代的“超级畅销书”
元朝统一全国的十几年之后,在今江西地方出现一部名曰《十八史略》的史籍。

其采用对正史节略的写法,以时间为序、以帝王为中心,简要地勾勒出上古至南宋的中国历史。
《历代帝王图》(局部)

作者曾先之将书名定为《十八史略》,乃表示该书是对十八种史书的节略

据明人陈殷解释,所取材的史书是司马迁《史记》以下直至欧阳修《五代史记》的所谓正史,这在宋代即被统称“十七史”。

曾先之撰此书时,元朝官修《宋史》未成,宋代史事取材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与刘时举《续宋编年通鉴》,聊备一史之数,共十八史。

司马迁像
《十八史略》最早刊行于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一出版即在民间大为畅行,至明代,《十八史略》作为书塾中启蒙性的历史读本,成为“超级畅销书”。

不仅如此,《十八史略》对日本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般认为,《十八史略》在足利时代传入日本,与《史记》、《汉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一道在宫廷、幕府内被正式讲读。

同时模仿《十八史略》体例、以“史略”为书名的日本历史读物纷纷涌现,在日本形成一股文化潮流。

《十八史略》在日本的风靡一方面与明治维新特殊的历史条件相关,另一方面也在于此书简明生动,不杂不滥,十分符合日本一般读者想快速了解中国历史的需要

“史略”文化潮回落后,《十八史略》仍然常常为日本人所阅读,原书及相关著述也时有出版。

相反的是,它已被中国人遗忘了四百余年。

02.
“草根”学者的视角
曾先之,字从野,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进士,与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为同乡好友。

文天祥在抗元时兵败被俘,拒不降元,从容就义。而曾先之经历了南宋灭亡至元朝建立,最终选择隐世著书。

文天祥像

他以“草根”学者的视角,最终写出了这部《十八史略》。

和其他官修史书不同的是,曾先之不单记述孤立的历史事件,同时梳理了中国上古时代至南宋末年主要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厘清了历史人物关系,全景再现历史变迁和王权兴衰。

或许这本书,也正是寄托了遗民的哀思之情。

有人说,本书化繁为简,将十八部中国正史凝练于一书,堪称“极简中国史”。

但以现在的视角看,确切地说,它是堪称为半部极简中国史,因为它只记录到了宋代。

作为南宋的臣子,曾先之对南宋加重了笔墨,本书共分五卷,宋史单独作为一卷,且篇幅较大。

岳飞像
学者张鸣说:“从来礼失求诸野。曾经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读物,每每被湮灭,其实,《十八史略》作为乡野半启蒙简史,很有价值。”

03.
历史初学者的入门必备
《十八史略》虽文本简洁,并不晦涩,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有精力阅读五卷古文也并非易事。

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文白对照十八史略》是国内首次整理注释,文白注释完整版本。

内容包括:
“卷一:太古三皇五帝、夏后氏、殷、周、春秋战国、秦”;
“卷二:西汉、东汉”;
“卷三:三国·汉、西晋、东晋”;
“卷四:隋、唐、五代”;
“卷五:北宋、南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