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前高血压,饭后低血压——这是什么“怪病”??

 quzn 2020-09-07

今天出门诊的时候,一位宋阿姨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她颤颤巍巍地说道:“大夫,我恐怕是得了一种怪病!你知道吗?我是一直有高血压的,吃了药才能好好控制。最近一段时间我都会在饭前饭后各量一次,结果午饭前是135/80mmHg,午饭后是100/70mmHg,有一次甚至低到了80/65mmHg。原来血压特别高的时候头晕,现在血压低了也晕,这可怎么办呢?”

经过仔细询问,得知宋阿姨很长时间以来吃完饭就犯困,午饭后要睡一会,晚饭后也要睡一会,偶尔还有头晕乏力的情况,这时候往往伴随血压下降。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什么怪病,而是典型的“餐后低血压”,需要认真对待。

什么是餐后低血压?有何标准?

顾名思义,餐后低血压就是指用餐之后出现的低血压,其标准要求“餐后收缩压(高压)下降20mmHg”或“收缩压(高压)由餐前≥100mmHg降至餐后<90mmHg”,特别是当患者吃完饭后还出现头晕目眩等情况,即使血压下降的程度未达到上述标准,也基本能够确定为餐后低血压。

最近几年,临床上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还是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及各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



餐后发生低血压,可以不用吃降压药了?

不少患者问我说:“既然吃饭也能降压,那就不用继续服用降压药了吧?”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

从根本上讲,餐后低血压属于一种“人体血压调节出现问题”的异常情况。正常情况下,人们进餐后就要开始消化,为了更好地消化食物,消化系统就会调配更多的供血,这样其他系统和器官中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从而导致血压有下降的趋势。

但是人体机制是比较灵活的,能够及时触动血压调节机制,通过加大心率、收缩血管等来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目的是有效供给其他器官的血液需要,不至于影响整个身体的运行。所以,健康人无论吃得有多饱,也不至于餐后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更不会“撑到头晕”。

然而,老年人的身体对于血压的调节能力是减弱的,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包括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也可能出现失调,所以餐后维持血压的能力就下降了,从而导致低血压的发生。当老年人本身就有心脑血管动脉硬化、心脏功能减退和各种血压调节机制减退的情况,那么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就会大大提高。



餐后低血压有何坏处?如何应对?

对于那些有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慢性病隐患的老年朋友,餐后低血压必须认真对待,因为严重的低血压可能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心梗、脑梗等严重事件。即便没有出现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由于头晕目眩等症状,老年人也很容易跌倒摔伤。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平稳降压,并注意防范低血压。

应对餐后低血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1. 有餐后低血压的患者,应该适当调整降压药的服药时间,避免药物作用的高峰时段与餐后重叠,比如尽量不要在餐前服药,改为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仍有餐后低血压的情况,则需考虑更换降压药了。

2. 出现头晕等症状,切莫不假思索地就认为是血压高了而盲目增加药量,应该先测量血压,排除低血压的可能。

3. 饮食上也要好好调整,少吃碳水化合物,增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一定要避免过饱,应少量多餐且饮食温度适度。

4. 老年人用餐后别着急做剧烈运动,如果有头昏眼花的症状,应先坐下休息,避免站立行走时摔倒。此时尽可能测量一下血压,明确是否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我想出现餐后低血压这种情况,老年朋友们也不用慌张,很多时候注意细节就能够缓解。如果有明显的不舒服,还是要到医院来诊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