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思先生崔国一

 和谐世界 2020-09-07

作者:谢贵平

追思先生崔国一

崔国一先生

庚子七月初十,惊闻先生离世,痛心疾首。去岁冬初,与先生最后一面见于北京,先生虽病魔缠身,精神尚可,仍能谈笑风生。今年春夏疫情久布,尚未北京探望,不曾想,去年一别,已成永诀。先生享年七十,古为古稀,今为惋惜。

先生崔国一,河北武邑人,幼承家学,勤工笔墨,临池不辍。然先生又天资聪颖,悟性超人,少年即有所成。后入董寿平大师门下,董老言传身教,细心点拨,探山川之淳朴,察虫草之妙趣,伴董老左右二十余年,深得精髓,终为董门技艺之集大成者。先生擅画黄山、梅兰竹菊、松、草虫。

第一次见先生于十年前,北京党校内中艺书画院创作室,时先生正作一副丈二黄山松云。肃立先生身后,凝视先生作画,勾勒皴擦渲染,干净利索,一丝不苟,画作布局巧妙,大气磅礴,气象万千。面其大作,只觉其画黄山:谷底生风,风起涌云,云薄成雾,雾浅现峰,峰立怪石,石长劲松。简洁强劲而能苍茫壮阔,雄劲浑朴又不失清新典雅。先生多在黄山写生,胸有成墨,又得乃师真传,技法超群,笔墨丰富,会景通神,不啻为“黄山巨擘”门下。

五年前纪念抗日战争七十周年画展,见先生梅兰竹菊一组,对应为《暗香》、《香远》、《劲节》、《傲霜》,展厅之大而能香艳全场。朱砂红梅,暗香浮动,雍容恬静,承“董梅”之绝技;写意兰花,香远灵动,潇洒飘逸,显中国文人之气质;墨竹劲节,以书入画,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用墨沉着老辣,苍郁浑朴,竹叶疏密恣肆,竹节气宇轩昂,现“寿平竹”之气度;傲霜秋菊,两红五黄,上下呼应,清雅绚丽,展先生高风亮节之情怀。

常见先生作苍松,焦墨画松干如神龙探海,雄健苍浑而曲线柔韧;淡墨润针叶显无限生机,繁简相宜而刚毅爽劲。又时见配以梅花、竹子,称“岁寒三友”。

先生草虫亦是一绝,画界送“蝈蝈崔”之雅称。癖物之人自有可爱之处,先生养蝈蝈四十余年,爱不释手。先生遵从乃师“物理、物情、物态、体验生活”的写生教诲,常观蝈蝈之形态,察其习性,才有笔下蝈蝈栩栩如生,须爪羽翼细致入微,玲珑百态形神兼备。可惜无缘亲睹先生画过蝈蝈,是为大遗憾。

先生艺术炉火纯青,格调高雅,然而,我最佩服乃先生之人品。先生拜董老时,董老送一句话给先生:“作画先做人,画品即人品”,先生自言一生都把这句话当做座右铭。我认识先生十年,常有机会看先生作画,陪先生喝酒,听先生讲道,观先生做人,先生人品气节,时刻令人肃穆敬仰。

先生博学,每与先生见,最期待的总是茶余饭后聆听先生与朋友聊天,先生勤奋,饱读诗书,听先生聊天,其范围之广,古今中外感觉先生无所不知;理论鲜明,旁征博引佩服先生无所不能。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显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论。

林语堂先生所讲中国文人三气质:苏轼之勇气、李白之豪气、陶渊明之自然本真,在先生身上总能符合。先生对艺术执着,治学严谨,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先生性格温顺但一身豪气,内心藏有济世情怀和推己及人。先生不慕名利,默默作画一生,却不善包装,书画界多为名利圈,但名利似乎和先生是绝缘的,先生潜心治学,少欲心静,心静事简,虚怀如谷。

先生在追忆其恩师董老时引用了沈尹默先生赞叹董老的诗句:“自是君家有根底,不比寻常称画师”,如今先生亦随董老而去,我也借用此诗句送别先生。

追思先生崔国一

崔国一 黄山

追思先生崔国一

崔国一 脱胎换骨

追思先生崔国一

崔国一 葫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