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运营者找果酱妹吐槽:最近接的广告越来越少,快要吃土了。 诚然,虽然公众号存在各种花式的变现方式,接广告仍然是大部分公众号最直接的收入。在今年2月份企鹅智酷发布的最新报告中也显示,广告仍然是八成多自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说到接广告,不少公众号是一把辛酸泪。 公众号接广告遇过的那些“坑” 跟公众号运营者交流过后,果酱妹发现,公众号接广告通常会遇到以下这些“坑”: 1、档期预留了,文案预览了,最后没有理由的取消投放。 上周五,一百万娱乐八卦大号发长图文控诉被一广告公司坑了:该公众号与广告主沟通排期后按对方要求将稿子完成并按对方意见修改了,但广告主临时决定取消投放,说好的预付款以及合同违约赔偿金都并未支付。幸运的是,果酱妹今日询问时,对方告知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但是,类似的事情在5月21日时又上演了一波。广告代理公司Karma在公众号“KARMA”上发文,称KARMA为甲方小猪短租提供了一系列创意作品,但在广告片即将出街时,却意外被“叫停”。 虽然甲方投的不是公众号广告,但道理是一样的,写了软文,拍了VCR,以为坐等广告主爸爸确认之后投放,结果被临时放飞机,错过了别的广告不说,还浪费人力物力..... 运气好、名气大点的公众号或许有机会拿到赔偿,但大多数公众号只能发文控诉一下,结果呢,未必会有结果。 2、文案改了好几版,嘴上说着“不满意”取消合作,转身把你的文案据为己有。 某运营者曾向果酱妹诉苦,在和广告主对接时,按对方要求改了N版文案,把预览发过去后,对方还是不满意就取消了投放。狗血的是,隔天就看到几乎几乎一模一样的文案出现在别的公众号上...... 最坑的是,由于你没有将消息群发,无法证明你是原创者,白白给别有心机的广告主贡献了文案。 与此类似的也有,前端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A&A Communication公关公司指责黄小厨举办的 noob 市集活动“深度借鉴”了其没有中标的方案一事,这里就不做评判了。 3、说好的几十万预算,最后变成了几千。 总有一些广告主打着几十万预算的名义,到处找公众号要报价。当你浪费了大半天时间和他们周旋后发现,他们真正预算其实只有几千或者几百,和你聊那么久有可能只是为了比价,或者...... 去年9月,广告新规出台后,对公众号广告的核实更加严格。无论是在公众号,还是在朋友圈,发广告都要更加谨慎,减少 “黑五类广告”乱象。如果公众号主对广告内容没把好关,发了虚假广告,封号是其次,可能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此外,广告内容违反微信公众平台规则的,比如诱导分享、诱导关注等,也容易让公众号主欲哭无泪。 广告主:投放公众号广告,宝宝也委屈 公众号广告投放除了存在会被广告主坑的乙方,同样也有被骗的甲方。新媒体广告乱象横生,刷量做假等情况让不少广告主心生胆怯。 去年的“928刷量事件”,微信全面打击刷阅读行为,不少公众号被迫裸奔,不少10W+的号被爆是刷出来的。此前微果酱也曾报道过行内的刷数据现象,欢迎点击查看《【揭秘】小技巧大数据,真假100000+你分得清吗?》。 果酱妹身边也有不少例子,广告主精心挑选一批公众号进行投放后,却发现: ① 点赞数比阅读数还高。打个比方,公众号推文才10分钟,文章的阅读量75,而点赞数达到169个。 ② 阅读数高达几万,但阅读原文几乎没有数据。对于一个正常的号来说,这样的数据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 ➂ 阅读数趋势异常。比方说,我5月21日早上推送的文章,5月21晚上只有几百阅读量,到了5月22日下午,阅读量突然涨到了几万多。重点是,这个公众号号称是20W+的粉丝。 刷量做假是广告主最怕遇到的坑,此外: ·公众号拿了广告主的钱却没有约定时间推送,或者随便更改广告内容; ·投放后,公号主不及时跟进广告效果,比如说对用户的留言视而不见,拿了钱就没有“售后服务”了; 公众号广告这行,似乎验证了那句“没有最坑,只有更坑”,说好的诚信去哪里了? 公众号广告,还有救吗? 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不管是耍无赖的广告主,还是刷量做假的公号主,不诚信影响的是整个新媒体广告生态。 去年,微果酱老黄在《当公众号是一个产业——新广告论》一文中也提到过,公众号已经产生产业形态,但广告市场还没有形成,更谈不上什么规律,同时要跨过创意、规范和渠道三道门槛。 公众号广告市场,相比于去年,目前已经越来越规范化,微信官方也上线了互选广告,对平台上的“垃圾广告”监管越来越严。而品牌主和广告主面对公众号广告也不再是小白的姿态,没那么容易被骗。 总得来说,公众号广告正在往更加规范化、透明化的方向走。对于公号主来说,公司的规范化运营以及服务意识是很有必要的,该签订的协议要签,该拿的预付款也要拿,该有的广告服务意识也要有。 广告主也一样,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公众号这个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投广告不是一次性的行为,对一个公众号不诚信了,即使有再多的广告需求,其他号恐怕也不敢再接。 除此之外,不刷量做假是最基本的行业操守,新媒体广告没有统一标准,刷量作假也只是障眼法。如果公众号不规范自己,广告主也会和你说“拜拜”。 公众号不单单是广告的展示平台,创意让传播更远。 有些广告主,只是选一批报价最便宜的公众号,把硬广文案一扔,豪迈地说声:“直接复制上去就行了"。到评估效果时,独自纳闷:投了那么多个号,砸了不少钱,数据也很亮眼,怎么完全没转化呢? 在“你先取悦我,我们再来谈交易”的时代大背景下,显然尊重创意的广告投放会更成功。前阵子疯狂刷屏的百雀羚长图广告便是例子之一,有创意长图形式,刷新大众对公众号广告的认识,新鲜感带来更多围观。 果酱妹此前分析过的怡宝马拉松也是采用长图广告的形式将品牌植入于无形中,获得一致好评。 如果说过去几年是公众号的广告年,那么接下来就是公众号商业模式的升级年。 就像开头提到的企鹅智酷报告,除了广告收入,电商、会员/内容等付费服务也是公众号的收入之一。 内容付费成为最近颇热的变现方式之一,科技博主keso、三表、小道消息、罗辑思维,以及千万大号“十点读书”都走上了内容付费的道路,得到、豆瓣时间、小密圈、知乎Live等越来越多内容付费产品的上线,给予了公众号更多的变现空间。 此外,除了原本已经在做内容电商的“一条”“日食记”“小小包麻麻”“书单”等公众号,越来越多的公众号也开始试水电商。 拥有新媒体IP的黎贝卡、papi酱、咪蒙、gogoboi等,也在不断连接各种商业模式中,黎贝卡与故宫文化珠宝、外国品牌Rebecca Minkoff等多个品牌推出联名款便是新媒体IP的魅力之一。 ▲黎贝卡与故宫文化珠宝推出联名款 随着小程序的上线到功能逐渐完善,公众号+小程序也会有更多玩法。内容升级年,优质的公众号势必会经受住考验,摸索出更多除了广告以外的商业模式。 最后做个小互动,你在投放公众号广告或者接广告时遇到过哪些奇葩事?欢迎留言区吐槽~ 微果酱活动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