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几个大号相继被封,在新媒体圈引起了地震,让不少人感慨,“运营公众号,每天都很危险。”在监管日渐收紧、版权问题日渐严重的现在,这句话似乎很有道理,每天都有号在消失,有人在放弃,传说中的“南墙”近在咫尺。该不该回头?看完今天他们分享的“运营公众号时做过最危险的事”,或许会有答案。 短时间的禁言大概是运营公众号过程中最常规的危险了,进阶的就是封号了,每天都在预防踩坑,但坑总比你想的多,一不小心就中“大奖”。 @Lee 在经历了被竞争对手恶意投诉遭处罚,发某个广告被屏蔽功能一周,推送某篇支教的文章被禁言一个月,甚至转载文章最后却变成侵权之后,我已经能够语气平静、逻辑清晰,列点讲述这些糟心事了。编辑还能指望领导买单,而我就是那个买单的领导。 @刘万 我在运营公众号时遇到的最大危险大概就是被约谈了,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是被勒令不能“转世重生”。故事越短,绝望越重。 @进哥 我的号曾因发一个短视频段子被封一个礼拜,理由是“虚假信息”。一直不服气的是,那不过是个善意提醒的段子而已,并且原文的号一直没有被删文。再加上后来有些文章违规被删,我现在一在后台收到官方消息就紧张,几乎不敢打开。后台的小信封果然是魔鬼。 @小叶 我的号一直是分享人体艺术欣赏的,就这么做了三年后,被粉丝投诉封号,理由是“尺度越来越小,看不过瘾。”这届粉丝真的太难带了...... @散心 我曾在2016年2月17日通过公众号发起一个投票活动,选了五家公司,不到四小时阅读就过10万。但中午世界直销研究中心的人找上门,表示其中一家公司信息有误,要求删文,协商后提前停止投票。下午3点半左右,我发现后台有18条违规,基本都是“诱导关注”,真的被吓到,那次活动涨粉5万多,如果封号,一年多努力都白费了。幸好最后没受罚。 禁言、封号有时候并不只是带来精神上的打击,不小的金钱损失也会让人抓狂。而这种最为直接的危机,常常会给运营者心里带来相当大的负担,毕竟许多人做号也就为了赚钱。 @大飞 2017年,我推送了一篇普通文章,但因为标题中含有敏感词被永封。而在不久前,我才刚刚为了专心运营公众号,放弃投资的实体生意。并且我的号被封之前年盈利达到了30~50万,这一下就直接损失了三十万,间接损失无法估计。我真的花了好长时间才走出阴影,但也放弃了把公众号当做主业的想法,“错过特定时期,太难起来了。” @安然 我第一次接理财广告就刚好撞在枪口上,16万粉丝的号被封了一周,后边排的广告客户只能都取消,3万多全打了水漂,真的“损失惨重”。 @甲甲 2013年,公众号还处于草莽的时代,那时候认证号才能拥有自定义菜单功能,所以我在淘宝做了代认证,结果将近5年没有拿到流量主的钱,还被威胁每年给对方公司6万元的租用资料费,五年下来不算扣税得有150万元以上了。虽然后来终于把部分号迁移到自己注册的公司主体下,但还是有共7万粉的两个小号被认证公司在2018年中旬盗走迁移,要拿回来必须起诉,想想还是认栽算了。 如今,大家的版权意识不断提高,且不说是否有人拿着这个当生意,我们必须承认这种趋势是好的。但这也给不少运营者带来了侵权的麻烦,最终只能赔钱了事。还是那句老话,版权问题真的要步步小心,免费图库多马克,用的时候还要多多核实使用权限。 @小问 我就因为文章中不小心用了全景公司的图片,直接被对方起诉侵权,只有“!”能表达我的意难平。 @陶子 我被粉丝投诉侵权了。因为做活动的时候实在找不到人,只能在网上找了图顶上,拿了人家的照片作图。被粉丝发现之后,在后台联系要求删除照片或者赔偿。幸而事情没有闹大,目测是领导自掏腰包填坑了。 如果禁言、封号甚至部分金钱损失都还不至于影响到自己的生活,那么在运营公众号时遇到的包括人身攻击在内的威胁则会成为不少人的重大危机。不禁唠叨一句,做号也要注意安全啊。 @久睡 我的工作是做地方号,但下班了也想尝试做自己的公众号。推送没几次,老板就知道了,直接放话要是再自己做号就开除。我现在特纠结,为什么不让自己做号?还要不要继续更新内容呢?为了自己的公众号要不要放弃现在的饭碗? @面包 为了给一个游乐园客户做活动,形式是线上转发朋友圈就免费送票,我把领票点设在公司,没想到发完100张票之后阅读突破了10万,远超预计,客户在这时候却决定不再赠票。看着自家公司被围得水泄不通,我慌得不行。沟通很久,他们最终同意给后面来领票的每人减免50元。之后文章因为投诉被删,我也再不用公司场地给任何客户做活动了。 @W 在学校做自媒体,压力基本来自学校,最常听到的话就是“老师知道你出发点是好的,但为了大局,能不能删了?”一个月前就因为报道同学为给学校换服务器众筹募集到几千元,被学校施压。我现在大四,自己做了三年公众号,很多推文被要求删除过,也被请去谈过话喝过茶,但号还是要做的,“好不容易熬到毕业,拿到毕业证,反而不做了我傻鸭?” @林 生平第一次遇到人身威胁就是因为公众号。当时帮一位被拖欠工资还挨打了的同学发声,对方找到我进行人身威胁,说知道我是谁、住哪个宿舍,要求删文。对方没有做出什么事情,反而地方劳动局领导看到了文章,工资最后也给了同学。反正我至今觉得这行为很有意义,是正确的,“不怂!” *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以上故事人物均为化名 不少人应该有和他们相似的经历,做公众号遇到的麻烦只有自己知道。但苦归苦,依旧有人会坚持下去,因为有值得坚持的内容,让你回想起来依旧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不怂!希望大家选择的路都不后悔,平平安安做公众号~ 目前微果酱老黄与【群应用】CEO杨芳贤联名出版的《造个小程序-与微信一起干件正经事儿》一书已经可以购买了,想抓住小程序风口千万不能错过这本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