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力被美的反超,源于两核心优势的丧失

 仇宝廷图书馆 2020-09-08
对于很多价值投资者来说,格力绝对是一个好股,不管你是否真的看懂了格力,长期持有格力就意味着赚钱。记得有位投资者这么说,持有格力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总结就是什么时候买入格力都不会亏钱。
 
所以持有格力成为价值者价值投资行为的代表,持有格力,不去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沟沟坎坎,相信企业,相信管理层,一切都是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慢慢的,持有格力、相信管理层变成了一种信仰。
 
有信仰的人好呀,简简单单持有就可以赚钱。而二马这样的,非要弄个清楚明白才敢持有的,也断断续续看了格力两年,没有看明白,也就没有赚到格力的钱。
 
最近发生在格力上最大的事情是维持了20多年的行业第一的位置让美的抢去了,那么格力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种情况是偶然还是必然。
 
二马从自己的视角做一个解读。
 
先说格力空调为什么这些年比美的牛,这种牛表现在产品和渠道两个地方都胜过美的。格力的创始人朱江洪注重品种,格力在产品上下了大功夫,格力现在的领导人、之前的销售负责人董明珠懂销售。朱董配可谓是珠联璧合。
 
最经典的一战是96年战春兰,那个时候的春兰由于过度膨胀,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造了摩托车还不满足,开始整汽车。但是1996年的空调业遇到了大萧条,春兰荒了,希望通过降价保住市场,但是董明珠显然更懂销售,线下销售,经销商的作用更强,董通过给经销售足够的利润来挺价,一举战胜春兰夺得头魁。
 
从此格力进入正反馈道路,好的产品可以有更高的价格,更高的利润赚了更多的钱也有利于把产品做的更好;在产品品质加持下,格力给了经销商更多的利润,经销售有更足的动力去卖格力,格力越卖越好。再叠加房地产成长周期和消费升级对于空调的需求,空调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赛道,而格力成为这个赛道当之无愧的王者。
 
这一辉煌就是20年,这也是很多人说什么时候买格力都是对的。20年足够培养一群人的投资信仰了。
 
但是这20年事情也潜移默化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个变化是产品的变化,我们在探讨赛道时,往往喜欢那种产品更新换代慢的赛道,这样的赛道,企业不需要把大量利润投入到研发上去,可以更好的回馈股东。但是这样的赛道对于头部企业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时间的拉长,当龙二、龙三的品质都赶上来的时候,龙一凭什么享受高出一截的超额利润。这是格力目前遇到的问题,貌似无解。所以格力面临ROE下降的趋势。
 
第二个变化是销售渠道的变化。电子商务在过去10年如同雨后春笋席卷了神州大地,覆盖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家电类产品属于偏标准化产品,更适合走线上渠道。格力之前的线下优势将荡然无存。
 
那么失去了明显的产品性能优势,又丧失了渠道优势。格力在这个市场上已经没有明显的优势。这个时候,依靠短期内的渠道优势,美的暂时领先格力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么这种情况下,格力将何去何从?我认为,目前的这个局,格力很难破。大概率以后可以做到格力产品依然比美的领先,但是领先幅度有限;渠道方面,两者平分秋色。为了竞争市场份额,还得打价格战。无论打价格战与否,格力之前由产品和渠道形成的竞争优势带来的高毛利局面将不复存在。
 
进而对于格力的股东来说,之前那个任何时候买入都是对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甚至要面临短期市场占有率下降,单机利润下降带来的镇痛。
 
很多人说,二马你又不买格力,为什么持久的关注格力呢?我是想看看一个优秀企业它的逆转点到底在哪里?我也想看看这个过程中,投资者是如何应对的。一个任何时候买都是对的企业,当它衰退的时候,人们如何逃生。
 
没有躺着就能赚的投资,变化是投资的永恒,而对于变化的敏锐是投资人的基本素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