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个标就比凯美瑞还贵20多万?这车有多牛?

 玩车教授 2020-09-08

不少消费者在选车时,都会有这样一个说法:雷克萨斯不就是换壳的丰田吗?讴歌不就是换壳的本田吗?看看售价,车系中都处于高配版本的雷克萨斯ES要比丰田凯美瑞贵上20多万,若不是简单的换壳,那么这20多万消费者又把钱花去哪了,我们不妨把两款车拿出来探讨一番。

本次车型,我们挑选的是指导价23.98万的凯美瑞 2.5HG 豪华版,以及指导价46.80万的雷克萨斯ES 300h行政版。

设计/工艺:激进也要把握度 细节得以见匠心

全新(第八代)凯美瑞与全新(第七代)ES都刚经历换代,两款车都在设计上做了很大的突破,凯美瑞打破了以往传统Keen Look设计语言的桎梏,而ES则不再是此前低调中庸的那副嘴脸。

惊艳,两车都能带我我们这样的感受。凯美瑞向年轻与运动化跃进,带着更饱满的感性力基因,传递出从未有过的张力与冲击。

丰盈的体态却不显臃肿,立体的造型却不至冗余,全新凯美瑞变得更低、更宽、更长,但却在设计上体现的是知性的洗练。

而ES,其外表也与以往的低调、中庸、内敛都一一告别,这回它化身为尽情尽兴的代名词。

车身随处可见的“L”形和纺锤形元素锋芒毕露,而基于GA-K平台打造的全新ES一如基于TNGA架构诞生的全新凯美瑞一般,着重围绕低重心、宽车体、宽轮距做了文章,由此从视觉上更接近于轿跑。

从外部设计的整体美感与协调程度来看,ES属于能让人一见钟情的款式,而对于凯美瑞,你需要多看几眼去习惯。

更能体现两款车差异的部分,在于钣金工艺和喷涂工艺。经过实测,凯美瑞的漆面平均厚度都在100μm以下,同时,钣金接缝也只能说勉强达到良好。

凯美瑞做工表现:

而ES的漆面厚度,基本都在120μm以上,同时各处喷涂也更为均匀,钣金缝隙同样,误差被控制在了小范围内波动。

ES做工表现:

或许这也和不同工厂(进口/国产)制造水准与质量把控有关,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雷克萨斯至今为实现全现地化生产,他们更希望把质量和口碑维持住。

用料:造价不求昂贵 但工艺复杂

再到车内一探究竟,观感上,ES的内饰布局显然要比凯美瑞来得更上档次,除了品牌定位的差异外,值得一提的原因是,在全新ES之前,雷克萨斯已相继带来了几款新世代下的产品,包括NX、RX、GS和LS等,而作为后来者的全新ES则占了优势,厂家多少吸收了市场对前面产品的反馈,从而对各项进行优化调整。

反观全新凯美瑞,作为TNGA架构下的首款车型,诚然它实现了很大突破,但毕竟是新架构下首次试水车型,所以在设计上也还未能做到尽善尽美,例如这个好处是释放了一大部分驾驶席空间的中控台,或许就不那么好被接受。

谈论设计之余,我们还是更应该把焦点放在用料上。凯美瑞车内的用料不廉价,但当然也算不上非常高级,软性材质、高亮拉丝维饰板、仿木纹饰板和皮革的搭配,符合它这个级别车型定位的标准。

而在ES上,即便是选购最低配的ES 200,雷克萨斯也绝对不会给你配上带织物的用料。ES根据车型版本的不同,所提供的材质划分为:仿真皮革、Nappa真皮、半苯胺真皮。同时,车内的木饰,实际上用的都是竹木,以求环保、清新、自然。

反观市场其它对手,例如宝马3系、凯迪拉克ATS-L、甚至现款奥迪A6L等,如果是选购低配车型,车内的用料不少都是硬塑料+织物的搭配,这就是我们把钱花在雷克萨斯的产品上,能收获的更高级的价值体验。

乘坐/配置:配置起点有差异 配置上限ES优势突出

接下来到配置部分,由于车型定位的不同,如果同样是低配车型,凯美瑞和ES的标配配置水准也存在一定差异。ES上,天窗、自动大灯、换挡拨片、8向带加热电动座椅、双层隔音玻璃以及ACC等成为标配这都还不够,更“过分”的是,连雷克萨斯智能安全系统LSS+、10气囊等安全科技都成为了全系标配,没错,即便是27.9万起的ES 200卓越版也没落下。

凯美瑞的配置表现也不差,起点比上一代车型高了不少,同样地,10具安全气囊、LED大灯、电子刹车、自动驻车都是全系标配,不过科技向的配置比起ES还是逊色一些。

若是同为高配车型,凯美瑞的配置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电动尾门、碰撞预警、车道偏移警示等都有配上。而对ES 300h行政版,如果你追求的是极致的舒享(半苯胺高级真皮、Mark Levinson音响)和科技(电子刹车控制、智能卡片钥匙、主动滑行控制ACC等),那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此外,在乘坐舒适性上,ES高配车型对后排的照顾更加周到,电动座椅椅背调节、全方位遮阳帘、双层隔音玻璃、座椅加热、老板键和多媒体控制等等,让它的乘坐品质达到了车系的最高上限。

驾控:同为混合动力 ES质感更加细腻

最后,回归到驾控方面,凯美瑞和ES都使用的是2.5L+电机的混动系统,不过车辆综合行驶体验上,两车差异还是比较明显。

丰田重新设计了第八代凯美瑞的MCU,为其配上高精度齿条并行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使其在转向质感上,拥有了雷克萨斯车型般的细腻,线性又带有韧劲的回馈,与具备良好抓地力的四轮组合,对弯道驾控来说大有裨益。

更宽和更低矮的车身,让人坐在车内感觉像是驾驶着一辆中大型轿车,而为了搭配宽体车身,凯美瑞在运动、混动版及普通汽油版的2.5L车型上,选用了四条规格235/45 R18的轮胎,足见对车辆性能的追求。

我很喜欢运动版凯美瑞,但如果说能够把动与静结合得更恰到好处,自然是混动版(双擎)车型。混动车型的这具2.5L发动机比燃油版更极致,压缩比高达14:1,热效率逼近41%,动力系统的综合输出表现接近运动版车型,而主要是低速行进中,纯电模式能给用户带来友好感。

柔软宽大的座椅,和应对路面大小震动会拿出不同解决方案的悬架,让全新凯美瑞在拥有一副运动底子的前提下,还能保证不错的舒适性。至于这辆混动车型,最值得一说的应该在于它优化了电池组的布置。电池组从以往的安置在行李厢,如今被改良至放在后排座椅下方,这使得全新凯美瑞即便是混动车型,其行李厢容积也做到了与普通版车型一致。

在凯美瑞的基础上,ES 300h悬架和底盘的功力更为深厚,对比起以往更偏袒柔软舒适,全新车型底子变得韧劲十足,在通过连续减速带时,甚至能清楚感受到悬架在缜密积极地工作,避震器的压缩和释放都比以往要干脆和迅速。

毕竟,ES 300h行政版,是全系除F SPORT版车型外,唯一带有运动阻尼减震的版本。同时,ES采用的全新独立麦弗逊滑柱式前悬架配上了横向稳定杆,这是雷克萨斯为提供良好操控性花的心思,弯道中车身响应会比凯美瑞更积极可控。

低速时纯电模式“润物细无声”,急加速时发动机和电机共同出力的“双管齐下”,这张弛有度间动力供给模式的切换,也丝毫不会让我们察觉,搭配上四门双层隔音玻璃和车内主动降噪,ES 300h还原了这辆全新ES真正应有的性格——优雅从容,动静皆宜。

写在最后

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者们平时都被传统观念和道听途说误导了,全新ES和凯美瑞的关系,其是顶多算是同宗,但如果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换壳,实在是不太合适,更何况两车来自于不同的平台。而我们多花的那20来万,收获的体验也是能够值回票价的,放在别的品牌上,例如讴歌之于本田,我相信亦是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