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果汁输入静脉、喝洗脚水、生病不治喝传销产品丧命 ,中国人的盲目养生太可怕

 撸铁一姐呀 2020-09-08

仙女们晚上好,今天的一姐不是奶狗健博一姐,是针砭时事一姐。昨天一姐还没起床,就看到一条热搜,把一姐气到滚下床。一位51岁大妈,养生心切,就突发奇想把果汁注入到静脉里了。

结果导致全身都感染,重要器官受损,图啥呢?

网友们在留言区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竟然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但说真的,一姐倒还觉得大妈也没那么傻,她自己也知道输液这事,单纯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操作,需要专门的人来搞,所以她谎称自己感冒了。

然后她实现准备的果汁,为了确保营养全面,足足放了20多种水果。而且因为知道有果肉粘稠难以输入,大妈还自己过滤了一下果汁,才开始操作,也算准备详尽了。

后来开始体温上升、全身瘙痒,她老公问她干了啥了,她还不愿意承认,最后身体抗不住了才老实交代,看来从小也是个倔强的女孩。

跟她能battle一把的,莫属昨天下午爆出的,发烧不就医喝如新果汁,结果丧命的中年女子了。

如新大家都知道吧,美国牌子,全球最大的直销公司之一。在国内形式也类似于传销,但是人家有牌照,我们凡人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如新有一名忠实员工,在它们的洗脑下,把一瓶售价690元的天价果汁当成了救命水。一年多次感冒发烧,都说是自己在排毒,解决方法就是喝果汁,吃产品,不管发烧,之前都侥幸痊愈了,这次直接把命交出去了。

还记得去年一姐写过的那个21岁小伙子,也是觉得水果健康,所以每天晚上都用水果代替晚餐,一个月之后进了icu抢救被查出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一姐举的这三个例子,不知道仙女们有没有发现,盲目养生市场逐渐扩大,而养生观念也在逐渐年轻化。盲目养生全球各地都有,为什么在中国发生的概率这么高

盲目养生的第一大群体就是老年人,主要是由于文化原因、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导致。

老年人的养生

一、大众文化中,对死亡、衰老等问题的回避

《与脆弱同行》中有一句话,不论个人和群体,都对自己的弱点保持沉默,或是用刚强的外表加以伪装。

不论哪个民族都是如此,神仙的不死之身、长生不老药、修仙,无不证明着人类对于想要凌驾于死亡之上的臆想,文化里的观念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

一姐大学时候读过一本书《最好的告别》,作阿图·葛文德,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他讲道,在大众文化中,往往回避从个体角度去讨论死亡、自由、孤独及意义问题

举个例子,就比如你去算命,就算你都意识到自己有潜在危险了,只要有人告诉你,你不会有事的,你就会轻而易举地相信。

再比如,当我们的家中老人谈论到死亡话题,大家会不自主的说:不许瞎说。认为这是一种晦气。我们自私地不去接受死亡的真实性,这也侧面证明了,我们从来都没有为死亡做好准备,因为看不到头,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生命的长度是无限的。

之所以老年人会选择养生,有很大原因是从未正视死亡,而且在中国,对死亡的恐惧情况更加严重,这种状况,在沉迷于养生热的老年群体中尤其明显。认为只要健康,就会远离死亡,刻意忽视自然规律。


二、社会中,养老机构、医院也从未做正向引导

不可置否,医疗手段的发达确实大大降低了非自然死亡的几率,但对科技的过于依赖、盲目自信,也会导致忽视自然规律。

且不谈盲目养生,就拿医院来讲,即使是临终人士,到了医院也会有方法帮他延长生命,但是代价依旧高昂。

比如癌症的治疗还未做到精准靶向,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大大伤害自身健康细胞,生命长度延长,但是生命质量却降低了。这种治疗方法,并不见得比安然度过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更有意义。

三、孤独的老年人

很多保健品公司的销售,专攻退休有钱的大爷大妈。嘘寒问暖、端茶倒水,时不时上门拜访,搞的比亲儿子都亲。这就是抓住了独居老人需要陪伴的心理。

就像之前新闻里81岁老教授,买保健品花了300万倾家荡产,执迷不悟还要卖房继续买保健品。老年人本来就需要面对衰老和死亡这种大问题,身边没有亲人子女的陪伴,孤独状态叠加。

所以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利用人性的弱点,趁虚而入,用钱买来的陪伴和关心,即使是假的,也让人沉迷其中。


年轻人的养生

刚刚一姐讲到,盲目养生的魔爪波及到年轻人。阿德勒讲过的,每个人天生都有自卑心理,相应的就会产生优越情节(这里的优越情节是负面的),当自卑感无处投递,优越情节无处施展,最简单、最顺应人性的就是把它投向生活的无用面

为什么养生热的魔爪会投向年轻人?这个不得不提到巨婴问题,在现在的社会中,人如果无法成为独立个体,那么精神层面就会不堪一击,无法形成自我力量。迫于生存,这股力量只能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但终究需要一个突破口。

养生似乎跟年轻人不沾边,但我不熬夜、我泡脚、我吃素...我比你健康,我比你们所有人都健康,就是一种优越情节。

这些人把精神层面的追求,投递到了身体上,为了保持自己的优越性,就会不断实施,久而久之变得盲目。年轻人的养生热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看到这些盲目养生的新闻,觉得沙雕,“怎么会有这么愚蠢的人?”但其实,这些离我们并不远。所以,这并不是单纯的智商问题,而是个人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

其实从心理学来看,这种盲目保健人群是存在心理疾病的。他们可能经常会产生焦虑感、不安全感,也就是医生经常说的健康焦虑,或者死亡恐惧问题、社会功能失效问题等

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他们都是在用“长寿”,来代替或者逃避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他们在用“身体的无病”代替“精神的需求

如果身边真的有盲目养生人群,最好的建议就是带去看心理医生。接受专业的治疗。

对于我们来讲,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多去看书、多去学习知识、获得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自己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虽然看起来都是高中政治课本的知识,但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

养生是一个伪命题,但如果把养生换成敬畏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多的事情。与其用“与时间赛跑”的方式来对抗生命,试图延长生命的长度,不如变成扩大生命的广度。

行看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宏观上来讲,接受生命终会结束的事实,微观上来看,把每件事都做得有意义,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才是真正的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吧。

最后一点小心愿,一姐希望大家能点击“好看”,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