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过5天即将迎来数千万人的返程复工大潮!避免疫情扩散所有人都应该看!

 撸铁一姐呀 2020-09-08

仙女萌晚上好

操心一姐上线


现在每个关于疫情的热搜都在牵动着全国人的心。
 
最新的实时疫情显示,全国已确认感染6082例,疑似感染9239例。


一方面是数字的攀升,一方面也有好消息不断传来。


看到前线精疲力竭却依旧挺立的医护人员。


还有钟南山院士因为感动留下的泪水。


一姐对前方的路还是充满希望的。


为了响应大局势,大噶都主动开启了自宅模式,清华小哥在家教猫数学。


线下聚会变成了网络一家亲。

不出门不聚会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虽然无聊,但大噶还是努力完成了。

可是返程在即,无论之前我们如何小心,返程都势必要经过人流密集的车站,如何安全返程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姐今天准备了一篇超全的返程攻略,马上要南来北往的都康一康,千万别错过。



车站、机场注意事项



车站、机场是返程必经之地,那么如何在人群聚集场所不给病毒留后路,下面几点要一一记牢。

家人送站做好防护


从第一天回家的家宝级待遇到后来的妈见妈嫌,我们也经历了一下亲情的滑铁卢,不过最后的分别时刻家人总会不舍的到车站来送。

大多数人送站时都会有短暂的停留,千万别因为往常健康史的优势就抱有侥幸心理,要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对各个年龄组都是很易感染的,如果有孩童一起送站的话更要做好防护措施。

口罩戴好、定时更换

经历过一波科普宣传的洗礼后,大家应该对防疫口罩有了深刻的认识,戴口罩对消灭冠状病毒的贡献非常大,它一方面可以保护你免遭病毒侵袭,另外一方面可以把你自己的喷嚏限制在口罩之内,保护别人。

之前一姐说过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都可以作为防疫使用,其中N95口罩可以重复使用,但如果遇到口罩内侧受到污染、无法贴合面部、过度潮湿的情况,应当立刻更换。

另外在车站和机场这种人流密集的地方,还是应该多准备几个口罩,以备不时之需。


尽量不要用手触碰公共设施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在公共场所室内打一个喷嚏,其中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在2秒之内附着到扶手、座位、门把手等不停被人抓摸和触碰的地方,可以在5分钟之内把病毒传染给150个人!

所以在车站和乘车时我们尽量不要碰触公共设施,例如:扶手、座椅、小桌板,如果实在不可避免可用酒精产品进行及时消毒。


这里我们在选购时需要注意,酒精含量至少要超过 60% 才有效,最好可以达到 70%~80%,选择消毒湿巾、棉片等用品使用起来会更方便。



近视人群首选框镜


早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曾被感染,后期隔离完成自愈,在回忆时他表示这次感染的首发症状是局部结膜炎。

回想起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有部分医护人员正是因为没有佩戴护目镜而被传染,所以推测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眼结膜传染。


但中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在采访时表示,称护目镜主要是针对一线临床医生,普通人眼结膜感染的途径还是由于手部接触病毒并由揉眼睛这种途径导致结膜感染,所以大家不必过分紧张。

近视人群可以暂时抛弃美腻隐形戴起框架镜,也可以稍稍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



远离有疑似流感症状的人


在车站、机场或同车厢里遇到了有流感症状的人,第一是避免接触或共同处于相对密闭的空间(电梯),第二是注意消毒。

在过程中我们也要保持高度警觉,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到家攻略全集



到达目的地后也不要掉以轻心,这里还有一份到家后的攻略。


配合车站地铁小区的测试管理

现在很多地铁站和小区都已经安排了测体温查询等程序,这也是为了保障自身和广大乘客的安全。

测个平安测个心安,大家还是要积极配合下。



到家后及时消毒


到家后先不要着急休息,首先将自己的外套反向包裹扔进洗衣机,并将身上衣物一起放到洗衣机加消毒液一起清洗。

此时也要注意用酒精对背包和行李箱进行消毒。



先洗澡再收拾行李


把衣服都扔进洗衣机后,我们也要一丝不苟的开始进行全身清洁(洗澡),头发也不能放过。

洗好澡后再开始收拾行李,能够避免在车站可能带回的病毒接触到原本干净的行李。



家有萌宠需注意


家里有宠物的小伙伴回到家后先不要互动,完成自我清洁后再拥抱宠物,这是对小家伙的负责。



尽量不点外卖


平安到家的第一件事是不是要犒劳一下风餐露宿的肚子?家里有吃的一姐是绝不建议点外卖的,如果一定要点一姐也想推荐“无接触送餐”。

可以选择让送餐员放在某处我们自己去取。


一姐昨天的快递也有这种可选择的无接触服务,更加安全可靠。




及时评估症状



发热(体温 > 38℃)已经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唯一首发现象,所以在归家后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深呼吸时疼痛、心跳加快、寒战等症状,应该及时视情况严重进行隔离或就医。

就医时一定要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没有护目镜的情况下也可以参考这位硬核大妈,用浴帽代替护目镜。


最后一姐有点悄悄话要说,现在我们看到疫情信息的透明化应该是好事,但也同时伴随着各种情绪化和个体化的消息,导致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

甚至有人出现了疲倦、发抖、失眠、呼吸困难、恶心腹泻等症状,其实这些都是人体在面临事故时的“应激反应”。

我们可以减少观看情绪化内容,只了解一些防治措施+新闻通报,养成规律作息,避免疲劳状态,就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人最好的免疫力应该是良好的心态,重视但不恐慌,众志成城,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