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风湿,中医究竟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知识圈 2020-09-08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症为主,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按照其临床表现的特点和疾病的发展,在中医可归属于“痹症”、“历节”、“顽痹”、“白虎历节”等病症范畴。今天,我们跟随东城中医医院内科的专家一起认识一下这种不死的癌症——类风湿关节炎!

痹症不离“湿”

湿为有形之邪,外湿常与风邪、热邪或寒邪合病;内湿则常与痰浊、血瘀、热毒合病,虽致病因素众多,湿邪为痹证诸病因之首。《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风邪易祛,寒邪易散,然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顽缠难解,若无湿邪,难以“合而为痹”,故可曰“无湿不成痹”也。痹证诸多特点均与“湿”有关。

痹症的病因病机

痹症的病因多为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或脏腑阴阳失调,邪自内生;或六淫之邪侵入机体,致痰浊、瘀血闭阻,而致痹。

正气虚弱


素体虚弱,营卫不和,卫阳不固,腠理疏松,外邪乘虚入侵,搏结于肢体关节而致痹;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调摄失宜,肝肾亏虚,或素体脾弱,或劳逸过度,或产后病后失调,气血耗伤,致关节、肌肉、筋骨失养,关节变形,甚则卷肉缩筋。

外邪侵袭


外邪主要指六淫之邪。气候变化或调摄不慎,或久居严寒潮湿之地,或长期高温、潮湿环境作业,或饮酒当风,或汗出入水,或贪凉卧露,均可致使风寒湿热(毒)等外邪入侵,致气血凝滞;或外邪瘀久化热,壅滞经络、关节,气血不通而致痹。

内邪致痹


内生之邪系指邪由内生,如痹气体质阳虚,阴寒内生;痹热体质阴虚,虚热内生;脾胃虚弱,湿从内生;肝阳偏亢,虚风内生,内邪壅滞经络,经络气血不通而致痹;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自内生;或机体阳盛,阳郁生热,火热毒邪内生,也可致痹。

痰瘀气滞


瘀血痰浊气滞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七情不遂,气机郁滞,气滞血瘀;或外邪侵袭,荣卫凝涩而致瘀;或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脾运失健,津液不化,聚湿成痰;或热伤津液,血脉涩滞,血停为瘀;或跌扑外伤,瘀血痹阻,痰瘀互结,滞留局部,气血不畅,关节肌肉筋骨失养,肿大变形,经脉不通不荣而致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