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家》|解得有情胜无价——南宋书棚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鉴藏佳话

 睫毛上的风尘 2020-09-08

版本目录

解得有情胜无价



——南宋书棚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鉴藏佳话
廖生训
南宋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一册,为海内孤本,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书版框高17、宽12厘米,共12版,每半页10行,行18字,辑录鱼氏诗49首。

❖   唐女郎鱼玄机诗

南宋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刻本


自明中叶以后,此书迭经朱承爵、项元汴、何焯、黄丕烈、徐渭仁、袁克文等名家递藏,钤印累累,灿然可观;各家不仅珍护有加,而且多有题跋。在流传数百年后,附着于正文的题跋,已超过诗集内容,为之题咏者多达30余人。这种情况,在存世古籍中并不多见。其中,在黄丕烈庋藏期间,曾先后邀集李福、吴佳泰、瞿中溶、孙延、夏文焘、彭蕴章、石韫玉、陈文述、潘奕隽等20多位吴中名士欣赏把玩,专就此书吟咏、唱和,由此引出一段鉴藏佳话,让此书备受瞩目。后来的藏家徐渭仁、袁克文等,对此书更是珍如拱璧,视为“无价之宝”。这薄薄一册、并不十分显眼的《唐女郎鱼玄机诗》,何以让藏书家如此青睐?

❖  棠湖诗稿

黄丕烈于嘉庆八年(1803)以白银五圆购此书于兰陵缪氏。对于购书过程,黄氏有详细介绍:
《唐女道士鱼玄机诗集》,陈氏《书录解题》载其名,其书则世未之闻也。癸亥闰余之月,五柳主人以书棚本《朱庆余诗集》易余番钱十圆而去,谓是兰陵缪氏物,且闻其家多宋刻小种,皆善本,惜迟迟散出,大都为居奇计。余亦利其有,故于其始出也,不惜以重直艳之。既而五柳主人云有《鱼玄机集》,亦宋本也。余闻其名,急欲一睹。适五柳主人出吊海宁,迁延不获见所谓鱼玄机者,方怅然若有所失。忽从他处遇之,即此《唐女郎鱼玄机诗集》也。书仅十二叶耳,索白银八金。惜钱之癖与惜书之癖交战而不能决,稽留者数日矣,至是始许以五番售余,可云快哉!而后乃令百宋一廛又添一名书。”

❖  王建诗集

黄氏有“佞宋”之癖,此书在“交战而不能决”的情况下最终收入“百宋一廛”,首先自然是因为其宋刻身份。此书卷末牌记署“宋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印记”。一般认为,陈氏书籍铺刻本是南宋坊刻中的翘楚之作,代表着宋代坊刻最高水准。《唐女郎鱼玄机诗》虽只有十二版,但字体工整秀丽,刀法纯熟精到,用上好皮纸印造,墨色晶莹,版印极为精美。尽管其前四页与后八页非出一手,有明显差异,但总体上仍可视为陈氏书籍铺刻本中的上品。加之此本又是鱼玄机诗集唯一的宋刻本,以佞宋著称的黄丕烈对它青眼相加,实属正常。

❖  朱庆余诗集

黄氏珍视此书,还因其流传有绪、印鉴灿然。据统查,书中印章达128方之多,而在黄氏收藏之前,已有数十方,多为名家钤印。朱承爵收藏期间,在正文末页隶书“朱承爵鉴”四个大字,下方钤朱氏“西舜城居士”印;项元汴得书后,先后钤下“项元汴印”“项子京家藏”“项墨林父秘笈之印”“墨林秘玩”“檇李项氏士家宝玩”等十数枚印。入清后,此书由沈梥、何焯等递藏,沈氏于正文末页题有“戊戌四月得于项子协劲寒梥识”,并钤“沈梥之印”“沈木公氏图书”等印章。何焯为清初著名学者,曾在书中钤“茶仙”印。起初黄丕烈不知道“茶仙”为谁,购得此书后即有跋语,“'茶仙’一印更不知其姓名,俟博访之。”后经多方考证,终于在嘉庆十六年(1811)获知为何焯印章,续此条跋云:“'茶仙’一印是义门先生图章。辛未仲冬获观,因附志于此。”总体而言,此书自明中期由朱承爵收藏以后,传承有绪,印章累累,传到黄丕烈手上时,虽已历近三百年时光,但据书中印鉴、题款,可知流传脉络。名家的印鉴、题跋,既可判明此书为精善之本,又增添了其文化内涵。
黄氏多次邀集众人观书、吟咏,除了得意于其为名家递传、版印精良的宋本,还有一层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诗集的主人——鱼玄机。黄氏藏书有“百宋”之称,其所藏宋本比《唐女郎鱼玄机诗》重要、精彩者所在多有,但类似情况却极少见,何以如此?数千年间,知名女诗人并不多,刻集传世者少之又少。鱼玄机在短短数年的诗歌生涯中,留下了几十首风格突出的诗,和类似“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样的传世名句,而其以才貌获宠但旋即被弃、因妒恨杀人而惨遭处死的经历,可谓奇诡,又让文人雅士平添几分怅叹。众人围绕此书吟诗填词,幽思叹咏,正是出于对女诗人的欣赏、同情和怜惜。

❖  项氏藏印

鱼玄机约生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字幼微,出身于长安贫寒之家,喜读书属文。青年即有诗名,才貌双全,颇受瞩目,与温庭筠等名士多有唱和。后为李亿侍妾。李亿,字子安,于宣宗大中十二年(858)高中状元。这本是一段才子佳人的美好故事,无奈好景不长,因李亿正妻裴氏不能容纳,鱼玄机被逐出家门。之后与李亿渐行渐远,音讯渐渺,灰心失望、万念寂灭之余,鱼玄机“从披冠于咸宜观”,当了道姑。从诗集中多首与温庭筠、李郢、李近仁、左名场等名流相唱和的诗文来看,鱼氏进入道观后,与士人交往较多。鱼玄机杀绿翘,实因妒恨、心理扭曲,难以自控而失手。她在感情上长时间受李亿冷遇,心理已失常;绿翘自认“贞正”,不肯低头,在广有交游的她听来,不无嘲讽之意,激情之下,将绿翘鞭挞致死。案发后,据说朝野为她说情络绎不绝,但不幸的是,掌握她生杀大权的是京兆尹温璋,温氏以严酷著称,不为所动,当年秋天即“戮之”。此年为唐懿宗咸通九年(868),鱼玄机年仅25岁。
鱼玄机诗传世50首,此集收49首,可知陈氏辑刻时对鱼诗已广为搜采,大体完备。鱼玄机诗作多数看上去平实、质朴,但字句工稳,感情充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集中题名“寄子安”的几首诗,真切而直率,既寄托着鱼玄机对李亿的无限思念,又有油然而生的怨恨之情。广为流传的“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惆怅春风楚江暮,鸳鸯一只失群飞”一类诗句,都可见真情流露,感人至深,字字平淡而字字似血。

❖  黄寿凤 隶书题写“唐女郎鱼元机诗”

黄丕烈购藏此书后,不时出以示人,并多次邀集友好为之题咏,更多的是因为鱼玄机特殊的才情与命运。千载之下,人们对她仍然给予欣赏和同情,吟诗作词,感慨系之。
 
统计此书正文前后附页,题诗者计有15人,共29首;题词者7人,计7首;题跋者6人,计12篇;题款6人6次;另有绘像1幅。其中的诗词、跋文,大多成于黄丕烈收藏时期。

❖   唐女郎鱼玄机诗题跋

❖  余集手绘“唐女道士鱼元机小影”

嘉庆八年(1803)五月黄氏得书后不久,即邀请诗社好友李福、吴嘉泰、瞿中溶、戴廷介、孙延、顾莼、董国华、袁廷梼、徐云路、夏文焘等十人到家中观书,以“荛翁属题唐女郎鱼元机诗”11字为韵,每人拈取一字,题写诗词以相唱和。道光五年(1825),黄丕烈又邀请尤崧镇、陆损之、彭蕴章、朱绶、陈彬华、吴嘉淦、褚逢椿、孙子和、沈秉钰、潘曾沂、吴根寿、李一凤等12位诗友,到家中观书并吟诗作词,此次“不限体韵,各尽所长”,只要内容围绕《唐女郎鱼玄机诗》即可。两次大型观书题咏活动,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词和题跋。在这两次活动之外,友人过访时,黄丕烈也经常拿出此书与人共赏、品题,留下诗文作为纪念,石韫玉、陈文述、王芑孙等人都对此书有诗作或题款。

❖ 石韫玉诗评

20多年间,围绕诗集,已有数十首诗作、题跋。在第二次结社吟诗活动之后不久,黄丕烈精心地对这本珍爱的诗集做了一次“大手术”:将《诗集》和相关的绘像、题咏、书信等组装在一起,用黄氏特有的蝴蝶装形式予以重新装裱。从此,古书旧墨与新纸题跋,完整地融为了一体,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重新装裱后,正文之前是由黄寿凤隶书题写的“唐女郎鱼元机诗”,两字一页,占四页。其后为名画家余集手绘的“唐女道士鱼元机小影”。此像采用白描手法,玄机身着道衣,手执如意,眉眼轻垂,体态丰腴,给人以娴雅、恬静之感。像下有袁克文小字诗赞,。黄丕烈表兄、乾隆朝状元石韫玉后有诗评。
在正文前,还有陈文述作于道光元年(1821)正月的四首诗。正文末页后有十页题跋、诗词、书信连缀。此后是按首次观书时“荛翁属题唐女郎鱼元机诗”顺序品题的诗词、题跋。黄丕烈将第二次观书品题形成的吟咏作品,与余集、潘奕隽等人的信函等,也顺序装订进了原书。黄氏身后,徐渭仁、袁克文等藏家步其后尘,将题跋字墨附于原书,从而形成了今天书棚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题跋累累的特殊面貌(图14~15)。经黄丕烈之手,书棚本《唐女郎鱼玄机诗》由一个珍罕的宋本诗册,变成了内蕴独特、富有张力的书史传奇。

此书在黄丕烈身后散出,由徐渭仁、黄荷汀、周海珊等名家递藏。民国五年(1916)为袁克文所得,袁氏酷爱此书,与过从甚密的傅增湘、周叔弢、张伯驹等,又围绕此书衍生出了一段典藏佳话。不过袁克文也未能长守,因急需现款,他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将此书售与潘宗周。50年代,潘宗周之子潘世滋将此书随宝礼堂其他藏书一起,捐给了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
❖  曹贞秀题诗

在黄丕烈购藏之后,宋本《唐女郎鱼玄机诗》由默默无闻而名声大振,受到藏书家、鉴赏家的广泛关注。应人们鉴赏之需,此本曾被多次仿刻影印,百年间印行了十余次。随着照相、印制技术的发展,影印本越来越多。这些影印本的出现,也向人们展示了书棚本《唐女郎鱼玄机诗》的独特魅力。(节选)

《收藏家》杂志 

2020年度全年订阅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