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轶事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序一

说到故乡,《魔鬼辞典》这样解释:“年青时拼命离开,年老时要拼命回去的地方”。我拼命离开故乡之时,正是中国历史的“拐点”。一九七七年,停顿了十年之久的“高考”恢复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这些心情苦闷、彷惶,感到前途渺茫的青年人,仿佛长期在黑暗中摸索,突然看到了一点火星,便不管脚下深浅,不顾一切猛扑过去,有幸成为全国五百七十多万考生中的幸运儿。后来知道当年全国只录取了近二十八万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左右。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弹指间已到了拼命回故乡的年龄。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梦萦魂绕。那里曾经上演的轶人轶事催促我把它写出来,以便了却一桩心愿。

故乡蒋家湾地处风景秀丽的黄河小三峡之一的乌金峡上峡口(甘肃省白银市水川镇)。家谱上记载,我的祖先是清朝乾隆年间最早到达这块处女地的。当时一起结伴而来的还有李姓人家,因此崔李两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两家不结亲。我一直纳闷,这地名不叫崔家湾或李家湾,而称蒋家湾,并且全湾上千户人家只有一户人姓蒋,更使人百思不得其解,也无从考证。

我的儿时,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那时这里的庙宇、地主庄园、书院、家祠等清朝、民国的建筑还基本保存完整。那两处依地势而建、布局严谨的大型庙宇群虽略显残破,但主建筑无损。石嘴子庙宇群有三圣宫、老君庙、子孙宫、显圣庙、关帝庙等。乌金峡上峡口庙宇群有方神庙、地母宫、禹王庙、文昌宫、魁星阁、药王庙等。各处庙堂雕梁画栋,气势宏伟。那些老字号庄园“恒顺号”、“万泰祥”、“源顺号”、“长寿春”、“太号”、“钰兴源”、“发茂号”,以及李氏家祠等建筑,规制峻整,天人合一。这些庄园和家祠巧夺天工,其砖、木、石雕,彩绘、碑刻,目不暇接。这些建筑多受晋商建筑风格的影响。它见证了故乡曾经的繁荣,也见证了这片热土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曾经发达的农耕商贸经济。儿时我有幸和小伙伴们倘佯在这些建筑群里,捉迷藏,玩游戏,成了它们最后的见证人。一场浩劫,万劫不复的浩劫,致使这些建筑群灰飞烟灭,消失殆尽。黄河南岸的青城已被列为甘肃的千年古镇,旅游很红火。现在,乌金峡水电站已基本建成,可谓“高峡出平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就在家门口。祖先留给我们厚重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在那个讲“斗争”的年月被毁。看到黄河南岸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只能是揪心的疼,除此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六德书院

“六德书院”的捐建者是老字号“源顺号”李氏“德”字辈六兄弟,故名六德书院。蒋家湾几家“老字号”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源顺号”。它的主人李崇德、李凯德六兄弟为清道光初期人,由一般农户发展成为拥有216万两白银的家底。是当时皋兰县、金县(现榆中县)、靖远县三县有名的大财主,字号“源顺”。据《皋兰人物志》记载:李崇德(1753——1829)字元中,清皋兰县人,家境丰裕,乐善好施。凡禾麦不熟之年,屡屡拿出所藏钱币,赈济邻里。邑中创设义仓,捐粮300石。后侨居靖远,也捐米300石,里人勒石记其善行义举。李氏兄弟不仅田产广多,而且还开斗行、商店和水烟厂,并与外界有商贸往来。清嘉庆、道光年间,条城地区(含蒋家湾)对河两岸经济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其主产品水烟远销福建、台湾及东南亚一带。青城古镇最繁华富庶时云集十万人之众从事农耕商贸活动。这时,条城地区首座书院——青城书院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在黄河南岸建成了。这座书院共培养出了一位翰林,十位进士,二十三位举人。李凯德是建青城书院捐资最多的人(白银400两)。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先生又虑及蒋家湾地隔河南条城二十余里许,河北水川一带诵读者往返不便,贫寒之家既有颖悟子弟,而课读乏资,养正无由,圣功何基?遂于蒋家湾创立了条城第二座书院——“六德书院”(今白银区境内最早创立的书院),她的创立,对蒋家湾及周边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从建院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百六十多年中,人才济济,英才辈出。《白银区志》统计的所辖五个乡恢复高考后硕士,博士、出国留学生共二十一名(1977一2000年),蒋家湾四个村竟占了三分之一(七名),蒋家湾所在的水川乡竟占了五分之四(十六名),追根溯源——“六德书院”的文化积淀,河润绵长。

花园情深

六德书院校址所在的村庄有一个很雅的名称,叫“花园里”(今白银市水川镇西春村三社)。儿时常听长辈们说去“花园里”,就是指去这儿,把这儿居住的人称为“花园里”人。我当时觉得很纳闷,因为此地看不到一点与花园有关的痕迹。早在六德书院创建时的道光二十三年(1843)前后,这里是“源顺恒”占地二十亩的大花园,其主人就是“六德”排行老二的李耀德之六子李继洞,榜名李绍晟。在六德书院的创建发展史上,李绍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以六叔李凯德为首议的六位父辈,古道热肠,为民众捐资办学的倡议得到了李绍晟等晚辈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李绍晟带头捐钱三百千文,而后他又捐出了自己倾心经营、培植了多年、占地二十亩的大花园和所有家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裸捐”,并一辈子献身教育事业。从一个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变为一贫如洗的教书先生,李绍晟完成了一个平凡人从物质到精神的超越。可以想像,当年那个占地二十亩的大花园在春暖花开、百花争艳时是多么壮观,花前月下这里曾上演了多少卿卿我我的悲欢离合,花园的主人对她倾注了多少情感与心血,对她又是何等的一往情深!但为了启蒙民智,他忍痛割爱,将对花园的深情转向更为钟情的教育事业。这对一个普通人而言是多么难能可贵!也正是在这一年,李绍晟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金榜题名中举。

据《皋兰人物志》载:“李绍晟(1809—1866)字少溪,清皋兰县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科举人,清咸丰元年(1851)举孝廉方正,文章德行皆有声望。工医术,善弹琴,且精象纬学,仿浑天仪制式制一小球,上绘星辰,承以木架而运转之,雅与天行相合。后选为平凉县教谕(1865),未赴任即卒。所著有《青城纪略》,杂诗数卷。已散佚。”

李绍晟中举后,曾任皋兰书院山长,靖远敷文书院山长等职。先生喜爱天文,不愿为官,时刻留意星辰、日月运行,自制天文仪器十多种,大多散失,现存者为“天球仪”,形似地球仪。先生献身条城地方教育事业,曾任教青城书院和六德书院,并作为六德书院首任启蒙教师和课师,以他那非凡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培养了第一批优秀学生,如李宗堃、陶清章等。同时还培养了进士,如李扬宗、张澍滋、张照南,举人李笃宗等精英人才。诸生送匾“善培后进”,民众送匾:“孝廉方正”。李绍晟“裸捐”家产,倾情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令后辈高山仰止。

三凤齐鸣

六德书院创立后,在交通十分不便的清代,蒋家湾周边地区的学子都集中到这里读书,极大地方便了百姓。书院创立第八年,清咸丰元年(1851),书院毕业生参加了兰州府举行的地方招生考试。李凤翔、李凤来、李凤至三兄弟(同曾祖之后字号“发茂”)一举同时考中(庠生)。这成为蒋家湾惊天动地的大喜事,同时震惊了兰州府及其教育管理机构。据说朝廷(又说兰州府)赐“三凤齐鸣”匾以资鼓励,并在兰州举行了灯会,题有“三凤齐鸣”字样的灯笼,挂满了兰州的街头巷尾,灯会长达几夜之久,一时间,兰州城内街谈巷议传为美谈。李府同时举行了盛大的庆贺仪式。为筹集庆贺资金,李家将麦地沟一沟地全部卖完。据先祖回忆,当时来李府庆贺的条城地区的名流、贤达及亲戚朋友络驿不绝,李府车门道子内外炮仗子足有几寸厚。可惜“三凤”生不逢时,正当他们信心百倍,准备继续升造、将来大展宏图之时,由于社会动乱,“三凤”的前程也就不了了之,再无下文。据老人回忆,民国年间似看见过李府堂屋所挂“三凤齐鸣”匾,文革时造反派破“四旧”还寻找过此匾,又听说李家后人用它当案板。改革开放初期一位有见识的老公社书记曾来庄子上寻问过此事,均无结果。今年暑假回老家,正值《李氏家谱》出版,我查看了“三凤”的有关资料,又寻问了邻居(也是“三凤”的后人),均称其匾不知所终。我建议他们将匾复制悬挂,也是光宗耀祖之事,为家乡成为旅游景点后,增加一点人文气息,此是后话。

进士及第

六德书院创建后的第四十个年头,即光绪九年(1883),书院培养出的高才生李扬宗(1832-1889)字清潭,号小峰,进士及第 (癸未科)。成为六德书院培养的唯一一名进士,这在清代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太号”(李扬宗家的字号)因此名震条城,波及兰州府。李扬宗后来官至清廷户部主事,是当时条城黄河两岸最高级别的官员。他在京城为官的政绩不详,但清正廉明,为一代廉吏。从其生卒年限判断为官时间很短。在京城,他曾请清廷翰林院修撰、光绪皇帝的老师陈逸、陆润庠为李氏家祠撰联并书:

陈  逸:谱溯咸阳  渭水秦云瞻故里

             派延陇右  朔风边月忆将军

陆润庠:继世诗书  鹿洞龙门垂典则

             传家忠孝  东阳北海著仪型

先生蓝底金字的“进士及第”匾和这两幅来自清廷翰林院的楹联悬挂于李氏家祠,使其增色不少。不幸的是李扬宗“进士及第”后的第六年便卒于任上。朝廷派员扶柩回故里安葬,所经沿途地方官员隆重接送,灵柩享受“穿城过”待遇。据传朝廷来人曾传唤先生二子李坚、李基,并观其面相和走姿,说后人无福,二子取名也不祥,将先生相剋云云。

“作宾王家”

白银市水川镇“均安”村的村名源于一副嵌字联:

均此康宁万姓欢呼歌帝泽

安兹斋堡四时耕凿裕民生

对联的作者崔得禄的字“康斋”也嵌在联中。崔得禄是清同治光绪年间条城地区的地方名士。清同治五年(1866)前后,具有防御功能的“均安”堡落成。开堡典礼上崔得禄作此堡联,“均安”村名由此诞生。

青城古镇的青城书院内有专门介绍书院培养的一位翰林、十位进士和二十三位举人以及地方名士的简介。崔得禄名列其上,可见他在当时声望之高和影响之大。

崔得禄(1823—1903)字康斋,乡号“铁面绅士”,曾就读于六德书院。气质豪迈,素有善行。行侠仗义,见识超卓,胆略过人。清同治五年(1866)回汉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发生动乱。康斋公倡修均安堡,任堡长。举团练,以自卫。忍辱负重,扶弱济贫。临大事,神色不动。决大疑,排难解纷。动乱发生后,率村民或入堡坚守,或出堡耕田,随机而动,成为村民的主心骨。动乱无情,回汉双方难免死尸横野,白骨见天。公恻然伤心之余,率民掩埋尸体。

回汉民族矛盾平息后,条城、靖远一带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绰号“黄疯子”。此人说一不二,有“点头杀人”的暗号。纠集武装,横行乡里。条城、靖远黄河沿岸之民闻之色变,深受其害。公乃想方设法与其结交,其人格魅力终使“黄疯子”言听计从、俯首听命。使乡民免遭生灵涂炭。

清光绪初年,左宗棠奉旨选贤才。本邑举人李扬宗(1875中举1883中进士)等地方名人举荐康斋公担任一定职务。但康斋公给官不做,任劳任怨,继续为民办事。因康斋公深孚众望,功盖乡里,名赫一世。左宗棠即以“作宾王家”之匾赠公,以表其功。合邑遂以“洛社耆英”之匾颂公之德。在我幼年的模糊记忆中,那块匾仍悬挂在同堂亲房族兄的大车门上方,惜毁于“文革”之中。

康斋公生二子,有十二孙,孙辈份以“毓”字冠名。长房八孙名为:樾、林、榕、楷、梧、桂、桐、棠。小房四孙名为:椿、桢、树、森。我父三兄弟名为材、栋、樑。从其孙辈的起名中可以嗅出崔府浓浓的书香味来。

康斋之四孙毓榕(1876—1946)字子嘉,机敏聪颖,毕业于六得书院。据传会看天象,通医道,尤精中医脉理,更重医德。是当时条城地区的一代名医。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考取甘肃学院(今兰州大学前身)第九名秀才。以皋兰生员入选兰山书院。

毓榕尤为推崇庄子的道家学说。崇尚大自然,无意仕途,痛恨官场的尔虞我诈。他常说:“千买卖,万买卖,不如家里搬土块,无官一身轻,半年庄稼半年闲。”坚信:

与其奔竞而得好处,

毋宁淡泊而存操守。

骨子里透出一种淡泊悠远的性情,与众迥然不同。对科举考试制度有切肤之痛。毓榕生一子,自幼不让进学校,他认为那是一种摧残。在家亲授国文、中医、算学。提倡回归自然,他自己能在浮躁的尘世里摒弃五光十色的诱惑。中秀才后即归隐田园,如闲云野鹤般气定神闲地生活着。

笼鸡有食汤刀近

野鹤无粮天地宽

毓榕的这些理念,在生活压力超重,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其子中医脉理得父真传,父子两代医道、医德有口皆碑,高风亮节传乡里。

康斋公玄孙二十个,玄孙辈份以“蕴”字派其名。

崔蕴玠(1910—1948)行九,为六德高等小学(原六德书院)高才生,国文,书法功底深厚。小学毕业即留校任教,是学校有名的“尕师傅”。我家老屋有一清朝年间的老柜子,柜盖下面用工整的毛笔字记录着我家解放前出身人员的属相“年庚”,就是蕴玠的手笔。其行草灵动飘逸,功力深厚,有沈尹默行书神韵,我有幸目睹其书法真迹。后入伍从军,因他的文笔优美,书法俊秀、豪放厚朴,选任国民党第八战区朱绍良部中尉秘书。深得朱绍良赏识和厚爱。惜英年早逝,憾无子嗣。

崔蕴琚(1921—1939)行十七,天赋极高,品学兼优,在六德高等小学堂读书时是老师赞不绝口的优秀学生。民国28年(1939)在全省初中招生考试中,三千多名考生(一说一千多名考生)中名列第一,相当于今天的省状元。考试结束后从兰州徒步回家,行至条城桦皮川与蒋家湾交界的“夜呱子”沟,因山体滑坡受惊吓,回家后遂一病不起。几天后成绩揭晓,待省上有关部门派员前来报喜讯,小卧车行至蒋家湾石嘴子时即得信息——蕴琚已英年早逝。惜天不假年,天妒英才。

崔氏家谱将最初来青城定居的崔三韬尊为一世祖,至今已十六世。

先祖于清乾隆八年(1743)闰四月十二日从青城迁至蒋家湾定居,康斋公为九世祖。300多年来崔氏一族,忠厚传家,勤劳继世,耕读为本,人才辈出,为条城地区大户人家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