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偏北(7)羊图腾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马姑娘说,整个兰州城都充满了一股掺杂着酒精的羊膻味。什么手抓、泡馍、烤串、羊杂、烤全羊、羊肉卷……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是肉夹馍而不是馍夹肉。

曾经有人在东方红广场看见牧羊人赶着一群羊浩浩荡荡一扫而过,询问道是去作甚,结果羊倌回答“下刀子去里”“去肉铺子里”。

当然这肯定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要放到今日,那肯定城管局八成要变羊圈了。兰州的文明城市形象至少要再倒退30年。

西北的冬天是寒冷的,于是人们手里端着暖人的羊汤,嘴里冒着一股子羊膻,身上拖着风干的羊皮袄,三五成群的在午后的太阳下讲着这一年的光阴。光阴就是兰州人的生意经。

羊从旧时一路走来,本就是祭祀台上的牺牲。凡是祭祀物品都应是珍贵稀有的,只不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渐渐走入寻常人家的灶台。

在北山,红白事相对应的就是杀猪宰羊。哪家的老汉缓了(缓,指去世),比的就是宰了多少只羊。宰的羊多说明这家人不仅光阴好,而且亲戚多家族旺。

当然,羊可不是随便就能宰的。这里面的讲究也是挺多。外甥死了舅舅、姨娘要宰羊,死了舅妈、姨夫可是不需要的。这分的是直接血缘关系。

灵羊,这里的灵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凡是丧事所宰之羊,皆需亡者神灵通过羊的一系列感应,表示意愿后方可拉出去宰了下锅。

于是灵羊成了丧事中的一大看点。已故之人若是对在世之人抱憾,则圈在孝子孝孙中间的羊始终无法感应神明的指示亦或是表示神明的不情愿。

这个时候便是整个丧事进行到了高潮,街坊邻居前来充当看客人们就变的兴奋不已。尴尬的场面直至跪倒在地的孝子们开始各种说服甚至忏悔。

倘若遗憾之大,仍是无法放下。结束这种尴尬的唯一办法就是活人不可能被故人难倒,这个时候总有一个主事的人,睁眼说一次瞎话,“灵了,灵了……拉出去宰了”随即孝子们便匐倒在地嚎啕不止。

作为牺牲,羊始终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但至少有人曾经守护过它,尽管也只是为了生存。羊挨了刀子,牧羊人头皮阵阵发麻。

在北山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羊,人多地少的矛盾始终是制约这里发展的因素。养羊只是为了贴补家用,但又能成规模的养殖。于是家家都圈养那么一两只。

从春季种羊的购买,到秋季羊羔的落地,通常一只可以售卖的羯羊大致需要一年的圈养。这一年的时间便是牧羊人对它的守候。

于是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丧事中的人们在怀念哀悼已故之人,牧羊人在家里为自己的羔羊即将挨的那一刀显得情绪低落。

为此,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情绪,不是为羊作为牺牲的惋惜,而是对羊作为神明与凡人之间的一种桥梁,情感互动,乃至对内心获得一种平静的膜拜。

马姑娘说,这种情绪不仅仅表现在丧事中的当下,更多的时候是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中情绪凝结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感情。

未来的日子里,每逢三周年、五周年、十周年……都有宰羊的机会,是怀念也好,是忏悔也罢,在世的人们喝在嘴里的是羊汤,留在血液里的是一种精神的图腾。

对,羊是龙之外的于西北的另一图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