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的信:1973年投资《华盛顿邮报》 连续亏4年

 坤鹏论 2020-09-08

《华盛顿邮报》与巴菲特非常有渊源。

地球人都知道,巴菲特童年时曾是《华盛顿邮报》的报童。

当巴菲特想进军报纸业时,显然拥有《奥马哈太阳报》这种区域小报实在不堪重任,收购其他更有影响力的报纸才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前面坤鹏论曾介绍过,美国当时的报纸都掌握在家族手中,如果他们没有动力出售,你再有钱也比较难以买到。

好在,《华盛顿邮报》给了巴菲特机会。

巴菲特投资《华盛顿邮报》也被认为是他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坤鹏论就多介绍一些。

一、《华盛顿邮报》的历史

《华盛顿邮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7年。

1877年,斯蒂尔森·哈钦斯创立了《华盛顿邮报》。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华盛顿邮报》几经转手,最终到了《辛辛那提问询报》所有者约翰·麦克莱恩手里。

1931年,《华盛顿邮报》是华盛顿五家阅读最为广泛的日报之一。

不过约翰·麦克莱恩的儿子显然不是管理报纸的行家。

两年后,因为拖欠印刷费,《华盛顿邮报》处于被接管状态,后来不得不拍卖以偿还债权人的债务。

百万富翁尤金·迈耶花了82.5万美元买下了《华盛顿邮报》,并一直努力经营着,虽然经营情况并不好。

当时《华盛顿邮报》在华盛顿五家日报中排名垫底,远远落后于《华盛顿明星晚报》。

1933年,在尤金·迈耶收购《华盛顿邮报》半年内就亏损了323,588美元。

在后来的数年中,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每年亏损金额都不低于80万美元,多的时候甚至超过120万美元。

亏损的状态直到1942年才得以解决。

从1942年到1945年,《华盛顿邮报》三年累计盈利247,451美元,虽然与前些年的亏损相比,赚的这些钱实在杯水车薪。

1942年,当尤金·迈耶准备退休时,他当医生的儿子根本就没有兴趣经营一家不赚钱的报纸。

因此《华盛顿邮报》最终交给了他女儿凯瑟琳·格雷厄姆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经营。

当然,这个格雷厄姆并非巴菲特的老师,巴菲特老师叫本杰明·格雷厄姆。

尤金·迈耶认为,男人不应该为自己的妻子工作。

所以,在1948年,尤金·迈耶将《华盛顿邮报》具有投票权的5000股股票中的3500股转给了菲利普·格雷厄姆,授予他绝对的控股权。

然后,将剩下的1500股股份转给了女儿凯瑟琳·格雷厄姆。

多么优秀的老丈人!

1954年,菲利普·格雷厄姆成功说服老丈人,《华盛顿邮报》以每股160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竞争对手《时代先驱报》全部3500股股份,共计560万美元。

通过这次收购,《华盛顿邮报》成为华盛顿唯一一家晨报。

发行量增长了两倍,广告收入也大幅增加。

再后来,菲利普·格雷厄姆又在1961年买下了《新闻周刊》和两个电视台。

在菲利普·格雷厄姆的经营下,《华盛顿邮报》从只有一份报纸,发展成集报纸、杂志和电视台于一身的多元化媒体公司。

虽然在经营《华盛顿邮报》方面成绩显著,但在生活中,菲利普·格雷厄姆脾气暴跌、酗酒,并且情绪非常不稳定,经常毫不留情地讽刺妻子凯瑟琳。

1963年,菲利普·格雷厄姆在参加一个公开活动时突然病倒,诊断为躁郁症,被送到一家精神病医院治疗。

躁郁症,听名字就挺恐怖的,临床表现为,抑郁和狂躁交替不规则发作的精神障碍症。

六周后,他以周末回家休养为借口回到家里,在与凯瑟琳一起吃过午饭后,在浴室中开枪自杀。

于是,《华盛顿邮报》的股份,自然而然就回到了凯瑟琳手里。

二、自卑的凯瑟琳和崛起的《华盛顿邮报》

凯瑟琳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

父亲尤金·迈耶是犹太人,母亲艾格尼丝是上流社会出名的交际家,同时也是一个自私出了名的人。

虽然他们共有5个孩子,但艾格尼丝并不爱他们。

她瞧不起所有女人,包括自己的女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