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井风情:风箱声声(作者:朱廷九)

 文化佳园 2020-09-08

 

 “拉风箱”这活大约此地中老年人不仅熟悉,恐怕大多也都曾尝试过。因为这地方过去地寡人穷。粮缺柴也缺,为补救缺柴,做饭多烧的是麦糠、豆紊、秫秸疙瘩,以至牛类、驴粪什么的,烧这类东西不比烧柴,必须借风箱助燃。所以.家家炊具中必备有风箱。风箱制起来非常简单,正如当地小儿谜语所说,“小木屋没有梁,里边坐着毛孩娘,毛孩娘伸伸腿,毛孩爹呱呱嘴。”风箱是由木箱、活塞、活门、风嘴以及连接毛头的两根木杆组成。风箱拉起来更没啥道道,只要你能耐住性子,坐在那里使匀劲拉就行。不过,如果你有兴趣仔细观察,倒也很有意恩。你瞧,你每推拉一下,那活塞使随即“呱哒”一声,而每“呱哒”一声,锅底下的火苗使窜跳一下,就像舞台上的音乐和舞蹈,十分和谐。铁匠用的风箱特别大,人必须站着拉。风箱大风力就足,拉起来“呼呼”作响,炉火挺拔似箭,锋芒逼人。再冥顽不化的铁,放上去很快就软弱如泥,服服贴贴任凭铁匠师傅摆弄了。这叫一物降一物,不服不行。

    风箱在我国有历史了。如果你侧耳去倾听二千年前的那串串“呱哒、呱哒”的风箱声,那风箱声便向你诉说着一段激动人心的故事来。

    那是战国时莫邪女与其夫干将的风箱声。莫邪和干将,是一对以铸剑为生的铁匠。二人女拉风箱男打铁,夫唱妇随,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为武士铸造了一把把保家卫国的宝剑来。然而,不幸的是,一天君王突然给他们一道旨令,命他俩铸造“天下第一剑”。铸时必须先用三百童男童女祭炉。旨令是神圣的,祭炉又是那么残忍。善良的莫邪、干将夫妇无论如何也难以承受。可君命难违,无奈,为了拯救那些幼小的生灵,莫邪只好舍身投了炉,干将便铸成了天下无比的干将莫邪剑。接着这雌雄二剑便化了一道青光冲霄而去。于是就给后人留下了那悲壮的千古绝唱:“试剑一痕秋,崖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所以,有时那“呱哒、呱哒”的风箱声,也会在我耳畔幻变成一串串铿锵的剑鸣来。

    神游古今,我也从不忘我家乡的风箱声。每回故里,我总要爬上门前的运河大堤,一边看晨光里飘摇着的叶叶扁舟,一边听着从那农舍里传来的风箱声。“呱哒、呱哒”,清脆而富有节奏。随着这风箱声,你便会看到一抹抹炊烟横在小村上,如低垂的薄云,伴着朝霞,缭绕着给农舍撒下缕缕温馨来。而此时就不容你不接受风箱声所赐你的农家那特有的饭香、菜香、人情之香来。也只有此时,你才会感到人生是那么有滋有味。

    不伯人笑我,最撩我情绪的还是当年那响在我心底的风箱声。

    那是我妻拉的风箱声。妻那时尚待字闺中。为了娶她,我真没少走去她家的村路。每见到她,她总是红着脸抿嘴一笑,然后便无声地走进锅屋,很快我就会听到她那脆生生的风箱声。记得当时她穿一件紫色灯蕊绒大襟褂儿,用块白底兰花头巾拢住她的秀发,她在那里从从容容地拉着风箱,一边出神地瞧着灶堂。随着一声声风箱声。火光一闪一闪,映得她那瓜子脸儿绯红绯红的。于是,我使从那“呱哒,呱哒”的风箱声中,感悟到了人世间的几多心事,几多春情。几十年了,几十年如一日,她那“呱哒,呱哒”的风箱声一直响在我心底,使我沉浸在人生的甜蜜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