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抗倭名将汤庆、汤克宽传奇:扁担开花鱼打鼓,两墓葬在半戈山

 文化佳园 2020-09-08

半山位于邳州旧城西二里,岠山南五里处。因山环绕旧城,形如半戈,所以又叫半戈山。半戈山不大,但颇有名气。明代民族英雄、抗倭名将汤庆、汤克宽两代总兵之墓就葬在这半戈山西坡上。

  墓建规模之大在邳州境内尚属首例,墓前竖“荣禄大夫”石坊,石坊前有神道,石人、石马、石狮、石象等分列两旁。汤庆,字公祺,号沂东,祖籍安徽凤阳府,远祖汤和,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六世祖汤忠任邳州卫指挥敛事,遂定居邳州。明嘉靖初汤庆任邳州卫指挥,迁吴淞总兵,后升南京右军都督同知。据《明荣禄大夫沂东汤公墓志铭》记载:嘉靖十九年(1540年),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县)沙寇秦璠、黄艮,与倭寇相勾结,横行江上。朝廷特命汤庆为提督江淮巡捕总兵官,率兵讨之。汤庆携其子克宽暨家丁募勇三百余人,次太仓时,大中丞王公辈临流举饯,汤庆自立誓言:“吾父子不灭此贼,誓不与诸公面!”夜泊刘家河龙王堂。次日晨,璠、艮等犹敢逆拒官军,汤庆于是布兵州城,与贼周旋者久之。他预先制有“天兵旗”百余幅,至此,发号易旗,使有识别汤庆父子及善射者,与人人一小舟,往来纵射。子克宽突发一矢,射中璠贼,遂登贼舟,斩璠首,汤庆手刃数十人。贼舟披靡,沉溺过半,生擒者百计。惟黄艮之舟遁去。汤庆终竟俘之,尽其党。军民欢庆若沸。凯奏进升南京江淮都督府同知,赏银百两,紵丝八,表  里,开府镇江;子克宽南京锦衣卫,冠带总旗,赏银一千五百两。

  汤克宽,字武河,邳州岁贡生①,为明荣禄大夫汤庆的长子,官至都督指挥敛事,广东总兵。在温州等地方多次击败倭寇进犯,升任副总兵驻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县东南)后屡败倭寇②。万历四年调赴蓟镇,蒙古鞑靼部进攻古北口,他率众迎战,追击途中遇伏战死,葬半戈山。  明史称他“名亚俞戚”②。(名次仅次于俞大猷和戚继光。)

  老总兵汤庆卒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皇上追赠“荣禄大夫上柱国”④,葬于半戈山。值得一提的是在老总兵下葬时有一段传说,至今在邳州大地广为流传:总兵家人为选一        风水宝地来安葬总兵,邳州境内凡有名气的风水先生都被请到家中,殷勤款待后,分赴邳州各处实地勘察,选取宝地。数日过后,各路先生归来,纷纷推荐所选之地。有的说二龙山好,有的说岠山更佳,还有的说羊山最妙,七嘴八舌,众说纷纭,直弄得主家莫衷一是,举棋不定。就在这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说道:“选地不若碰地,择时不如撞时。”众人闻听,争论之声戛然而止。寻声望去,说话之人乃众所周知的日食百家饭,夜宿街市头的一个  外乡行乞之人。

  此时,拿不定主意的总兵家人听得此话,连忙上前施礼曰:“先生之言如何解释?”那老者道:“不瞒大家,鄙人来邳地三载,只观得一块官        之地,葬文代代出文,葬武代代出武,可惜啊!我不能说,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那些争论的风水先生闻听这话,个个嗤之以鼻,有人嘲笑道:“既然看得风水,自己为何落到此种地步?”然而主家却不以为然,心中暗想:俗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说不定此人通晓天文地理,有一定的才学。何况语出惊人,想必另有招数。于是又施一礼曰:“先生既然想说但为何又不敢说呢?你只管说,天大的事有我们总兵府扛着。老者道:事也不大,怕就怕一旦我说出这地来,将攻得我目瞎喑哑,成为废人,那时我要饭找不到门,叫不出声,何人来管我的吃穿住?”总兵家人听后笑道:哎呀!我当什么天大的难处来,这是小事,好办,我们将你接到家中,生养死葬,顿饭成席。”老者听后  笑道:既然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总兵家人急不可待地催道:“那就请您老说说地在何处?几时起棺,何时下葬?”老者道:听清了,于是口中唱到:

   "天地混成妙无穷,巍然推出半戈峰。踏破铁鞋无觅处,风水就在此山中。面临九曲黄河水,背倚四代汉王城。腾蛟起凤出将相,藏风聚气隐卧龙。扁担开花鱼打鼓,人戴铁帽葬总兵。白受驿道千人眼,夜观黄河万盏灯⑤。古郡唯一八宝地,世代高官受皇封。  耗尽智能识玄机,从此喑哑目失明。”

说完,双目一闭,顿时语塞,再也说不出话来。事到如此,总兵家人也只好照先生所说的那套去办,于午时起棺,前往半戈山峰。当众人一鼓作气将棺抬到半戈峰西的一块洼地时,脚下如同扎了根似的,前进不得,后退不行,众人觉得奇了,这时总兵家人突然想起先生曾说过,选地不如碰地,难道墓地在此,连忙大声叫道:“棺到位。”众人将棺落下,说来也巧,这块洼地不大不小,正好放下这口棺。众人刚要歇息,突然有人喊道:快看呀!扁担开花了,扁担开花了。”原来一个樵夫在下邳城卖完柴,买了一朵鲜花插在扁担箦眼上,扛在肩上,挤入人群,来看总兵下葬。话音刚落,又有人喊道:鱼儿打鼓了。”寻声望去,原来是一只鱼鹰在黄河里捉到一条鱼儿,飞经半戈峰上空时被下面鼓乐声所惊,鱼儿一下子掉在吹鼓手的鼓上,发出咚的一声响。恰在此时,一农夫从下邳城里买了一口铁锅,提不能提,端不好端,背更不能背,索性用头顶着,听说总兵下葬,边走边喊:“让开,别碰着。”一个劲地往里挤,众人一见,齐喊,人戴铁帽子,人戴铁帽子。总兵家人听完“扁担开花,鱼打鼓,人戴铁帽子”后,大声叫道:“吉  时到,下葬。”先生“碰地、撞时”之言句句应验。

  葬过总兵,那老者被接入家中,顿饭成席,吃住无忧,谁知久而久之,渐渐受到主人冷落,原先的八碟八逐步减为六碟六、四碟四、两碟 两,直到最后随佣人一块吃住。一天,其徒儿路过此地,见师傅受到虐待,为鸣不平,当夜把风水给破了。此后汤家就再没出过总兵,到了小总兵汤克宽在古北口遇伏战死,家势也就一蹶不振了。

  诗曰:

点水之恩报涌泉,思恩图报自当然。炎凉世态人情淡,  只为冷遇起事端。

  注释

  ①岁贡生:明代,每年或隔两三年由地方各府学、州学、县学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读书的称岁贡生。

  ②俞戚:俞大猷、戚继光,二人皆为明代杰出的民族英雄,抗倭名将。③倭寇:倭,古代称日本为倭,寇,即强盗。明朝时期,日本浪人结 伙乘船(海盗)经常侵扰我国长江口及沿海地区。

  ④上柱国:官名,古代侍卫国都的武官,也是武官中最高勋级的官。

  ⑤白受驿道千人眼,夜观黄河万盏灯:是说总兵墓葬在半戈山上,

徐州府到淮安府的驿道从山下经过,白天路过的行人可以观到此墓;夜间在总兵墓可以看到黄河中无数船只上的桅灯。

(本文作者:顾勤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