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邳州老字号:王家蓝印花布(作者:王如坤)

 文化佳园 2020-09-08

追溯中华民族织染的起源,邳州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掌握了麻葛纤维的编织技术,《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嫘祖教民养蚕织布,黄帝始制衣裳,从此结束了赤身裸体的历史。邳州为少昊(东夷首领)遗墟,大墩子(四户镇竹园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出土了骨针和陶纺轮以及陶罐上面印留下来的布料纹。岔河镇的黄石山上出土了汉代人用棉布条穿铜钱留下来的棉布,在大墩子遗址、刘林遗址中出土了较多的彩陶钵和彩陶球,上面绘有红、白、黑、蓝、紫、绿六种颜料,其中蓝、绿是国内考古中所罕见的,这充分说明邳州历史古老,邳州的织染技艺历史悠久。

邳州蓝印花布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主要的传统服饰布料,更是我国重要的民间蓝印花布产地之一。明清时期, “邳州无二行,除了铁匠是染坊”,可见染坊业的兴隆。虽然人们随着新时代变迁致使衣食住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民族骄傲的中国式蓝印花布,那种与大自然交融,与民族体魄亲和,而蓝白相间传统的蓝印花布,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虽然蓝印花布被五颜六色衣的海洋淹没并尘封在人们心底里,而今天的服饰文化中更彰显了她那古香古韵的风彩,又登上了服饰文化的殿堂——江苏省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四代传承人王如坤被命名为代表性传承人。邳州蓝印花布在他的传承探索和创新下,其花纹已扩展到100多个品种,更具地方特色,蓝蕴而亮丽的蓝白相间的色彩,倍受国内外人们的青睬而成为珍贵的藏品和艺术品。

2008年10月1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文化报、光明日报、新京服和宝马集团等60余家新闻媒体、学术机构等专家、学者、记者组成的“BMW中国文化之旅”宝马车队运河一行的120余人,来邳州蓝印花布染坊进行参观、采访、录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邳州蓝印花布是在用蓝草靛蓝染布料的基础上开创出来的,《荀子》的《劝学》中就有:“青,取之蓝而青于蓝”的科学论断,就反映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印染蓝布色彩的优势。邳州蓝印花布印染始于唐末宋初,中国已有考古出土唐代文物所证明,兴盛于明清至民国中期,随着外国“洋布”流入中国而受到冲击而哀退,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而绝迹,具有千年的兴衰史。

我家的蓝印花布印染始于高祖父至今已有150年了。他是从抱子崮山下的老家传承而来的,时因大旱而担着儿子逃荒至此,当时住在今岔河镇石兰村天齐庙边,搭了间草棚,走村串巷收布染布而兴业的,既染五彩刷印花布也染蓝印花布,以此为生,到祖父时,因奶奶是良壁村刘姓大户之闺女,便迁入良壁街道,买了山西晋商房子作门面,一边种蓝草,一边染布,后生四子,生意也十分兴隆。为了染业的继承和后代堂堂正正做人,祖父十分重视教育儿子,望子成龙是他的愿望,为此他为四子的名字起了“文、武、全、才”,并立下了家风家规八字,为便于记忆而编成诗文:“勤俭持家久,孝悌继世长,友善睦邻和,诚信兴业旺”,并将诗文贴在堂屋和门市房内,使其子背记践行。为使染坊传承下去,祖父在门市眉下挂起了商字号匾额:“德信兴”,教育其子做人一要立道德,守诚信,才能家兴业旺,所谓“德”,就是对客人不欺不诈不哄不骗,忠诚老实印染守业,堂堂正正的做人,才心安理德。所谓信者:信之于人,信用也;信之于物,信物也;信之于章,信章也;信之于票,信票也;是言必信,行必果的遵诺守信的保证,表示做人奉行的原则。所以祖父又配有育子对联“有德有信业兴旺,不欺不诈心安宁”。在祖父的教导下,四位儿子一不求官,二不贪财,成为勤恳孝敬的守业者。日本鬼子进村的时候,全家弃业丢家“跑大反”,四位儿子逃到外地码头扛活做苦工,待回来时候,又值国民党四处抓壮丁,祖父一看这样,决心不让儿子当炮灰,让他们又逃到外地扛活当苦工。1948年听说家乡解放了,才跑回家,有的种地,有的做生意,只有祖父和我父亲(排行老三)种蓝草打靛蓝和染布,这时我村染坊已有3家(杜家、周家、曹家),我家因战乱持久停业的染坊已元气大伤,资本不足,顾客稀少,染坊自然衰落以种蓝草打靛蓝为主,染坊的老字商号牌匾在战乱中失落不知去向,但仍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德信兴染坊。

二十世纪六年代末,久藏家中的老印花版和工具,在因雨缺柴草烧锅的情况下,母亲偷偷地取出来点火当柴草做饭,当时我才十八岁,在父亲的教悔和熏陶下,不仅爱上染业的工具和印花版,而且对民间书画、雕刻艺术也十分感兴趣;于是便从母亲手中抢回了点火当柴草的印花版,并将印花版铺在我的床铺下,日夜守着以防破坏,就这样家中的染缸雕刻工具和印花版都保存至今,为了求得蓝印花布更多的花纹式样,我四处打听,谁家有蓝印花布或衣服、被面、包袱皮等,我一是用钱买回来,二是用现代花布顶换下来,就这样,我收藏了明清老印花版200余片,收藏明清至民国的蓝印花布近百块。

2004年,我利用节假日恢复雕刻了老印花版纹样,又结合当今人们的需求设计了新时尚新时代的新式印花版。2006年我到江南和苏北、山东调查采访印染老艺人及行情,2007年恢复了老字号“德信兴”染坊,使邳州蓝印布重现人间。2008年和2010年被徐州市和省命名为邳州蓝印花布非遗名录。我把从祖父、父亲那里传承的印染技艺,经过我不懈努力探索和创新,已熟练掌握了种蓝草打靛蓝和蓝印花布绘图、刻版、制浆、印染、漂洗、刮灰浆等20多种程序和技艺。2016年秋,将染坊扩建为“邳州蓝印花布艺术馆”,这里不仅能观赏到名清时期的老版老布等作品,而且还可以学到蓝印花布的技艺,已成为邳州蓝印花布的传授课堂、实习场所和传承基地,让邳州蓝印花布这个奇葩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