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老街系列之八中篇(5):1963年的中考

 文化佳园 2020-09-08

(作者:赵成海)

        今年八路中学的中考很好,重点高中考上了五个,好久没考出这成绩了。当我和一个七十多岁的八中校友聊起这事时,他先表示欣慰,继而向我聊起了他当年在八中的中考,时间也不算太久远,也就是50多年前的事!

     那时的八中一圈土围墙,教室也都是青砖瓦房,校园也得小,由南向北只到现在前排教学楼那儿,双轨制的小学校只有六个班,每个年级百人左右,学生都是很用功的,当时的民风纯朴,也没现在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和千奇百怪的诱惑!

     58年建校开始有初一的八中,到63年迎来第三届毕业生,三(2)班的班主任叫刘益新,是语文老师,冥冥中的巧合,17届的班主任是刘兆华,也教语文,嘿嘿!63年的刘老师比现在的小刘老师操心的多,当时整个国家正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浮夸风也没散去,一切事情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就能理解了,带学生干农活,逮蛤蟆挤蟾酥,找废电池取铜帽;不像现在的学生,只有学习一件事!

     当年的6月中旬吧,中考开始了,那时整个邳县只有运中有高中的,所有的人想上高中只能考运中,考试前后的几天很艰苦的,怎么个艰苦程度,你听我给你介绍!

     考试的头天上午,一百二十个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在操场集合了,那场面,整个一《集结号》场景再现,每人背上两天的干粮,其实也就是煎饼咸菜之类的,白馒头?老干妈?你疯了吧!白干煎饼,黑咸菜,条件好的能带上几个鸡蛋就很牛了!那会家家条件差不多,都一起跑线上!

     一番战前动员后,百二八路弟子出征邳县,坐车?还没通车好吧!那怎么去的邳县?步行!步行!步行!当然一路不全是步行,还坐了两次轮渡的。房亭河要坐轮渡,大运也要坐轮渡,就这样一路步行加轮渡,这一百多师生到邳县时已近黄昏!

       到了运中的第一件事认考场,看来多少年都是这套流程啊,认完考场干嘛去?吃呗,白干煎饼老咸菜,学校提供白开水!吃完又干嘛?逛大榆树街?省省吧,累得人困马乏的,抓紧休息准备第二天的考试吧。在哪个宾馆还是招待所?哟喂,那一招二招是留你们住的吗?就在教室里住!对,就在教室里住!床?课桌!被子?自带!有蚊子吗?多了去了!怎么办?忍受!睡着了吗?睡个锤子啊!

     天亮了,抓紧把脸上的蚊子血洗洗吧,早饭仍然是煎饼加咸菜。第一场语文,第二场数学,一上午两场考完。轻松了,轻松个头啊,步行,轮渡,回八路!

      发榜的布告贴在西门进去的那口教室的西山墙上,那年的八中一共考上两个半人,其余的干嘛?回家,种地,准备解放劳苦大众呗!

    怎么考上两个半人啊,当时运中面向全县只招一百人,两个正取生是“李国志”和“张亚昌”,那半个人是怎么回事?哦,那时有考上但家庭条件不好就不上的,所以每年有五个“备取生”,就像替补队员一样,前一百人一旦有不上的,备取生顶上去,那半个人叫“周保志”!明白了吧!

    只收一百人,也就是全县前一百名,原来那时的八中这么牛啊,前一百名占了两个,那备取生是101名,真的!当年的“八中三杰”,李国志后来回八中当过校长,张亚昌政府任职,周保志,就是以前徐马老教师,我上班那年他退休了,我还和他同事一年,他当年虽是101名,但运中高中三年很牛的,嗬嗬,他后来做一名教师是出于无奈,都那么多年前的事了,过去了!

      那批人现在都七十多岁了,那会都十来岁的孩子,那个年代能初中毕业都算得上知识分子了,他们参加中考的过程,那么传奇,感觉很好玩,像老电影的描述,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

       八中就在一代代八中人的努力中传承着,从那时校长杨巨山到现在校长赵亮,从当年班主任刘益新,到现在班主任刘兆华,从土墙到砖混,变的是校貌,不变的是那颗奋斗的心!

      那年那月的那场中考,五十多年过去了,那白干煎饼老咸菜,睡下的课桌赶不走的蚊子,老校友笑着诉说,那笑,很勉强,我分明看到他眼角的泪!

      有些事,永难忘!回首,心酸!过去了,也过去了,前途漫漫,小心地走下去吧,脚步,坚实些!

        赵成海  2017.7.5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