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俗乡事:乡村能工巧匠和行话行规|衡墩壮

 文化佳园 2020-09-08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邳州农村,活跃着一批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他们靠着自己拿手的技艺干着各自的行当,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又靠手艺挣钱,养活自己和家人。俗话说“生意不如手艺”他们有了一技之长,被人们称为能工巧匠。比起大多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汗珠摔八瓣”的庄稼人,着实是让很多人羡慕的技艺一族呢。

      剃头匠:一根扁担,一头挑着炉具、脸盆、刀具,一头挑着坐具、布蓬等,以街巷村头设摊,为村民剪头理发为生。过去剃头匠主要工具是剃刀,可以为村民剃光头、刮胡子、光脸面,有的还有拍打按摩功夫,孩子脱臼,往往找他们给拿上。1990年代后,虽然现代理发店不少,然而多在集市上。农村上了年纪的男人,去集市不方便,仍然喜欢找溜乡的剃头匠理发,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方便。2000年后,这些剃头匠,平时溜乡服务,逢集时,则在街头搭个布蓬营业。但是随着集镇美容、美发行业的兴起,年轻人追求时髦,大多都去大型的固定美容、美发店做头发。找这些老剃头匠剃头光脸的人很少了,客源的减少加上这些剃头匠也都七十多岁了,此行业已基本消亡。

戗刀子磨剪子:从事此行业的人,以长条凳做挑担,一头放磨刀工具,一头挑着铺盖,走街串户为村民磨剪子、戗菜刀。他们边走边吆喝:“磨剪子来戗菜刀——”,以前农村生活条件不好,一般家庭只有一把菜刀,平时用的不锋利了,就等着他来磨刀。每当听到这呟喝声响起的时候,家庭主妇们就拎着刀出来了。那时侯人们穿衣服不象现在到服装店拣着买,大多都是买布料回家自己做,所以各家各户都需用剪子裁布。妇女们缝缝补补的,剪刀用钝了也是等着戗刀匠来磨。所以此行当生意非常红火,他们会几天来一趟自己习惯来的村庄做生意,叫“溜熟乡”。人熟了生意好做,他们也都“和气生财”因此大多有固定的客源。招来生意之后,先用戗子戗去刀剪韧上的锈迹,再细磨,直至刀刃锋利,用户满意。2000年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每家都备有几把不锈钢菜刀,衣服都去服装商场买现成的,剪刀很少有人再用,生意少了,此行业已极少见。

货郎担:货郎担子一头挑着妇女儿童喜欢和常用的日用小商品,诸如针、线、火柴、糖果、小玩具等,另一头挑着装着废铜烂铁等废品的竹筐,手里拿着货郎鼓,边摇边吆喝:“破袜子破帽子,不能戴的手套子,破胶鞋破凉鞋,不能穿的破棉鞋,家有破烂废铜,都拿来换洋针洋火啵——!”一听到这货郎鼓声,孩子们便蜂拥而至,手拿着废铜烂铁等物围了上来。眼瞅着货担里的花生、糖果等物换点好吃的解馋。会过的孩子可以换橡皮、铅笔等学习用品。大人们需用针头线脑,家用小商品可以直接用钱购买,亦可用废品兑换。1990年代后,随着商品丰富和物流加快,这种行业经营者逐渐减少,2000年后已消亡不见。

钯锅钯碗:从事此业的,一般推着独轮车,上放着钻、砧子、锤、铁皮、钯钉、灰膏等工具和材料。80年代后也有骑自行车的。一边推着车,走街串巷,一边吆喝:“钯碗来钯锅啵——!”听见吆喝,村民便把自家的漏锅裂碗拿来修补。从业者用钻在锅碗裂漏边缘钻出若干孔,若裂漏太大,有的还要用铁皮补上,然后用鉄钯子钉牢,再用灰膏将缝隙粘平,防止漏水。这些人手艺精湛,一般没有难倒的活,所谓:“没有金钢钻,也不揽瓷器活”。1990年后,随着生活的提高,锅碗坏了,就换新的,不再去钯,从事此行业的人,多改行修理喷雾器、钉镰刀头、换铝锅铝壶底等小农具、小炊具工作。溜乡钯碗钯锅的行当,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张箩匠:张箩匠即以修补簸箕、面箩等为职业的匠人。张箩匠肩挑一米多高的木架,上挂箩底、箩框,手拿10块宽5厘米,长10厘米的薄铁皮串成的链带,掂簸发声,以为业号,游走在街头、村庄,招人张箩,以自己的手艺为村民修补破损的簸箕、面箩等。这在以前的乡村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行当。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生活条件的改变,人们多买成品面粉食用,用簸箕簸粮食、用面箩箩面已很少,操此业者都歇业不干了,农村生活中再难遇见。

另外,在这些手工业者和农村集市贸易中,同行业间有一定的行业规矩,既行话行规。不通行话行规终为门外汉,不为同行业者承认。也会被业内人士排挤,很难立足。所以手工业者入行前大都需要拜师学艺,一学技艺,二学行话行规。如果只会技艺不懂行规,会被视为“空子”没法跑腿,很难在业内生存。

行话: 1949年前,各行都有自己的行话,这些行话只有本行才能交流。如木匠叫甲乙生,锯子为酒子,刨子为光子,斧子为百宝斤头,墨斗叫提炉,尺子为较量等。铁匠叫扇红,风箱叫抽风,铁锤为手过,火剪为两开交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称丁谭品吊拐闹柴别弯卡。

商贸手语:主要流于牲口行。牲口交易时以固定的手势示价。手势有的在明处,有的则在暗处。如伸大拇指为 一。伸无名指为二。伸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为三。四伸小拇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五指全伸表示五。六伸小拇指和大拇指。将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即为七。大拇指与食指伸直叉开表示八。伸出食指作钩状代表九。俗称“捏七别八钩子九”。五指攥拳为十。此俗主要流行于1960年代之前。

供奉祖师之规:1949年前,铁匠、木匠、染匠等都有供奉祖师的习俗。铁匠供奉李老君、木匠供奉鲁班、染匠供奉葛仙翁。悬挂祖师画像或设供奉牌位,供奉时上香跪拜。一般在年节或收徒拜师时供奉。建国后此俗渐少。

拜师学艺之规:拜师学艺是民间技艺传承的主要方式,代代相传沿袭。铁匠、木匠、石匠、武术、理发、缝纫等行业的技艺,多靠拜师学得真传。拜师要有人介绍,师傅认可后,便可以举行拜师仪式。仪式中徒弟要施跪拜礼,订立从师学艺的规矩,学艺和出师的时间等。1980年代后,人们多从技校和技术培训班学习技艺。

开业之规:一些商贸行业新开业,一般都要举行庆典活动。活动选择吉日举办,用大红纸书写“金日开业、开业大吉”张贴,悬挂彩旗,燃放鞭炮等。亲朋送贺礼、贺匾等。业主要设宴招待。1990年代后,此俗一度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