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风物(上):远去的匠人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岁月匆匆而过,时代急急向前。乡间诸多风物,有些已经遁踪,有些依然相沿。移风易俗,此消彼长,彰显着历史的力量、时代的力量。

箍 匠

箍匠,民间从事制作与修理木桶木筲的匠人,称作箍匠。在洋铁桶(白铁)出现以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来挑水、担粪的工具,主要是木桶、木筲。当然,也可使用陶器,如陶罐等等。但罐器容量小,易于破碎,远不及木制容器好用。我小的时候,庄上的白铁桶还没完全普及,许多人家依然在使用笨重的木筲。那木筲,多为柏木板制成,外边用铁箍固定,空隙处以桐油调和石灰填抹。木筲用的时间长了以后,铁箍会锈蚀,木板会磨损,需要及时修补。这些活计,就是箍匠的事。

那时,每到冬季农闲时,便会有箍匠走街串巷做生意。他们一般是挑副担子,一头是备用木板、铁箍及工具,一头是行李卷。都是南方人,讲话庄上的人们听不太懂。不过,人们对远方来的匠人很热情,尽力提供方便。看上去,那工艺并不复杂。一把锤子,一块铁制冲板。褪旧箍时,筲口朝上,以锤子敲击冲板,将旧箍冲击下来。加新箍时,则是将筲反转,筲口朝下,筲底朝天。后来,人们都改用白铁桶了,不再使用木筲了,也就不见了箍匠的踪影。

篾 匠

篾匠,民间从事制作与修理编织器具的匠人,称作篾匠。过去,在家乡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编织器具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编织器具,主要是柳编和苇编。当然,也有草编,但数量不大。柳编,是以杞柳的枝条为原料。杞柳又称绵柳,属灌木,多生长于近水的沟边河沿,枝条细长柔韧,不易折断,去皮后洁白、光滑,少有斑节。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粮囤、笸箩、簸箕、箢子等等,多为杞柳条编制。苇编,是以苇篾为原料,人们使用的炕席、折子、苇笠等等,多为苇篾编织。

庄上人们使用的编织器具,多产自县境南部的麻大湖地区。因此,篾匠们也多来自湖滨一带。他们一般是推着拱车子,车子上装着崭新的柳编器具以及柳条、柳篾、刮刀、刮板等工具,既卖新亦修旧。据考古发现,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先民们就已开始使用编织器具。作为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一直相沿至今。因此,篾匠的生意,亦是相沿不衰。

小炉匠

小炉匠,民间补锅锔瓷器的手工业者,称作小炉匠。我小的时候,到了冬季农闲时,常有小炉匠来庄上做生意,均是来自本县的顾家村,因而人们称之为“顾炉子”,意为来自顾家的炉子。推着小车,带着火炉、风箱、铁砧、铜丝、拉弓、金刚钻等工具。记得有位姓王的师傅和我家很熟。他每次来庄上做生意,都会到我家坐坐,喝上杯热水,借用个铜盆之类,还在我家搭过伙,好歹跟着吃碗热汤饭。

王师傅在朝阳的大车门铺开摊子后,人们便将家中的漏锅裂盆拿出来,让他给修补。那时的铁锅,多为生铁铸造,易漏易裂。漏者,补洞烧修。裂者,沿裂口两边钻眼钉锔烧修。锔盆、罐、碗等陶器、瓷器时,匠人坐于小凳之上,双膝垫一块厚布,夹裂碗于膝间,在裂缝两边拉弓钻眼,钉上用铜丝砸成的小锔子,抹上石灰泥即成。后来,人们不再使用生铁铸锅,逐步改用熟铁锅及钢精锅,陶罐瓷盆逐步改换为搪瓷盆及铝盆,“顾炉子”也就不再来了。

裱糊匠

裱糊匠,民间以为他人裱糊屋顶等为业的匠人,称作裱糊匠。当然,也有的裱糊匠是以种地为主业,只在农闲时忙些生意。我记得,庄上有这门手艺的匠人,扎纸、剪纸、书写、绘画等,都能拿得起来,还能通些诗文,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那时,每当遇有人家请了匠人裱糊屋子,是一件很热闹的事情。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会跑去看新鲜,凑热闹。裱糊屋顶,人们称作“扎虚棚”。匠人们首先选出所需的高粱秆或是芦苇秆,用灯烟将其熏直,再缠绕上纸。然后,悬吊于屋顶梁檩之上,以尺许为间,裱糊格纸,匀平美观。在顶棚的中央及四角,以剪纸图案加以装饰,形成红花绿叶之势,和谐而又醒目。顶棚下沿的墙壁上,以宽约二十公分的裙画作过渡装饰,或山水,或花鸟,或人物。

凡新婚喜房,都要裱糊。讲究些的人家,一般住房也要裱糊。后来,庄上的人们也开始讲究装饰装修。原来的裱糊匠,已渐渐由装饰工人所代替。

剃头匠

剃头匠,以走街串巷剃头为业的手艺人,称作剃头匠。我小的时候,因生活条件所限,到了冬天,人们基本上是不洗头、不洗澡的。尤其是男孩子,头发又脏又硬又潮。加上天天戴帽子,头发被压得紧贴在头皮上。小伙伴们闹着玩时,最怕“揭毛头纸”,就是用大拇指自下而上抢揭后脑勺,那可是真叫疼。因此,男孩子们最怕剃头,最怕来剃头匠,看到剃头挑子走近,拔腿就跑。不过,多数是跑不掉的,往往是被大人硬拉着,哭咧咧地去剃头。

那剃头挑子,一头是长方形的小柜,内盛剃头工具及剃头者的座位;一头是圆笼,内有炭盆水锅,上置洗头的铜盆,圆笼一侧立有一根带刀斗的旗杆。剃头匠用手撩把水,在你头上抹两下子,抓起刀子“噌、噌”荡两下,然后一刀啃下去,头皮疼痛难耐。有时,会划出血口子。剃头匠便从剃刀上弄下点茸毛皮垢,和着口水给你抺上。剃一次头,感觉就像杀猪一样。

后来,镇上办起了理发店,走街串巷的剃头匠变成了理发师傅,剃头刀子换成了理发推子,孩子们不再害怕理发了。

木 匠

木匠,民间有木工手艺的匠人,称作木匠。小时候,我家的近邻就有两位木匠,一位是张蓝瑞,一位是张聚良。他们和大多数乡间木匠一样,木工活计只是副业。平时务农耕种,农闲时拾起木工活,挣些零用钱,补贴家用。一般情况,他们是自己打制木器,拿去集市出售。有时,也应邀上门做工,这叫做“请匠人”。如果活计不是太多,一般是只请吃饭,无需酬金,带有帮忙的性质。他们两人有分有合,大的活计,复杂的器具,两人合伙协作;一个人能做的活,则自己去做。

临近农闲时,他们会到集市上看看,选些合适的木料,买回家备用。有时,也会到庄边上转转,看到合适的树材,就去找主人商量,若价钱合适,就买下来。然后,就招呼人帮忙出树。那种场面很是热闹,会惹来成群的孩子围观。先让一位半大孩子爬至树丫处,将一条大绳固定在树丫上,由几位汉子拉住大绳,让大树按照预定的方位,倒向空旷的地方。接下来,由几位壮汉在树的根部开挖。时而铁锨,时而镐头,时而斧子,用不了多少功夫,大树就会在众人的吆喝声中轰然倒下。如果是柳树,就用来加工成饭桌、板凳、菜板之类生活用具。如果是槐树,就用来加工成小推车之类的生产用具。如果是樗树,则用来制作蒸笼。总之,因材而定,各尽其用。

那时,到了冬季,我经常跑到张蓝瑞家,看他和张聚良做木工活。在暖暖的冬阳下,看他们拉大锯,那感觉真是一种享受。买回来的大料,如树身子等,必须先用大锯解开。按照需要的尺寸,在大料上打好墨线,再将大料竖起,固定在一根立柱上。然后,两个人一边一个,呈前弓步站立在长条凳上,手握锯把,你推我拉,前躬后倾,动作协调有力,神色颇为轻松。

张蓝瑞性情温和,话语不多。但他在做木工活时,会给我们讲解各类工具的用途,还会说一些木工的动作要领。张聚良有些文化底子,性格比较开朗。他在做木工活时,经常一边单眼吊着墨线,一边哼着动听的小调:“我家有个胖娃娃,不抽烟,不喝茶,整天笑哈哈……”

庄上有人盖屋请匠人时,经常把他们两人请去。既负责拾掇房梁、房檩和顶梁柱,又负责下桩、布线、铺盘子,等于是房屋的设计师。

磨剪子的

磨剪子的,民间为人家磨剪子抢菜刀的手工业者,有的地方称为磨刀人,我们家乡称作磨剪子的。吃饭穿衣,是人们日常生活最基本的两桩大事。因此,菜刀和剪刀的磨损率很高。菜刀还好处理,弄块磨刀石“噌、噌”磨上几下即可。可这剪刀,没有专用工具和专门手艺,是磨不了的。尤其是伏天和冬季,都是妇女们不用地里、场里辛劳的时候,她们可以静下心来,忙活大人孩子的穿戴。单的、棉的,拆旧的、缝新的,鞋帮子、鞋底子......白天忙完了,晚上接着在灯下忙。

妇女们的剪子磨没了刃口了,磨剪子的也就该来了。

他们一般是身扎腰裙,肩扛四腿长条矮凳,凳上两头各有一块磨刀石,一粗一细。凳边挂以水桶、水刷、拭刀布。走街串巷,以“磨剪子唻抢菜刀”为吆喝声,或是吹单音长喇叭,以招徕顾客。记得经常来我们庄上的那位磨剪子的,是邻村崔庙人,个子高大硕壮,紫红色的脸膛,他用的就是单音长喇叭。

本文原载于作者文集《乡村风物》,2016年12月6日修订。作者授权发布。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