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人物:莲子西莲(李修运)

 文化佳园 2020-09-08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黄墩湖、骆马湖一带的水产,养育着一辈又一辈的父老乡亲。夏天,那一望无际的浅水处,生长着莲。她们碧绿如洗,硕大的莲叶挤挤挨挨,如一群群要好的姐妹那样摩肩接踵、勾肩搭背地说着知心话儿。一阵微风吹过,莲叶摇摇摆摆,那箭一样高挺着的莲花,像伸开双臂的高挑女子,对着阳光歌唱;歌声宛转悠扬,叶下的流水听得见,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的鱼儿听得见,绕芦苇飞翔三匝的水鸟听得见。清早的薄雾,在晨曦照耀下,七彩梦幻一般在莲塘上空缠绵回荡,这欲说还休的迷离景色啊,醉了多少姑娘的带露芳心?

    我以为,《采莲曲》是中国很美的诗歌。你听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再听,“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最美的当属《西洲曲》了,“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一句话,永远印在我的心里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抒情让人心醉,也罢;书归正传,还是说说古镇窑湾的凤土人情。

窑湾的诸多小吃中,当属桂花云片糕、莲子凉粉和茴香蚕豆最为有名。云片糕中掺入桂花,吃起来清香,有文静的绵软的回味。窑湾集市很早,天亮了就罢市,所以天色黑胧胧时,那卖茴香蚕豆的老者,挎一只竹篮,提一盏马灯,游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茴香蚕豆喽----”慢悠悠地叫唤着。卖茴香豆的老者不带秤,用手抓;将一张草纸折叠成漏斗形,装一把热腾腾茴香蚕豆,递过来;你接了,一颗颗往嘴里丢,慢慢咀嚼,有馨香的岁月味道和清香的草蒿味。我在一个秋天来到古镇游玩,想吃一口正宗的莲子凉粉,跑了几个摊子,吃得都是口味粗劣的山芋凉粉。

一个讲评书的八旬老者告诉我,莲子凉粉早已绝迹了,做工复杂不说,正因为是小吃,挣钱少,谁还做那玩意?说罢,感喟道:“莲子西施已经离世多年了!”

   “莲子西施”名叫柳翠儿,窑湾街东石牌坊人,家中亦农亦渔。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柳翠儿跟着老爹行船骆马湖上,逮鱼捞虾,秋天采摘莲蓬、菱角、鸡头子儿。柳翠儿娘原本破落大家的独生女,柳翠儿的爹年轻时浓眉大眼、相貌英俊,虽是苦力出身,却懂得怜香惜玉。柳翠儿娘就跟了他。娘家不允,出嫁时只给了一个软包袱。“软包袱”就是一块花布做包袱皮儿,里面包一身随穿的衣服。柳翠儿娘无怨无悔和男人风里来雨里去地种地、逮鱼,劳作不休。柳翠儿出生了,娘把柳翠儿背在肩上,照样逮鱼、摘莲蓬、菱角和鸡头子儿。在风雨中柳翠儿慢慢长大,出落得白脸长身,美丽异常。一年冬,爹为“殷记商行”挑炭,从颤悠悠的跳板上掉进冰窟里,自此瘫痪。娘悲伤不已,随后得了痨病。娘把柳翠儿叫到跟前,说:“闺女苦命,我教你一个做莲子凉粉的秘法,虽是小生意,能养活你们爷儿俩。”

娘卧床指导,柳翠儿用心学,终得精髓。从此窑湾街头,柳翠儿摆起了凉粉摊子,一盆儿红粉,用红莲子做成;一盆儿白粉,用白莲子做成。吃过的人再也忘不掉了。

许多人模仿,同样是莲子、莲心、白砂糖和沂蒙山流来的沙河净水,再加上芫荽和黄姜末,可就是味道不对。柳翠儿嫁给了教书匠映雪先生,映雪先生有些武功,柳翠儿的凉粉摊子便成了古镇窑湾一道风景,“凉粉西施”的名儿也被传开了。

1938年,日本鬼子占据了古镇窑湾,原来繁华异常的千年古镇,水陆码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人们还得生活,“凉粉西施”的摊子照摆不误。鬼子中队长铃木一郎听说柳翠儿长得好,做的红白凉粉香糯甜润,入口即化;就经常光顾,吃了一碗白凉粉,再吃一碗红凉粉,然后竖起大拇指称赞:“大大的好,胜过京都的水信玄饼!”柳翠儿不卑不亢。

一日,铃木一郎的师弟武师龟山片羽来到了古镇窑湾。龟山片羽吃多了山珍海味,要吃一点民间小吃,冲刷一下肥腻的肠子。铃木就带了龟山来到“莲子西施”的小摊前。柳翠儿一看七八个日本鬼子,便说:“不买了,不买了!”

铃木说:“为什么不卖?”

柳翠答:“我的东西,我想卖就卖,不想卖谁敢强买?”

龟山片羽发怒了,高举两只铁拳。铃木一郎劝住他。

龟山片羽:“哼!”了一声,转身离去。没走多远,听得后面传来碗盘破裂声。回头一看,只见“莲子西施”掀翻了摊子,红白两盆凉粉碎了一片,汤汤水水渍湿了老大一块街面,几只饿狗争相舔食。“莲子西施”操起凉粉刀,“啪”的一声甩到了背后的柳树桩上,那刀抖了几下,牢牢扎住;杏眼圆睁,掐腰站在那里,一副凌然不可侵犯的样子。

铃木一郎边走边对龟山片羽说:“中国有句话,好男不跟女斗,片羽君息事宁人吧!”

第二天,就发生了映雪先生和龟山片羽比武的事。此处不表。

这天午夜,映雪先生和“莲子西施”不知去向。

    《本草纲目》中写道:“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我的家乡出产红莲和白莲,我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真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