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园往事(10):豆油灯与洋油:(许广洲)

 文化佳园 2020-09-08

      童年时期那盏放在床头墙壁搁板上闪烁着橘黄色豆粒般大小的豆油灯光,总是不时在我的脑海里闪动。那时,特别是秋冬天的晚上总是母亲点上灯,把我们安排睡下盖好,然后就开始做针线活,给我们缝补衣服,或者是一针一针地纳着鞋底。有时我一觉醒来,还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读书后,我晚上比较喜欢看书,母亲就把这盏灯就移到我的床边,和姐姐凑在灯下做针线活。母亲看到我安心的读书,心里总是乐滋滋的。这盏豆油油灯陪伴我走过难以忘怀的童年。

    家乡的豆油灯,是由撇沿小陶瓷盏或铜、铁凹形小浅盘制成的,里面放上灯芯,即一根松软棉绳或灯心草,点燃后发光照明。灯盘里放根剔除灯花用的小竹签,用来拨动灯芯和剔除灯芯余灰的。灯芯燃一会就短了,灯光暗了下来,需要用剔灯竹签及时将灯芯向外拨出一点,灯光才能亮起来。再者灯芯点燃一会儿,就会在火苗头上出现未燃尽的黑色余灰,就是有些文学作品里常提到的灯花。灯芯余灰有时会自动落下,但多数是要用竹签轻轻拨掉。点蜡烛时灯花出现得更明显。有灯花时烛火就会慢慢暗下来,只有将灯花拨掉或用剪刀剪掉,烛光才会继续明亮起来。唐时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及宋代诗人赵师秀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都是写灯花的千古名句,以景寄情,感人肺腑。家乡人直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还偶有点豆油灯的。

    以火为光源的灯具,具有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人类所使用的第一堆篝火,也就是先民们发现的第一个照明光源。随着岁月的流失,先民们发现篝火不能移动,遂逐渐发明了火炬,火炬是灯的前身。据考证,我国最早的灯具始于战国。晋代郭璞注《尔雅.释器》中记:“瓦豆谓之登(镫)”。“镫”,是由豆发展而来。“豆”,则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一种陶制餐具。历代各地“豆灯”均以植物油脂为燃料,而家乡则以豆油和棉籽油为主。20世纪50年代初期,煤油(时称“洋油)逐渐渗入到农村,这期间家乡人才逐渐使用煤油灯代替豆油灯。50年代后期豆油灯在偏僻乡村仍在使用。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将灯火入诗的诗词作品古来有之,显然以观灯为多。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唐 苏道味《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 崔液的《上元夜》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 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都将灯火写得情趣盎然,美轮美奂。不过这种灯应是灯笼,里面应是蜡烛吧。

     50年代我家里点的是洋油灯(煤油灯)。是用空的墨水瓶(当时写作业是用蓝墨水)自制的。用细铁丝把瓶子的上口螺纹处与瓶底固定住,并拧成圈状的灯提把;灯芯处是用一枚旧铜钱或在金属瓶盖上穿一直径像筷子粗细的小孔,将用薄铁皮卷好的灯管固定在孔内,瓶盖以上露出1厘米左右,用火纸(农村人自制的草纸)或古旧书纸捲成圆柱形,插在灯管内汲油燃烧发光。瓶内可盛装一两左右的煤油,用完后旋开瓶盖继续加油。油灯的光亮度与灯芯的粗细和灯草的高低有关,灯芯管子粗、灯草突出,油灯亮度就大,耗油也就越多。煤油灯点燃时,由于未完全燃烧,会散发出黑色的煤烟。煤油供应紧缺时,有的家庭也以柴油为燃料代替煤油,但柴油在燃烧时不仅光线黯淡,且黑烟浓烈烟味刺鼻。

     煤油灯既普通又简单,但他留在曾经生活过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却是崇高而伟大的。没有它,慢慢长夜就失去了生气和欢乐。记忆里的煤油灯曾给我留下很多快乐和美好的回忆。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母亲,收拾完碗筷,又开始为缝制全家人的衣服鞋袜忙碌起来。我们这些尚处在懵懂年龄的孩子们还不懂生活的艰难,做完捉迷藏等游戏回到家里,钻进被窝躺在母亲身旁。灯光虽暗,因为有母亲在,心里却是无比温暖和踏实的。母亲不识字,却有讲不完的故事。母亲讲的故事,包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也蕴含着很多对待艰苦生活应有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是让我受用终生的财富。母亲边做针线活,边讲故事。为了节省煤油,就会用针顺手将灯亮调到很小。煤油灯烧得时间长了,灯捻上会结节,母亲用手里的针把灯的结节挑掉,使灯光更明亮些。母亲挑完灯后,每次都会把针在头发上蹭几下。后来母亲告诉我这样做的道理。原因是针尖很细,在灯火上烤了之后,就会把针表层的光滑面烤掉,就变粗糙了,而人的头发里有油,蹭几下,针尖就会光滑如初,进针也就顺溜了,这种常识简单而深刻。母亲的身影被映在墙上,淑静而完美。

     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农村出现了玻璃罩子灯,解决了冒油烟和到室外照明风刮灭灯问题。这种新型灯盏由灯罩、灯口、油瓶与底座几部分组合而成。喇叭状底座渐细托起圆形油瓶,瓶内容半斤煤油,可点燃几个小时。罩灯在当时很受村民们的欢迎,曾被列为女儿出嫁时的一件嫁妆。当时是经济困难时期,一般农村家庭女儿出嫁,讲究陪四件(一个箱子,一对坐床子(大面矮方凳),一只洗脸瓷盆,一盏玻璃罩灯)。

     20世纪60年代后,民间除了常用的洋油灯、罩灯两种灯具外,逐渐出现了手提马灯,既能防雨 一般大风也吹不灭,解决了到田里劳动照明问题。集体用灯出现了汽灯,解决了照明面积大和光照度强的问题。如农村晚上打场、开会、集体突击劳动,中学生上晚自习班级都用汽灯。到了20世纪70年代,城乡居民逐渐由电灯取代了油灯,以火为光源的各式油灯,逐步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油灯照亮人间几千年,它是历史长河的印证,是茫茫黑夜中的导行灯。“夜晚灯火晨时鸡,正是男儿发奋时”。历史上有多少鸿篇巨制是在灯下完成,又有多少人间的奇迹在油灯下创造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