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园往事(32):打烤子与纳鞋底(许广洲)

 文化佳园 2020-09-08

    “烤子”(读作kao,去声),它是做布鞋鞋底的材料。当时,农村妇女把不能再穿的破旧衣服,撕去缝和繑,剩下的比较平整的大小不等的不同颜色的碎布用水洗净,用浆糊一层层地黏在一起,直到达到做鞋需要的厚度,在阳光下晒干后,揭下来就是烤子。“打烤子”是过去庄户人家手工做鞋必要的一道重要工序。解晓东在一首《中国娃》中唱到:“最爱穿的鞋呀,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站得稳啊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 。所谓千层底鞋,就是因为打烤子要用多层布片,一只鞋底又要使用多层烤子衲制而成。所以歌词中的千层,意为层多也。

   记忆中,做鞋是由家庭中年纪较轻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来承担,而打烤子则是由家庭中的长辈女人来完成的。世代相传就是这么个规矩,没人去改变它。或者也许这只是我们这里的习俗,也未可知。

      打烤子是很讲究程序的。首先要找一块平整的木板,其面积大小依据要打的烤子的大小而定。我小时候见到的,如果打面积比较小的烤子,就用家里包饺子擀面条的面板;如果面积比较大,就把饭桌拿出来放在太阳下,在饭桌上打;也有的家庭烤子用量大,就直接在门板上打。有时遇到阴雨天气,有的人家急用烤子就在烙煎饼的鏖子上打,用小火烘干,揭下来就可以用了。

     打烤子很重要的技术是熬浆糊,一般取麦子面加水在锅里熬,边熬边用饭勺不停地搅动,防止糊锅。熬浆糊加水一定要适量,如果水太多,浆糊稀了,黏度不够,太稠了,烤子会太厚太硬,增加纳鞋底时进针的阻力。有些灾荒年景没有麦子面,就用山芋或杂粮面代替,黏糊就行。

    打烤子时,要找一个阳光明媚、日照充足的好天气,目的是当天就可以把烤子晒干。为了把烤子从面板上顺利揭下来,一般第一层或上层要铺一块比较结实的布,这样的烤子好用,质量比较好。

打烤子的原料,就是用穿过的破旧衣服。因为受当时经济条件所限,大多数人家生活都比较拮据,这些破衣烂裳,已经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破旧得已经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了,把它打成烤子,是真正的废物利用。本来已经糟朽,甚至是千疮百孔、破旧不堪的东西,经过巧手整理再造,便成为全家老小须臾不能离开的鞋子,应该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典型了。巴掌大的布片也舍不得丢,放在水里先泡泡,一片片地拉开、抚平,耐心地、很有次序地把它们用浆糊粘在一起。打烤子的布片,当时村民称为“铺衬”。

     烤子打好了,就可以剪鞋样了。比着旧的鞋底子,当然如果是给孩子们做鞋,还得考虑脚在不断地长呢,要有一定的余量。烤子剪成鞋样四周的毛边,要用新的白布条包边。然后把几块烤子做的同样大的鞋底重叠在一起,最后用一块剪得和鞋样同样大小的一块白布把它缝起来,鞋底的雏形就做成了。

    纳鞋底前,要先搓细麻绳,一般三股合在一起。麻绳的粗细,要根据所纳鞋底的厚度来确定。纳鞋底的针脚要排列有序,横竖成行,手巧的姑娘,可以纳出许多花样。每纳一针,都要先用锥子扎眼,然后大针杈子从针眼上带线穿过去,手指戴一个顶针,一针一针地纳,一双鞋所需要的功夫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每双鞋都浸透着纳鞋人的心血。

     现在有不少上年岁的人仍然喜欢穿布鞋,一是跟脚,因为鞋是比着自己的脚做的,正合脚;二是舒服,纯布料的,既柔软又暖和。今天日常生活里,鞋不仅是满足行走的穿着,重要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属性也不断地被开发挖掘,成为一种民俗文化。

    “铺衬”和烤子已经从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但作为一种曾经存在的文化现象和生活形态,仍会留存于我们的记忆深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