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年,1400万人,1600多亿,这是中国最成功的投资

 fbi3100 2020-09-08

酷玩实验室作品

01

1999年,一个年轻的孩子考上了南京一所211大学,学费3200元,学杂费、住宿费、铺盖被褥、书本费等共计3000元,一共6200元。

面对这6200元,全家人犯了难。

老爸带着全家人东借西凑,也只凑出了5900元。就差300元,但没有人能填上这个缺口。

没办法,他硬着头皮拿着这些钱去了学校。

缴费的时候,发生了大意是这样的一幕对话:

他:老师,我钱不够。

老师:你有多少钱?

他:5900元。

老师:你一个学期生活费加上应急要留至少2000元,你打一个2300元的借条吧。

就这样,他顺利地上学了。

第二年,他打了一个3200元的借条。

第三年,他打了一个3200元的借条。

就这样,他一天天上学,不同于其他所有的借贷,3年来,没有人找他要过一次钱。

直到毕业时,学校扣了他的学位证和毕业证,等他还上钱,就可以随时来取回。但贴心地给他开了证明,让他可以顺利找工作。

毕业三年后,他终于还上了欠学校的8700元,也拿回了毕业证和学位证。

这么多年来,别人对自己的母校抱怨再多,他都不敢有一句怨言。他甚至还主动参加了母校的暖心饭卡计划,定期捐赠,给那些贫困生充值饭卡。

2020年8月6日,他在知乎上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教育最大的成功在哪里?

于是,他以“real”的昵称写下了自己的故事,并拿下了这个问题下的最高赞15471。

他只想表达一个意思,中国教育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

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真的很难,因为六七千元,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

直到2017年,中国还有5.77亿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1.48%。

而且,从2006年起,中国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都超过900万,录取人数超过500万。

就算这其中只有20%的农村考生,每年人数也都超过百万。按照农村的收入水平,这其中绝大部分家庭都无法负担上大学的费用。

尽管,20年来,其他物价以数倍飞涨,中国大学的学费却几乎没涨。

20年前,学费是几千元,今天依然是。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勇气带着不足的学费走进大学,那么如何让这些考上了的贫困学生顺利迈入大学校门?

几天前,我下了一趟乡,这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乡,我发现他们的大街上就挂着这样一条标语:

“考起大学不用愁,助学贷款来解忧。”

全日制本专科生每年可以贷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年可以贷不超过12000元。读大学期间,不计利息,毕业后按照自己选择的年限还款即可。

有了这个贷款,加上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再做做兼职,意味着很多原本没钱上学的学生,可以两手空空走进大学去上学。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标语,以如此醒目的方式,挂在大街上,红底白字,朴实无华,却令人心安。

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已经有很多学生,通过助学贷款走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

而让我惊讶的是,这个政策2001年已经启动,至今已经运行了20年。已经有1400万学生申请了助学贷款,涉及资金超过1600亿元。

这是一个庞大而惊人的数据,这意味着背后有1400万人,带着1400万个普普通通的家庭,甚至他们全村的希冀,带着自己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跃迁的理想,步入大学校园。

他们黑暗的人生,被凿了一条缝,阳光丝丝缕缕洒下,然后他们顺着光前行。

但这个受益人数庞大的政策却很少在社会上被提及,因为媒体很少报道,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付不起学费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不会主动去提。

这是一种无声的善政,也是独属于他们的阳光。

02

2020年,是扶贫攻坚的收官之年。

说实话,我一直都觉得,扶贫这件事很难,可以说是这个国家最难的事之一。这是我和很多来自农村的朋友聊过,大家公认的结果。

你想想,一个孩子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区里,靠种地为生,他的父母辈、祖父母辈,都没有读过多少书,现在你要来帮助这家人脱贫,你要怎么做?

帮助他们买更好的种子?帮助他们扩大种植面积?让他们发展养殖业?直接给钱?

我不否认,这些手段也许对他们的生活有一定的改善,能让他们的收入有某种程度的增加。但是,第一,无法长久;第二,抵御风险的能力实在是太低了。

对于种植农作物来说,原本粮食就是民生之本,价格不可能太高,如果再有一场洪水,一场干旱,或者一场蝗灾,就一切都完了。

再说养殖呢,我见过在农村还算是有魄力的家庭,养了几十甚至上百头猪或者牛,大家都知道,猪肉和牛肉很贵,这些可能可以赚钱。

但是,猪和牛都是有周期的,赶上价钱贵了,你就赚钱;赶上价格低了,大企业可以靠着雄厚的资金扛过去,但对于农民来说,便宜也得卖,不然养不起啊。

而对他们来说,最致命的是疫病。他们没办法像大企业一样,建立智能的现代化工厂,随时监测动物的健康状况,他们只能用眼睛去看。

可是,当发现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疫情已经传染了大半,他们也很难找到新的地方去隔离,最后猪钱两空。

直接给钱就更加不现实,中国那么多贫困人口,你给多少钱,才能让一个家庭彻底脱贫,别说治本,连治标都很难。

这就是农村的现状,也是扶贫的困境。

在我看来,除非建立产业,让这里的人都得到稳定的工作。除此之外,最长远而有效的办法,就是教育脱贫。

这是一个见效很慢的办法,但解决的却是根本。

还记得曾经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吗?

1991年,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来到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他跟着一群孩子来到了一个学校。

说是学校,其实是一个破旧的祠堂改的,窗户上没有玻璃,只有一层薄薄的纸,上面都是破洞,冬天北风灌进来,冷极了。

年仅8岁的苏明娟,衣衫单薄,正在这间破旧的教室里,趴在课桌上低头写字,正巧她一抬头,解海龙发现,这孩子的眼睛特别大,特别亮,特别纯真,有一种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解海龙迅速换上变焦镜头,在苏明娟再次抬头的瞬间,迅速按下了快门。

这双怯懦的眼睛里,充满了求知,仿佛在说“我要读书”。有人说,这是“刺痛民族心灵的大眼睛”。

如果没有后来许多人的帮助,苏明娟真的未必能一直读书,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用苏明娟自己的话说:“全年的收入仅仅够全家吃三个月,父亲每天起早贪黑,上山砍柴、下河抓鱼,用换来的钱,买点口粮,维持生计。”

后来,这张照片成为了“希望工程”的封面,在这张照片和背后无数故事的感染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界人士开始向希望工程捐款。

有人捐了一辈子,比如天津老人白芳礼,蹬了20年三轮车,捐款35万,资助了300位贫困学生,感动整个中国;

有人不愿留下姓名,1992年6月,也就是“大眼睛”照片登出的那一年,两位军人受人之托带着3000元前去捐款,在被要求留下姓名后,他们说:如果一定要留名,就写“一位老共产党员”吧。10月,他们再次以“一位老党员”的名义捐款2000元。

后来,工作人员多方辗转才了解到,这位老党员名叫邓小平。

在这场长达数十年的大型捐款活动中,更多的捐款者其实是至今都没有留下姓名的普通人,他们有人一次性捐款,有人定期捐款,有人结对助养。

如今近30年过去,希望工程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资助家庭困难学生599.42万名。

2005年,曾经那个衣衫单薄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考入了安徽大学。毕业后,她进入银行工作,如今已是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当年那个贫穷的家庭,如今日子已是另一番天地。

她还捐出自己的积蓄,成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资助更多的优秀困难大学新生。

其实,不止是苏明娟,我去的那个贫困县的许多学生,如今正在社会的各种重要岗位上,承担着责任。

他们有人进入了银行基层,每天从早忙到晚,就连周末也是;

有人进入了省人民医院,当了一名普通医生,治病救人;

有人在中科院读博,准备将来从事科研;

更多的人进入了全国各地的学校当了老师,尤其是家乡的学校,他们想要用自己所学去改变下一代孩子们的人生。

他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成为这个国家的无数个小分子,为改变这个国家而努力。

他们摆脱贫困,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

03

“读书,大概率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几乎是一个所有中国人公认的事实。

“只要考上大学,没钱也能去上。”这是中国政策所决定的结果。

那么,真正的症结在于,如何才能考上大学?

2020年,疫情贯穿始终的一年,那些潜藏已久的问题,也终于开始浮出水面。

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有许多触手可及的条件。家长亲自教、听英语原版有声书、报培训班,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孩可以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

被迫在家的孩子们,在温暖的房间里,吃着父母或者保姆做得好吃的,拿着电脑或者iPad,全心全意上网课。

而我们也第一次知道,还有许多孩子,为了学习需要付出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他们家里没有电脑,也没有WiFi,甚至没有4G网络。

西藏昌都,一个叫斯朗巴珍的小女孩,每天爬到雪山顶上,以石头为桌椅,在毫无遮蔽的风雪中一坐就是4个小时,为了方便写字,她连手套都不能戴。

像她这样无法在家学习的还有许多孩子:

还记得这张照片吗?这是湖北五峰渔洋关镇,女孩叫柯恩雅,只有7岁,上一年级。

妈妈要卖卤味,没办法就带着她一起到菜市场上。妈妈在上面卖卤味,她在下面学习,家访的老师说,她进步很大。

案板上面是生存,下面是梦想。

这些是在外面,即使是回到家里,很多孩子也没有学习的条件。

前两天我刷抖音,前面还是价值千万的豪宅,上千元一斤的美食,紧接着就看到这样一条视频:

天下雨了,两个女孩坐在雨中一动不动,她们的面前放了一个盆,里面装了2斤野花椒,这是他们到山上采来的,要卖了还上爷爷替她们借的学费。

一位好心人硬塞给她们200元,拿走了这些花椒,并跟着她们回了家,发现别说桌子,小女孩连床都没有,就住在一张沙发上

她们的餐桌就是地板,午饭就是白米饭就辣椒酱;那位好心人问她们能吃饱吗,她低头说:习惯了。

她们的爸爸去世了,妈妈也抛弃了她们,孩子跟着爷爷(婶婶的父亲)生活,但爷爷年纪大了,根本无力供养她们读书,叔叔和婶婶还要养活自己的四个孩子。

我不知道,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她们如何学习,她们甚至连一张学习的书桌都没有。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在很多地方,因为拮据,孩子要和家里好几口人挤在一个房间里,一张床上,有的还要和异性一起,能有一张自己的床,一个自己独立的学习空间,是她们唯一的梦想。

2020年6月,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青年联合会、山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去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8-14岁困境儿童(其中孤儿、单亲家庭儿童、没有独立生活空间的女童优先),对他们原有的住房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装修,为他们统一购置学习和生活用品,让他们拥有一个独立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同时,还会配备爱心志愿者跟踪陪伴,助力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和自理能力提高,改变困境儿童精神面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活动计划三年至少建1万座希望小屋,目前已经建成2000多座。

改造前和改造后的房间对比

又是一年一度的腾讯“99公益日”,蛋蛋姐也有幸受邀加入了“自媒体合伙人计划”,希望长期关注、支持、喜爱蛋蛋姐的你们,能和我一起组成 “ 酷玩战队”,用我们共同的爱,为这些困境中的儿童搭建一间温馨的小屋。

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很微小,但当我们站在一起,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的时候,就会变得无比强大。

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以进入捐款页面

捐款金额可以自行选择

每一位捐款成功的网友,都可以获得腾讯公益认证的捐款证书,记录自己的爱心。

只有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每个人都有机会成长为这个国家的栋梁,这个国家才会充满希望,而我们每个人也才能生活得更好。

作家柳青在《创业史》里讲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趁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拉他们一把,也拉这个国家一把。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