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友写真】王宇平——行走在格子与格子之间(宿网)

 文化佳园 2020-09-09

宿松的文学创作,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并冠以“宿松文学现象”。然而,宿松文学的繁荣,必定有它繁荣的潜在因果,即地域文化背景。宿松地处三省交界,皖江文化、荆楚文化、赣江文化在这里交融;禅宗文化、马祖文化在这里汇集;黄梅戏、文南词从这里发脉。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博大精深,逍遥隐逸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地弘扬与传承,在丰厚的历史底蕴的先天条件下,后来者前赴后继、不懈坚守、发扬光大,才有了这样枝繁叶茂、荫天蔽日的葱郁和活力。乃至在时下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里,宿松文学创作尤显浓烈,呈现出百花争妍的盎然春意。当然,这与其他艺术门类相互支持、相互扶携是有关系的。宿松的摄影、美术、书法同样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显然,王宇平是众多宿松文化传承者和守望者中的一员。涓涓细流方可汇成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宿松文学引人瞩目,其中不乏他的艰辛劳动,以及甘守清贫、寂寞耕耘、默默坚守和执着。

与王宇平相识十几年了,经常在报纸杂志上读到他的文章,如此系统地读他的作品,还是第一次。他是一个勤奋的人。和朋友闲聊,才知道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通宵达旦、潜心写作;或沿着某一新闻线索,不顾旅途劳顿、跋山涉水、徒步百里、置身现场。为了写好《投戈老去亦英雄》一文,他三、四次往返百里外的下仓镇白塔村,采访原国民党少将副军长沈冠群先生。有道是“天道酬勤”,只有勤奋的人,才有如此丰硕的收成。厚厚一沓文稿摆放在我的案头,用粗螺丝铆着的案桌,一千斤铁堆在上面,也轻若一片树叶,眼前,却隐约晃动,仿佛难以承受这部文稿的重量。

不可掂定出重量的文字才是好文字。惟其如此,才算得上是好文学作品,上乘的文学作品。

不急不躁、不紧不慢,若清风明月,文如其人。生活中的王宇平是这样,写作中的王宇平亦是如此。他试图以一种不惧不惊的宁静,有色有声地沉潜或沉淀下人心里毫无秩序的混乱浮华。即使从表面看,他都是采摘些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旁枝碎叶,或记录下一个个卑微如尘土的人物言行,几乎不起眼,几乎是语言都不屑承载的琐碎,恰恰完成了王宇平最初和最后恒持的价值取向。卵是不可击石的,因为卵是绝对击不碎石头,反而是自取消亡。这个道理王宇平是知道的,所以王宇平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轻敲。并只发出轻柔的 声音。“大音稀声”。将一颗子弹射击出去和将一颗子弹放在人们都看见的地方,其效果绝对不一样。由此,通读完其作品,我发现,他使出全身力气,一再地按下闪着凛冽寒光的锋刃,即使是面对应该受到刀刺的人,他都不让锋刃跃出手掌,最锐利的时候,也是用自己的血做别人的镜子,让其丑陋的原形毕露,一览无遗。也由此,我们不得不钦佩王宇平宁静文字的背后所隐匿的一种巨大的震撼力量。

心平气和,以端正的品行引导和影响他人,这就是一个作家的承担,也是其作品承载的道义。

王宇平的散文和新闻写作尽管与随笔写作不乏异曲同工之妙,却又是一番用心。特别是新闻报道的写作,为了克服新闻本身所特有的时效性和短暂性,他选择一些反常规的角度,尽量避免僵硬、枯燥、空洞、机械的运作模式,以小见大,这种辐射式的回身关照,打破了时效性和短暂性所带来的拘泥和束缚,尽可能延续它的留存价值和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尝试,成功与否,将为今后的新闻报道写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从《王氏宗谱》中知道,王宇平出生于书香世家,其曾祖父奉璋公毕生设馆授课,享誉东南乡(现在的千岭木梓一带);其祖父遂初公,从戎从政后,归隐田园执教私塾;其父以道先生一辈子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桃李满天下,年过古稀依然老骥伏枥,在宿松老年大学不倦耕耘。所以,王宇平行走在格子与格子之间,持之以恒坚持文学创作,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王宇平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个作家的睿智、才华和承担,同时,还可以看到他淡定、超脱、正直、勤奋的优良品德,这也是王宇平给我们留下的更大的希望和更广阔的空间。

——转自宿松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网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