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物什:漫话斗笠(作者:许广洲)

 文化佳园 2020-09-09

我们家乡把斗笠叫“斗篷”。斗篷多用芦苇或高粱杆皮编织而成,南方用竹蔑子编织的比较普遍。不过高粱秸秆皮制成的斗篷更精细好看,韧性好,结实。

不论是芦苇还是高粱杆皮做原料,都需要浸泡、开蔑、碾压、选料、编织等环节。不过斗篷不是一个平面,是一个有规则的六边形的隆起,且要包边,上帽圈,缝系带等,物件虽小,但工序不简单。

首先采成熟的芦苇,将芦苇剖成篾片;将剖好芦苇浸湿碾压柔软后,用来编斗笠头(通常以编五目或四目大小为主);以笠头套在模型上继续编成“笠胎”;完成笠胎后已具完整的斗笠雏型,直径大小约50多公分;为增加斗笠的牢固度,可在底层加编胡椒眼衬字,锁住边线防止脱落,再用粗点芦苇或竹片包边;为了戴上方便牢固,最后要上斗笠帽圈和系带子。这样,一顶坚固耐用的斗笠就编成了。

芦苇杆篾片编成的斗笠,苏北一般叫它斗篷。南方人的叫斗笠,是竹篾编的,一般比芦苇、高粱篾织的要小点。斗篷,一般是尖顶、坡边,周围用粗芦竿镶边呈六边形。这种斗篷不单挡太阳,还挡雨,不易变质变色和霉烂。这是农民四季必备的生活用品。上世纪六十年年代村民习惯在斗篷底边上用墨水写上自己的名字、堂号而便于记认;不用时背在身后,也为斗蓬添上了一定的时代和文化印迹。

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说文》中提到一个“簦”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叫笠帽。俗语称之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

资料记载,斗笠,又名箬笠。“楚谓竹皮曰箬”(《说文》),即以竹皮编织的斗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唐.高适《渔父歌》)。有文记载:“有的斗笠,以葵叶铺陈笠盖,因而称之为葵笠。有的则以笋壳夹于竹篾中”。南方人用的斗笠多以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中间夹以竹叶、油纸。“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古诗文中,故常蓑笠并用,“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唐.储光羲《牧童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

    南方人用竹子编斗笠主要的手法是“挑”和“压”。在编制过程中,始终是挑起两条经篾压住一条纬篾,这是竹编中最常见的“挑二压一”的方法。等到竹篾挑压编织“捏蒂”成型(俗称为“安”和“嵌”的工序)后,再放置在一个形似凉帽盖的木头模具上“套模”定型(俗称为“盘脚”的工序),把竹篾编制成圆锥形的斗笠半成品。   

    铺叶拼装“笠斗坯”完成后,接下来就是铺叶拼装了,由上下两顶“笠斗坯”拢合挤压组成,中间夹着呈放射状相互掩压、旋转而排列的箬叶。两片拢合挤压后,然后用竹篾戳过箬叶稍微锁一下边,缝合上下两顶“笠斗坯”。在缝合好后,剪去伸出斗笠边沿多余的箬叶,再用竹篾细密地进行绕沿锁边(俗称“插笠斗边”)后,一顶斗笠才算制作完成。  

    在江南农村一带,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有斗笠。他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成了自己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