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家生活用品之苘麻编:麻鞋(作者:许广洲)

 文化佳园 2020-09-09

麻鞋是用苘麻手工编织的,制作精巧、美观、轻便、耐用而又实惠的鞋子,是留传于民间的传统手艺。那时我们乡村里大人孩子大都穿麻鞋。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村里的孩子在常年大部分时间里是穿着麻鞋度过的。冬天基本都是穿着毛翁,几乎阴天晴天都穿,春夏秋三季基本是穿着麻鞋(雨天赶路或在田里劳作都是赤脚较多),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田里劳作;不论是走亲戚,还是赶集上店;不论是推车,还是挑担子都是穿着麻鞋。当时穷苦农民很少能穿着布鞋干活,布鞋穿上轻便舒服好看,但成本较高,即使有一双布鞋,平时干活也舍不得穿,只有出门走亲戚或到朋友家做客才穿起来,显得体面些。    

那时我上小学,来回的路上,冬天穿毛翁,其它时间里大都都穿着麻鞋或棉绳鞋(与编织麻鞋一样工序制作成的鞋子,鞋底原料和工序基本一样,只是鞋帮原料不同,前者原料是苘麻线 ,后者原料主要是棉花捻成的粗线)。穿麻鞋在晴天走路,鞋很松软轻便,但遇到阴雨天气,鞋子湿了,鞋帮收缩,鞋帮很硬,往往把脚后跟磨得流血,有时只有脱下鞋子赤脚走路,夏天还好,但是初春和深秋天气,脚都能冻得像红虾一样。

记得当时家里编织麻鞋,首先要在钉耙上编织鞋底。钉耙是一个丁字形的短齿耙。一个4寸左右见方的约50厘米长的木头,均匀地按上6根左右的手指粗细的铁钉子,钉子漏出3寸左右,再在木头的没有钉子的侧面按上1尺多长带钩的木把就行了。编织时,将钉耙钩在长凳子的一头固定住,使带钉子的一面朝上,操作者就可以在钉耙上编麻鞋底了。编织时先搓好麻绳经,将一头固定在腰间,另一头双过来四道作为鞋底的经绳挂在钉耙上,用苘麻做原料,边搓成比经绳细得多的单股圆坯状,来回不断的缠绕在经绳上。编上七八圈,就用擀面的棍子插在底里面把钉耙一边做支点用力撬紧些,直到将鞋底编好。鞋底的大小、长短、肥瘦完全靠编织者控制。编织鞋底时边要在鞋底的四周加上事先准备好的鞋纡子(就是打好底后,用来纡鞋面的竖的经绳,扎头绳粗细即可)。

鞋底编织好后,就可以从钉耙上拿下来,用事先打好的细麻线来纡(编织)鞋帮了。同样鞋面的大小、深浅、松紧、形状全靠编织者的控制。纡鞋帮时,为了编得既快又紧凑,要用一个大拇指粗细、一扎长(大约13、4公分)的缠线棍作工具。先将用来纡鞋的细麻绳正反向挄在棍的两端,将两个线头一起固定在鞋底准备编帮的一个经绳上,就可以开始编帮了。一般左手拿着鞋底,边依次拨动帮上的经绳,右手配合依次转动麻绳棍子,并拉紧麻绳,使其紧紧固定在经绳上,一圈一圈地绕着鞋底编。走几趟,再将麻绳像鞋底方向压紧,一直到编织好鞋帮。鞋帮编好后,要收好沿口,还要用布将鞋口沿好,防止鞋口麻线松脱,也方面穿鞋脱鞋。有经验的编织者,编成的麻鞋紧凑结实,深浅适中,纹理均匀,形状又好看。缺乏经验者,编织出的麻鞋松散难看,穿不长时间就烂了。

麻鞋具有凉爽透气、防潮防滑,且有吸汗的作用;还具有按摩脚底穴位、疏经活络的保健作用。

麻鞋是不仅是实用品,同时又是一味药,旧底洗净煮汁服,治霍乱吐下不止,以及因食牛马肉毒而腹胀吐泻不止,还可解紫石英毒(《本草纲目》)。另外,还有其它治病的奇效,古人解释“履者,礼也,饰足为礼也”;“履者,拘也,所以拘足也”;而“鞋者,解也,缩其上,易舒解也”(《释名》)                                                                                         

麻鞋的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时光痕迹。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记载:“邺下 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馀财宝,不可胜言。” 唐朝大诗人杜甫在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仇兆鳌 注:“至周以麻为之,谓之麻鞋,贵贱通著。”但我认为诗句中的麻鞋也许指的是草鞋。清 吴伟业《避乱》诗之五:“麻鞋习奔走,沦落成愚贱”。

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制作实践中对加工工艺不断完善,麻鞋的制作在唐代已趋成熟,新疆吐鲁番阿斯它那唐墓出土的麻鞋,式样与今天的甘谷传统麻鞋别无二致。传说伏羲因受网罟启发而结草为鞋,此乃麻鞋之起源。

一双麻鞋的诞生,来自于一双勤劳的双手,它沉浸着祖辈们遗留下来的智慧和创意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束光亮,是一段定格下来的美好时光。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回归自然意识的觉醒, 纯天然、纯手工、低碳环保蔴鞋成了人们新的消费追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