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钩沉:恨不移封向酒泉—海量状元曾启游邳州(作者 崔学法)

 文化佳园 2020-09-09

明永乐四年(1406年),刚刚考中状元两年的江西才子曾启奉旨北使,乘船路过邳州,这位已经名满天下的文渊阁庶吉士,自然深受地方官员欢迎、捧场。邳州的名胜古迹、山川风光、风土人情无疑也为状元所向往。于是曾启便在邳州巡游一番。

曾启(1372-1432),字子启,号西墅,明江西永丰龙潭(今佐龙乡曾家村)人。3岁识象棋,7岁入塾,就能读书成诵。15岁设馆授徒,20岁参加县学考试,列为庠生。32岁,明成祖永乐二年中状元。

曾启早年为其父所厌弃,一边放猪,一边苦读。他天性聪明,又博闻强记。工文辞,善书画,时称“江西才子”。曾启作文如涌泉,廷对两万言连草稿都不打。明成祖爱其才,在他的考卷上御批:“贯通经史,识达天人,有讲习之学,有忠爱之诚,擢冠天下,昭我文明。”在卷首朱批:“第一甲第一名”。曾启之所以答卷快而好,据说,会试过后,主考官解缙特别欣赏同乡乡试解元刘子钦的才学,曾对他说:“状元属子矣。”刘子钦自恃才高,目中无人,对解缙的关照不以为然,并出言不逊。解缙见状,乃密以题意示另一同乡曾启,致使曾启殿试最为详尽,下笔万言。明成祖认为曾启才学超群,而刘子钦只排在前十名之外。

而另一种说法是:曾启小时在树下读书,忽听一阵小鸟惨叫声,他抬头看去,只见一只凶鹰在撕咬一只小鸟,曾启忙用石头掷去,赶走凶鹰,救出小鸟。小鸟朝曾启感激地叫了三声,嘴里吐出一个纸团。他打开一看,原来是幅画,上面画了一只凤凰,一池水,一个白衣人。曾启想了很久,悟不出什么意思,可对这画却印象极深。十年后,曾启考状元时,碰上了个叫刘子钦的对手,两人同时交卷,两篇文章也不相上下,弄得主考官们不好点谁。后来,便定他二人各写梅花诗百首,优者为胜。结果,两人又难分高下。考官们没招儿啦,只有请皇帝定夺。皇帝高兴极了,朝中出了两个才子这不是大明有幸吗?可总不能科点两个状元呀,皇帝稍思,当即下旨,由他亲自主考--殿试。殿试时,皇帝说:“我也懒得噜嗦,出一联,三步之内谁先对出,谁就是状元。”皇帝想了想,指着一个宫女说:“红袖手提鹦鹉盏,来迎状元。”接着,命曾刘二人开步走,一步、二步……此时,曾启猛然想起小鸟吐的画,灵机一动,脱口而出:“白衣身到凤凰池,进朝天子。”“妙呀!”皇帝一声赞叹,把刘子钦刚想好的联句给吓跑了。就这样,曾启靠三步捷联中上状元。后来有人说,这是小鸟报答救命之恩呢。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谎言,解缙是深得明成祖信任的官员,以正直无私而著名,怎么能知法犯法私泻试题呢?后一种更是荒诞无稽。此科为明成祖登基后的首次开科,特选曾启等二十八名进士为庶吉士,开文渊阁。明成祖每每问典故,曾启都对答如流,明成祖每与诸臣论文士,总要问:“得如曾翰林否?”

曾启酒量惊人,一天,来了一位外国使臣,号称能饮,朝中无人能陪。成祖命廷臣推荐,只有一位下级武士应战。成祖不高兴,于是曾启请往,成祖问:“卿量几何?”曾启答:“无论量”。成祖大喜,命他去陪使臣,那个武士跑堂。三人一连喝了几天,使臣终于大醉,武士也东倒西歪,然而曾启却像没喝过酒一样,使臣只得甘拜下风。成祖大喜:“且不以才学,只这酒量亦堪做我朝状元。”看来,明成祖是中国第一个以“文凭加酒瓶”取人的皇帝。

又有一次,英国公张辅想试探一下曾启到底有多大酒量,量了曾启的腹部,做了一个大木桶,置于后堂,便请曾启来赴宴。他喝多少,同时往桶中注多少,注满了两桶曾启神色自若。夜半回到家中,又摆酒犒劳送他的张府仆人,直到仆人都醉了他才休息。第二天,张辅惊呼:“子启真海量也。”

曾启这次邳州一行,留下了《次下邳圯上》一首纯叙事诗。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完完整整叙述了张良一生的主要经历,对张良的才智、功绩和品德作了颂扬,并借颂张良抒发了作者的志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