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颠覆你的传统观念!小轮径大玩法!一套免费的大尾牙要不要?

 酷车无忧 2020-09-09

你还在为那比原厂大了三英寸的轮毂而沾沾自喜吗?还在为轮胎稍稍插入叶子板而自豪吗?还在为昨天换了绞牙避震而兴奋到睡不着觉吗?今天我就来颠覆你们的观念!

不是说轮毂、轮胎大车子就会显得动感大气吗?是的,轮胎太宽阻力还会变大呢?不是说换了绞牙避震车身降低后,重心低过弯稳吗?是的,说不定你爱车的悬挂几何角变得乱七八糟,两条摆臂往上走,说不定在攻弯的时候负载全往避震上跑,侧倾更厉害呢?不服气?当然口说无凭,看下面我找大神做的受力分析图:

在忽略重力等其他外力情况下,我们看单边的悬挂主要受力分析。先进的原厂悬挂可以将转弯的支撑力分解到摆臂上去支撑,而且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倾侧。

改装过的运动型悬挂,则最好是攻弯时摆臂处于水平角度,直接支撑来自轮胎巨大摩擦力转化而来的力量。

过度低的悬挂在攻弯时,此时摆臂处于向上翘的姿势,大部分力还是由摆臂吸收,但另一部分力则可能沿着避震向上走,反而压缩了避震会令车子倾侧得更厉害。

照大神这么说改什么都有错,那我们做改装的还怎么做?大家都不找我们改车了.....打住!年轻人永远不要放弃心中的那团热火!其实改车又想低姿态又想要高操控,还得经济省油,最后还要反应快动力传递更直接......这种近乎全能的改装,真的有吗?其实本篇文章的标题已经出卖了接下来我要讲解的内容,就是聊聊小轮径(小尺寸车轮)的玩法。

对于城市通勤来说,机动性非常重要,在汽车领域之外,小轮径其实已经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改装领域开始流行,由于两轮交通工具制造比较简单,很多车厂都直接开始制造小轮径的两轮交通工具。回到汽车领域,我们再来看看邻国的日本,Kcar文化可以说是这种小轮径的鼻祖,但似是而非。Kcar本身就是针对日本狭窄的街道或者乡村小轮,它是不涉及任何改装而自成一派的。

谈回改装,那么汽车如何改装才能够机动性更强,甚至更经济更美观呢?早在90年代的香港、东京的街头的改装风格就是如此,不但轿车这么改,就连面包车、大货车也有改装小轮径的观念。正如香港的一代街头车神“盲哼”所说的,它的DC2(本田Integar)不用17寸的改装轮毂,因为太迟钝了,得用15寸的小车轮,才能反应更快!

其实“盲哼”所提及的反应慢,囊括了三个深层含义:

一.车轮又小又轻悬挂响应更灵敏;

二.轮径更小导致传动比发生变化,比较大轮径的车相当于改装了一套大尾牙,所以加速响应会更快;

三.小车轮小轮径,车身重心也会同步降低,相比改装避震,不会改变底盘几何的同时攻弯的操控性能也大大提高。

其实我们看看最近几年,再看看最近热门的玩GK5的群体,为什么这些人都对15寸的小轮径情有独钟呢?因为飞度排量小,扭力有限,然而小轮径是放大扭力的绝佳武器,我们也能经常见到很多重度改装的GK5也在玩15寸。

在更早的时候,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当时避震、轮毂的改装件根本不像今天那么丰富,当时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年轻人们都想让自己的车子更好看,当时的做法都是自行切短原厂弹簧,然后改装一套更小的车轮去降低车身,而达到伏地的效果。要知道,这种降低车身的做法,根本不会对原厂悬挂造成任何受力上的干扰。放眼看去,日本的老车改装风格,无论竞技还是暴走族,都是清一色的小轮径。甚至在今天的赛车领域,这种方法依然流行,更别说为什么F1发展了那么多年,还在用13寸的小车轮了。

如果用车的环境大多数在城市路况,天天得忍受拥堵而导致的反复加速减速,还得默默接受城区路面太久无辜颠簸的现实......这个时候一套小轮径的轮毂和轮胎就是你的救星,更小的轮径起步更快,惯性更小,机动性增强的同时油耗反降不升;另外换了更小的轮毂,一般只能搭配窄而小的“胖胖胎”,好处是便宜又省油,并且由于胎壁厚的原因,具有极佳的滤震效果,如果你改装了“硬邦邦”的避震,轮胎一定能够还你一座舒适的移动城堡!但是也会降低抓地力,但是那也仅限于极限驾驶的情况下,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谁又能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上玩极端驾驶呢?

大轮径未必是好,但是小轮径呢?我就说一句,免费的大尾牙你想要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