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年后,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保额?

 且慢陪伴 2020-09-09

咨询保险时,有些用户会问出充满哲学感的问题。

“我现在买了这份保险,会不会以后钱变得不值钱了,那怎么办啊~”

给时间以价值,从动态角度看待保额,有眼光!好问题!👏

钱包缩水,在经济学上的名称是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意思是物价水平上涨,东西越来越贵,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那现在买的50万保额重疾险,多年以后会缩水成什么样呢? 

历史数据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先要看看我们国家历史上的通胀水平。

说到这个,那国家统计局的CPI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肯定是最权威的数据了。

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曾发生过经济“硬着陆”,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年通胀达到10%甚至20%以上。

不过到90年代后期,特别是入世以来,经济开始平稳高速增长,通胀也逐步稳定下来。近20年,通胀水平保持在平均2%左右。

肯定不少用户会说,这和我的感受不一样啊,房价涨了多少倍呢~      

这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

首先CPI计算时考虑了8个类别,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八大类消费品价格有涨有落,综合影响着CPI指数。但人们一般对手机、彩电等物价下降并不敏感,而对上涨的猪肉、医疗、教育费用感受比较强烈。

其次,这是全国的平均数据。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地区的居民对价格波动的敏感度不一样。比如发达地区的中低收入居民对生活日用品涨价的感受会更强烈。

最后居民感受强烈的房价并没有直接计入CPI,这倒也符合国际惯例。理论上来说,买房是投资,消费型的需求可以通过租房满足,而房租是计入CPI的。另外,住房维护修理、建房和装修材料等价格的变动也计入CPI,算是考虑了一部分房价涨幅。

虽然并不完美,我国计算CPI的方式大体还算公允,也符合国际惯例,可以横向比较

保额缩水

经济平稳增长之后,一般通胀率不会太高。

近30年来,美国的平均通胀率在2.38%左右。德国(民主德国)在1.76%左右。而日本甚至出现过通缩,近30年的平均通胀率只有0.52%左右。

乐观的估计,未来中国的通胀也不至于太高

不吹不黑,综合乐观因素和悲观因素,姑且假设未来整体通胀保持在3.5%左右吧。

这样在30岁时投保一份保额50万的重疾险,到70岁时。。掐指一算。。就。。相当于。。。现在的12.6万!!

什么??就这点保额。。那。。这还有。。用。。么??        

且慢,不要慌~这里要敲下黑板,请同学们再复习一下,重疾险主要是起收入补偿的作用的     

在40来岁时,如果罹患重大疾病,对家庭打击非常大。一次性给到50万理赔金,既能用来看病、护理,养病等,还能适当缓解家庭其他方便经济压力。

到70岁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一般已经不再承担挣钱的义务。这时得病,对家庭的经济打击会小很多,收入补偿的需求大大下降。这时如果有10多万的保险金可以用来应应急,也是好的。

市面上也有些重疾险,保额会逐年缓慢递增的,这是个不错的设计。

话说回来,这些其实也在精算师的考虑之内的。

举个例子,有一份保险保额逐年递增,到70岁时涨到100万。另一份保险是一开始保额就有100万。可以比比两者保费究竟会差多少呢?

总之,保险本来不是为了解决通胀问题存在的,要想保额完全不缩水,很难很难

医疗险

相比之下,医疗险抵御通胀的能力会强一些

一来,医疗险的报销额度一般比较高,200万的额度,即使被通胀砍一刀,打折成100万、50万,那也还不错。

二来,医疗险是短险,可以随着时间进行产品升级迭代,保额也可以在升级中变高。

不过,这对医疗险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如果经营不善,产品停售了,那就什么都没用了。

结语

归根结底,保险不是万能的。面对通胀,最有保障力度的还是前几十年的时间。

即使通货膨胀会让保额缩水,这也不用过于担心,更不能成为我们放弃保险的理由啊。

保险是防守,它至少能在前几十年给我们强有力的保障。

投资是进攻,只要好好理财,收益率肯定能超过通货膨胀。几十年后,这笔钱也能给未来一份安心。

保险和投资,一攻一守,不可偏废。两者有机结合,才是良好的财务规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