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们为什么会信任他人?

 雷雳和学生们 2020-09-09

摄影师:雷雳

人们为什么会信任他人?

曲珈慧、雷雳

设想一个典型的信任游戏设定:玩家A有5元钱本金,他可以选择留下这些钱,也可以选择将这些钱给玩家B,如果他选择相信玩家B,玩家B会收到20元钱,B可以选择自己留下全部20元,或者归还其中10元给玩家A。

以自私的理性人逻辑考虑,两位玩家都应该选择尽可能多地留下金钱,以保证个人利益。

然而,在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进行的数项涉及这种信任游戏变体的实验中,人们甚至在高风险的情况下也会把钱送给完全陌生的人,同时,有很大一部分人会把钱还给信任他们的人。

这就引出信任的核心迷题:当不符合理性逻辑的时候,为什么人们愿意信任陌生人?研究者Dunning等人(2019)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梳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首先,在认知方面,研究发现,人们对他人的诚信是持怀疑态度的,无法支持他们的人际信任水平。在信任游戏中,参与者估计愿意返还10美元的玩家B大约占45%55%,大约只有30%的参与者认为选择信任玩家B是一个理性的决定。这种对他人的怀疑态度是不准确的,玩家A们可能认为他们的信任得到回报的几率只有50%,但实际上却接近80%

为什么人们低估了别人尊重自己信任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信任决策时,为自己创造的生活经历存在偏见。在人们获得的关于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信任决策的反馈中,他们只能收到一半的信息。如果人们选择信任另一个人,他们会获得有价值的反馈。当他们的决定是错误的,另一个人违背了他们的信任,人们自然会变得更加怀疑。然而,当人们拒绝信任时,他们就得不到任何反馈,本可以反驳他们怀疑的人也没有机会这样做。

其次,在行为方面,易受他人伤害的选择至少有部分是与潜在期望分离的,也就是说人们的选择行为与他们的期望认知不符。尽管在Dunning等人的研究中,只有30%的被试认为选择信任是合理的,但实际选择信任的比例要高得多。他们的信任行为的程度远远高于他们理性怀疑的态度(尽管考虑到他们的风险偏好和客观现实,他们也不应该信任那么多)。

为什么大多数人选择相信陌生人,即使他们认为这会让他们付出代价?Dunning等人认为信任是一种社会规范,人们之所以信任他人,是因为道德原则促使他们这样做。相比于游戏收益,他们更关心自己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行动。当人们的自我已经耗尽,失去了做道德上正确的事情的自我控制时,他们就不那么信任他人了。

除了认知和行为因素外,信任决策还具有遵循社会义务的情感特征。当被问及给钱和留钱的感觉时,人们报告说,留钱比给别人钱更让人内疚、紧张、焦虑和后悔,正是这种焦虑预测了他们的信任选择。

信任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无论对研究人员还是普通人,信任行为似乎都应该是透明且可解释的。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关于信任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值得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探索。

资料来源:
Dunning, D., Fetchenhauer, D., & Schlosser, T. (2019). Why People Trust: Solved Puzzles and Open Mysteri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8(4), 366-37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