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百科:秋虫音乐会

 科学童话大王 2020-09-09

张冲     张裕元 

在住宅小区或野外,一到夜晚,虫儿们便开始鸣叫起来,像在举办音乐会。

“悠悠悠悠”,是油葫芦的演奏;“瞿瞿瞿瞿”,是蟋蟀的鸣叫。蝼蛄是“地下表演者”,“咕—咕—咕”的歌声,虽然有点单调,但配上大家的合奏,就像是交响音乐,一点儿也不乏味。

他们有的在倾诉对朋友的爱,有的在宣告自己的领地,有的在预报明天的天气……

秋夜的鸣虫没有歌喉,用的是自己特有的乐器。

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用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发出了音符。

蝈蝈唱歌,也像蟋蟀一样,是通过翅膀摩擦发出来的。所不同的是,它除了有一对浅绿色的翅膀外,下面还有一对薄纱般的后翅。由于翅膀的结构不同,摩擦发声的音调时高时低,别有一番情趣。

金铃子的鸣叫声为"铃、铃、铃、玲",连续不断,好似一串金铃在连续摇动,声音圆浑悦耳,清脆动听。金铃子的歌声延续时间很长,一次鸣叫时间可长达2~3分钟。金铃子喜欢群居,只要出现1只,就常常能在同一株植物上看到多只。它们各自鸣叫,叫出不同的音调、节奏和旋律,真是妙不可言。

蝗虫的摩擦发声同蟋蟀、螽斯有相似之处,但发声器的结构不同。蝗虫身体的一部分形成颗粒状的突起——声锉,身体的另一部位形成刮器,两者相互摩擦就发出声音。

据有关专家研究,在我国,蝗虫有11种发声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声锉和刮器分别位于后足腿节或前翅上,二者相互摩擦,会发出“嚓嚓嚓”的声音。

要是你想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样表演的,那就拿上一支手电,跑到住家附近的公园、校园或是自家庭院,只要有草叶和小土堆的地方,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时你会发现,秋夜是多么有趣而神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