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张之澍书画集序

 红居堂 2020-09-09

  

好友之澍先生要出集子,嘱我作序。无非因为我俩多年至交,对其身事画艺有些浅薄了解。过去也曾为画集和画展写过序,但都没有像这次心中忐忑。论年龄,先生乃我兄长,论地位,先生乃名门之后,岂容小子胡乱评说?好在我所熟知的之澍先生宽宏大量,又对我信任有加。也就壮着胆子冒充吹竽高手了。

在天津,有不少名门望族之后,尤其与“宫廷皇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皇亲后裔”,大多“才艺双全”。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爱新觉罗家族里,就时有绘画名家辈出。但人们却很少知道,叶赫那拉家族后人里,也有位“德艺双磬”的画家。这些年,之澍先生被媒体集中关注过两次,一次是他近年的绘画作品屡受好评,有“名门气质”美誉。二次是在前些年,他和家族同辈的兄弟姐妹们把他曾祖父那桐生前的包括30多册手写日记在内的大部头珍贵资料,捐给了北京市档案馆,并随后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那桐日记》,引起很大反响。

之澍先生系出名门,叶赫那拉氏,汉姓张,满族镶黄旗人。曾祖父那桐是晚清重臣,“旗下三才子”之一。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三个字,就是那桐所题。那桐作为晚晴重臣,虽不像李鸿章那样声名显赫,却以其在文化上的作为,加之他为这个家族留下的严谨家风,使得其后人继续延续着那种典雅高贵的文化基因。之澍先生绘画上的造诣,多来自于京城“那家花园”童年时的熏陶。那时候,京城里的许多书画名家,皆为“那家花园”的常客,童年时期的之澍先生耳闻目染,常以习画为乐,并屡屡得到名家指点。其母亦善画,曾师从夏午樵,并经常受到吴镜汀和王雪涛等书画大师的点拨。加之叶赫那拉家族所藏名家作品甚丰,之澍先生视之珍宝,细心揣摩,虚心悟道,从中受益匪浅。也因此形成其绘画中独特的“名门气质”。

身为一名颇善书画收藏和鉴赏的“专业人士”,我一直以为,谈及绘画,不能不涉及画家的品行气质。之澍先生秉承了叶赫那拉家族“平昔善良”的祖训。处事待人平和谦逊,言谈画事淡定超脱。我想,以此品行气质融入其绘画,便是所谓的“名门气质”吧。

观其画作,笔墨布局,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历经浮华而取其沉淀,身经绚丽而趋向平淡。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淡淡述说,把身前身后的“凡人琐事”讲得“情趣盎然”。先生画作来得纯粹,出乎本心,咏乎性情。而自与那些作意作态,暗送秋波者迥然有别。之澍先生以花鸟画见长。其笔下荷花恬淡风雅;墨竹傲骨高洁;梅花风雪不侵;牡丹富贵典雅。先生喜画雄鸡,也是我所爱。代表作《大吉图》中,淡化了同类题材中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螳螂不显仓皇,公鸡不露吃相。先生有意减弱了雄鸡的凶猛好斗之性,突显其稳健大方之气。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趣味与和谐!

画从心生,之澍先生的绘画,总会让人感觉出从容通达,冷静睿智,宽厚仁和的境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之澍先生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骨,平和的气质,典雅的风范,实属难得。之澍先生有一幅画兰花的画,叫做《幽兰》,他的朋友为之题诗:“我见幽兰涧边生,卓然大气君子风”。愿先生的绘画如其笔下那些的绚烂花朵,在阳光下,优雅地绽放。

周志良 二零一二年五月三日于天津红居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