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秋夜凉。 这几日,除了粉白的荞麦花,黄和绿成了秋天的主色调。早晨,雾起山野,露水凝结,走在山间,周遭万物沉静,山里只有一个人的安静。 爬山回来,煮一杯苦茶,啃两口大饼,坐在门前,看云起云散,等村里运动广场硬化工地的工人到来。 不到八点,工地上的机器开始吵杂起来,晌午的阳光明亮,洋芋和玉米都抓住最后的温暖丰盈自己的果实。水泥路旁的野草丛里,是早早离开白杨树的黄叶。秋天,让人想到珍惜。 朋友圈里不断刷屏的是“以国之名,致敬英雄”和“全县第36个教师节表彰”的画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楷模和英雄,在我心里,那些用心坚持付出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再有两天就教师节了,站了15年讲台,从教学点、小学到初中、高中,记得做老师的第一天晚上,在那间只有四平米的土坯房里写下“不求人人说我好,但求事事不愧心”,十五年学做老师也是慢慢成长自己,然后就是这七年混迹于学堂乡野之间,失之于无为,泯然间不惑。如今,欲为己者最难为。 看到公众号推送的师范时恩师张宏伟的平凡又伟大的日常视频,想起了校门进去一眼就可以看到的八个大字:“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他做到了,学生我还没做好。 我是他的第一届学生,25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他现在已白发苍苍,岁月从来不为谁停留,它只是把每个人雕琢成他想成为的样子,人生就像一条河流,从山涧清溪的童年,到小河汤汤的少年,经过大浪淘沙的青年,最后归于大海般宽厚包容的老年。这一路,有很多助我们成长的恩师,他们不求回报的付出,得到的是学生的感恩和怀念。 前几日,因为女儿上学,去了很多次会师中学,和儒雅谦和的泽华校长讨教孩子初中教育的事,他是我见过第一位真正遵循教育规律,费尽智慧克服根深蒂固的“好班”痼疾,努力践行阳光分班,追求教育公平的校长。让孩子们从小建立公正公平的学习心理环境,对他们一生的健康成长,这是一种根植于价值观的学校文化。让老师们一样的付出有公平透明的结果评价,这也是激发老师内驱力和自我成长的最重要的学校文化,让每个的努力都有一个民主公平的评价结果,这才是教育和社会真正的进步。 学校的管理有三重境界,一是威权管理,二是制度管理,三是文化管理,而一个学校的文化不是写在墙壁上的汉字,更不是广告公司打造出来的花里胡哨的牌子,而是一个校长科学丰富的教育理念和基于这个理念引领下的一种教育行为和过程,以及渗透在学校里的教育精神和灵魂。可惜我们有很多美丽的学校费劲心思的搞环创,殊不知学校的核心是为了未来的人的事业,只有把人的知识获得和健康成长作为核心的学校才是最美的学校。老师愿意去学校,在学校幸福和有成就感,学生愿意去学校,在学校快乐和有获得感,一所让师生都喜欢和有归属感的学校才是一所好学校。 让我欣慰的是,这几日,看到平静祥和的家长群里班主任赵老师、张老师、雷老师、丁老师不急不躁、静待花开的教育情绪,我就想,我们有很多学校正在走出唯成绩追求的捷径,开始慢慢的在正确的道路上追求教育的本质。其实,教育一定是要成绩的,但更要人的健康发展和成长,其实,本质上它们是一致的。 明天就教师节了,我在村里祝我的老师健康幸福,祝我孩子的老师健康幸福,祝我自己健康幸福。 其实,我只适合做老师,我不想在村里。 |
|
来自: 新用户32793PF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