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永杰:上好“折磨”这堂人生必修课

 思与远方1 2020-09-0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文  / 朱永杰


一次,乒坛教练刘国梁上台领奖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要感谢两种人,一种是折磨我的人,一种是被我折磨的人!”

听闻此言,心头不由一动。诚然,这里的“折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恃强凌弱、仗势欺人,也不是所谓的无理取闹、故意刁难,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一种合理必要的磨练。这不仅是刘国梁教练对自己乒坛生涯的深刻总结,更是一种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善于“折磨”是一种互相成就


折磨是一种别样的赐予。很多时候,送我们上领奖台的不是朋友,而是敌人;促使我们一点点进步的,不是让我们感到舒服的人,而是折磨我们的人。狮子“折磨”蹬羚,让蹬羚跑得更快了;鲶鱼“折磨”沙丁鱼,让沙丁鱼存活得更久了。同样,蹬羚跑得更快了,狮子捕食的技能也就更高了;沙丁鱼动得更活泛了,鲶鱼获得的氧气也更足了。

被别人“折磨”,才能更深层次地通晓获悉所属领域的知识,打开通往真理殿堂的大门,为将来不再受别人的折磨积聚力量。“折磨”别人,才能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运用到实际当中,通过实践的检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相互切磋中与人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因此,无论是被他人“折磨”,还是“折磨”别人都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只有在一次次的“折磨”当中,才能不断获取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

敢于“折磨”是一种成长历练


清代金兰生在《格言联璧》中写道:“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气度。”人怕逼、马怕骑,那些让人惧怕的东西,往往能从侧面锻炼你的意志,激励你的进步,而且一个人越是经受折磨,越是成长得更快。

纵观古今名家大师的成长轨迹,折磨似乎总是如影随形,似乎少了“折磨”这道调味品,成长道路的大餐就像少了盐巴一般,总有一种淡淡的缺憾。有人说,人的一生就像是在爬坡,只有不断地负重弯腰前行,才不至落于人后,才能“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看到更远更美的风景。怕跌倒学不会摔跤,惧风雨练不成水手。一个怕“折磨”、不想被“折磨”的人如同走不出温室的“盆景”,永远也不可能走向成功,更不可能有“折磨”别人的资格。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人立志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学会学习,学会被“折磨”,在被别人的反复“折磨”中不断积累经验,积攒后劲,才能从容应对未来人生路上的浅浅低低、沟沟坎坎。

正视“折磨”是一种清醒理性


生命是一次次的蜕变过程,唯有经历各种各样的折磨,才能拓展生命的厚度。正如刘国梁本人所言,折磨我的人给了我坚韧的品格和精湛的球技,被我折磨的人像磨刀石一样给了我跋涉人生的阶梯。

敢于接受折磨,就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所有的困难和问题;敢于折磨别人,就能正视一切挑战,对一切质疑进行有力驳斥和回击,这是人生的智慧,更是一种清醒和理性。

人都有惰性,谁都愿意永远过着一劳永逸的生活,不吃苦不受累,都愿意自己永远笼罩在鲜花和荣誉的光环之下,谁也不愿自己的权威遭受他人的质疑和挑战,只有具备了这种“折磨”精神,才能看到自己的长处,正视自身的差距,自觉接受成功的激励和失败的洗礼,从而在暴风骤雨的袭扰和人生的一次次挑战中谈笑自若,赢得每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赛点”,书写出更多的人生“看点”。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朱永杰,甘肃庆阳人,自幼受岐黄古风熏陶感染,爱写作,好书法。始终秉承“苦和累是事业的根,根扎得越深,事业成就得越大”的人生信条,不抛弃,不放弃,在思考的殿堂里寂寞奔跑,先后在各类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刊发稿件200余篇。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思与远方》ID :  gh_dab365f80b8d欢迎赐稿交流合作 主编微信15695738508投稿邮箱:whming369@163.com  

原创作品刊用 请与思与远方或文作者联系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主编:晓风

以文载道 以文会友 以文化人

坚持真实 严实 朴实的风格

不哗众取宠  不粗制滥造  不追名逐利

长按二维码关注《思与远方》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