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 波:难忘故乡甑蒸饭

 思与远方1 2020-09-0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刊中题字:王晓华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难忘故乡甑蒸饭江波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我的故乡在地处皖西南的潜山。去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潜山县正式更名为潜山市。

 这里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极为深厚。早在春秋时期,皖国就在此建立,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潜山也素有“皖国古都、安徽之源、二乔故里、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美誉。

 这里有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极为优美。境内有3A级以上景区15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10家。作为5A级景区的天柱山以“雄、奇、灵、秀”著称于世,与黄山、九华山并称“安徽三大名山”,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等国际国内顶级旅游名片。

 我是1982年考上大学来到上海而离开故乡的,至今已有37载。这期间,虽多次回去过,但每次时间都不长,短的仅一两天而已。1993年父母双亲辞世后,回去更是屈指可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往往只在梦中浮现,在回忆中体会。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漂泊在外的游子,每到佳节更加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每逢春节临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过年的场景,想起故乡的年味:做豆腐、打糍粑、杀年猪、扎灯笼、大网捕鱼、大锅煮肉、送灶祭祖……

的确,故乡的年味,永远是一幅珍藏于心中的年画。而其中最令我难忘还是母亲过年时做的甑蒸饭。在我的记忆中,甑蒸饭,平时很难吃到,除了红白喜事外,只有过年才能品尝。

其实,甑是一种古老的蒸饭器具,最初是瓦器,后改为木制桶状物,中间有隔层,专用隔水蒸米饭。据考证,甑蒸饭起源于先秦时期,兴起于魏晋之时,一直到现在,南方不少省份还在沿用。

 与普通的锅煮饭相比,甑蒸饭要费时费事得多。一般有泡米、淘米、煮米、蒸米等四个步骤。泡米,也就是用温热水浸米,浸的时间大约一顿饭功夫(也有用冷水浸泡一夜的);淘米,也就是米浸好后,用手搓,随后将浸米的水倒掉,加入冷水再搓,直到米发白为止;煮米,也就是将淘好的米放入锅中,用火慢慢烧开,烧到米汤溢出,即米粒煮成半熟之时即可;蒸米,也就是煮米结束后,将米捞出用筛过滤,隔出米汤,然后把米放入甑中,将甑置于盛水的锅里,用火蒸之,直到大量的热气不断冒出,饭粒爆裂膨胀开来,才算蒸好。

 蒸好的饭要迅速转移到木桶中,并用盖子盖上,这样即使冷却了,米饭纯正的香气依旧能保持。而且,甑蒸饭米粒胀大,相互之间不沾,粒粒可数,洁白如玉,十分好看。正因为如此,甑蒸饭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记忆中,每年的年三十上午,妈妈便忙着做甑蒸饭,饭蒸好后,才开始炖汤烧菜。傍晚,等我们祭完祖坟后,年夜饭才正式开始。按照妈妈的说法,年夜饭无论喝了多少酒,吃了多少菜,最后都要吃一碗甑蒸饭,这样才算圆圆满满。年初一这天,由于禁忌的原因,家家不做新鲜米饭,甑蒸饭更有了用武之地。

 如今的生活与儿时有了天壤之别,想吃啥就能吃啥。但母亲亲手做的甑蒸饭再也吃不到了,那种别具一格的饭香味再也闻不到了…… 

—END—

江波 发表过的作品


(点击下方题目阅读)

走近乾陵

哲学,一看你就明白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辜鸿铭—— 一位学贯中西的怪才

胡适——一位充满矛盾的学术宗师

康有为——一个不太地道的改革家

林琴南——一位不懂外文的翻译家

陈独秀——一位性格倔强的革命家

林语堂——一位嗜烟如命的文坛巨匠

更多请关注《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主编:晓风

以文载道 以文会友 以文化人

坚持真实 严实 朴实的风格

不哗众取宠  不粗制滥造  不追名逐利

长按二维码关注《思与远方》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