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姐姐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0-09-09

姐 姐

文〡孔林根

姐姐大我八岁,今年七十出头了。十七岁时经人家介绍,许配给了我姐夫。母亲听说后生识字而且聪明,把马灯做起来会跑的,欣然应允了婚事。姐姐就此服从了命运的安排,生儿育女,田间地头,缝补浆洗,品尝人间的酸甜苦辣。

     
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出生在大跃进的年代,父母忙于生产队的劳动,照看我的任务就交给了姐姐,因此我一辈子最亲的人就是姐姐了,她总是护着我,幼小的时候人家欺负我,姐姐就挺身而出,不惜怒目相对,甚至挥拳相向。 所以,在姐姐的庇护下,穷人家的孩子在社会的夹缝里生长着。姐姐出嫁后,母亲就把我当成女儿一样使唤,穿针,挑水,拔倒睫毛……     

读初中要走五里路,不过离姐姐家近了,就有时间去姐姐家里走走。她总会给我烧碗点心吃,记得经常是面条上放蛋丝,喷香喷香的,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味道。后来姐夫被毒蛇咬了手指头,我就帮姐姐捡柴,总能吃到姐姐做的面条。

姐姐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姑娘一个男娃,负担也比较重。姐夫因为识字而且会打算盘,做了生产队的会计。除了能够耕田,其他的农活大概就不会了。每天起早,挨家挨户地转悠,看看人家有没有起来,起来了就搭讪几句,一天的工作就完成了。性格又特别急躁,每洗一次脚都要使唤别人。洗好脸,把热水倒洗脚盆里就洗开了。洗好了,就叫唤:“某某,把我揩脚布拿来”!“某某,把我袜子拿来”!“某某,把我鞋子拿来”!如果应答迟了,他就骂开了,好像世界上他的事情最重要,他是家里的皇帝。我印象中每次这样,习惯成自然了。说话做事基本不需要用脑子,该说不该说的都说,该管不该做管的都管,该做该不做的尽量不做。唯一的优点就是自己不留一分钱,全都交给我姐姐的。他们结婚前,我到清潭看戏,碰到姐夫,他给了我两角压岁钱,这是我一生唯一一次拿到的压岁钱,不知道他也有自己藏钱的时候。为人热心好客,俗话说的“烂好人”。见到熟人就会招呼,甚至叫回家吃饭 ,从来不管家里有没有米和菜。姐不喜欢他交往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如果这种人带回家,姐没有好脸色。要知道那时候大家都困难,粮食自己都不够吃,姐姐的节约是出了名的,也因此少不了争吵。每当他们吵架了,憋着不说话,如果恰巧我到了,说不到五分钟,他们俩的心结就解开了。要是我没去,可得憋上一个星期。后来实行了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分了田后要单干。姐夫只会耕耘,却不会种田。所以每年到种田插秧的时候,都要买最好的菜肴,捣麻糍、焐蹄胖请人家帮忙。孩子大了以后,姐姐里里外外一个人操持,姐夫仍然是每天早晨起来跑遍全村家家户户,寻找些话题传播消息。最喜欢做的还有拿着毛笔到处写字,什么标语、口号、提醒语、表彰话都写。村里村外石头、砖头、电线杆都写上了。现在则买了签字笔,落水管上也写满了他的“书法”,真是个最忙碌的闲汉!姐姐从小就有气管炎,天气冷了喘得更厉害。可她却是闲不住的,除了洗衣做饭,还种庄稼,砍柴,挖笋,拖竹子。土豆年里就种了,用塑料薄膜盖的;玉米吃不完,送人也不要那么多,只好晒起来;各种蔬菜四季都有。偶尔叫姐夫帮她,可他攀玉米攀来不知道有老嫩的,砍芝麻不晓得成熟不成熟的……一个做农民的,也真服了他了!后来他们想赚点钱留着养老,于是到好几个工厂去管门,姐姐坐阵,姐夫四处转悠,找女人说话,无论陌生还是熟悉的,只要是女的,他总有说不完的话。几年后,姐夫在不远的地方管门,骑着电瓶车,隔天回家一次。骑车要像小孩子一样走S型的,总觉得姐夫一直保持着童真,到什么时候都长不大。姐姐总把姐夫爱吃的菜做好,让他一个人吃,还把最好的菜给他带去,像孩子一样宠着。由于长期的辛苦劳作,姐姐的腰椎盘突出,身体机能退化了,吃饭走路都疼。小女儿、女婿、儿子倒也孝顺,过年过节的总会带着东西来看她。听到她有病了,就带去看医生。可姐总是半途而废,因为她怕儿女为她花钱。

姐姐劳苦了一辈子,性格刚毅,承受了失去大女儿的痛苦,熬着多病的身体,为家庭,为子女付出了许多。那是饱受苦难的人的本质 ,有着传统劳动妇女的朴实和善良,也有常人应有的情愫,她们可以为家庭,为子女承受苦难和煎熬,咬咬牙挺过去,而很少替自己着想。


孔林根,省民协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编辑:林海燕

□图片:孔林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