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塘游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0-09-09

西塘游

文/ 沈丹

带女儿从上海归来途径西塘作短暂游玩,即被她的古朴、宁静和安详所深深吸引。

这是个怎样的镇呵!古弄深深,廊棚长长、小船悠悠,如此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让刚从高楼林立、光怪陆离的大都市回来的我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原以为古镇除了凝重就是荒凉,却不料十月的西塘游人如织,人们带着寻古探幽的好奇,遍访西塘的巷巷弄弄。

西塘,又名斜塘,曾是古代吴越两国的相争之地,她虽已历经风雨,但颇具规模且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物仍在娓娓诉说着千年沧桑事,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她有种超然于纷繁世事之外的洒脱。

进入西塘,纵横交错的石板弄即铺展在前,外人来此,稍不留意,误入“歧”途后还真让人一下子找不到北。西塘的弄窄,三人并行,即显拥挤,西塘的弄深,一眼看去,望不到头。西塘的弄头巷尾处处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纽扣博物馆、江南瓦当陈列馆、黄酒陈列馆等,带给人一个接一个的惊奇。


长廊是西塘的一大特色。倚河而建的座座民居因廊而浑然成一体。绵绵长廊,让西塘人夏天无须戴帽,雨天不用撑伞,遮阳挡雨的功效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西塘人爱挂灯,廊上挂的盏盏灯笼一到夜晚红成一片,倒映在河面上,星星点点,更显灵动,了无生趣的长廊也因此而添生气。

江南水乡,多的是桥。桥边柳枝袅袅,桥下船来船往。西塘的桥都是石板铺就的拱形桥,如条条卧龙,静伏在河面上。那印满岁月痕迹的石板桥被智慧的西塘人冠以各种名字:万安桥、永宁桥、送子来凤桥……

西塘是如此的灵秀,恍惚间总觉得有个女子身穿锦衣,手执羽扇,巧笑倩兮,娉娉婷婷地向你走来,西塘是如此的内敛沉稳,一草一木,一房一弄都不张扬不喧闹,现代人身上的浮躁在此或能有所消退。

当落日的余晖斜照在西塘静静的河面上时,我和女儿已踏上了归家的路,可河对岸的戏台上仍余音缭绕,勤劳的西塘人还在热情地招呼着四方来客,只有捕鱼归来的鸬鹚蹲在船头享受着劳作后的悠闲。



      
沈丹,虚度光阴五十载,没有任何头衔,只凭兴趣瞎玩。

□编辑/叶寒 
图片
/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