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启蒙:苦学10年英语,不如明白这个道理

 苗爸英语启蒙 2020-09-09

这是软实力英语的第567篇原创文章。

提出过Growing Participator Approach(成长参与者法)的著名语言学家Greg Thomson曾经说过:“外语学(xi)的原理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掌握语言的过程又是如此之简单,以至于不需要说清楚。”

英语思维

对于英语而言,苗爸认为,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培养孩子英语思维的过程。

何为“英语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当你看到或听到一个单词或句子时,大脑中闪现的是与这个单词或句子对应的实物或场景,而不是中文翻译。

语言是传达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内核包括三个部分:实物的画面、具体的动作、抽象的思想。这是一个逐级递进的过程。

我们在学母语时,首先学会的是识别周围的实物,然后再明白父母的动作,即从名词的认知过渡到动词的理解,最后才清楚说话者抽象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是一个重要的纽带,包括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

中文翻译

语言表述的是思考的过程。然而,在孩子学外语时,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我们总是担心孩子看不懂、听不懂,于是不厌其烦地将每一个单词都翻译成中文。这样,孩子在看到或听到英文时,首先想到的是中文,然后才是中文对应的实物、动作和思想。

出于这种启蒙思路,父母们在给孩子购买闪卡、绘本时,选择的都是中英文对照的版本。这样做虽然方便了父母的辅导,但是,随着孩子中文识字量的增加,就逐渐开始依赖中文翻译,最终变成中文阅读了。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以前我喜欢买《英语世界》和《英语文摘》杂志,但是,在阅读过程中,下意识地就不断地看旁边的中文译文,思维方式自然也受到了中文句子结构的影响。

所以,现在我带苗苗读英文分级读物和章节书的时候,尽量不翻译,只是偶尔解释一下个别单词。作为泛读书,孩子没有必要明白每一个单词或句子的意思,只要知道大意就可以了。我们小时候听中文睡前故事的时候,也不是理解每一个汉字和句子意思的,照样听得津津有味。

当然,这里面包含一个英语语言学理论,克拉申(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即给孩子阅读的书籍是略高于他理解的水平,这样孩子阅读起来没有心理压力。如果生词过多,孩子阅读起来就会有挫败感,阅读兴趣就会逐渐减弱,最终失去了兴趣。

另外,一般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现在的英文动画片都有中文字幕。在孩子不识字,或是识字量不多的时候,影响不大,一旦孩子可以看懂中文字幕了,就会双眼紧盯屏幕下方,一来对孩子的眼睛视力不好,二来影响孩子的英文听说能力的培养。

 在前几次分享中,我曾经谈到过,与阅读一样,英文动画片也有类似的分级。所以,在给孩子选择磨耳朵练听力的英文动画片时,要先从绘本视频开始,循序渐进,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规划,自然效果不佳。

语法知识

语法知识的多少和英语口语的正确与流利程度毫无关系。

我们小时候在学会无障碍交流之前,没有学过任何语法知识,完全是在不断地模仿成年人的说话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以前有很多没有上过学的人,大字不识一字,更别提学语法了,照样不影响他们自由地与人交流。

所以,在英语启蒙初级阶段,不提倡学语法。语言是在机械地模仿过程中,成为了一种本能,形成一种思维方式。

如果一开始就从单词和语法学起,对于变化无常的语法规则,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以理解,增加了对英语的畏惧感,失去了对英语的信心,这是违背了学英语的普遍规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实际上,在不断地重复模仿过程中,孩子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句子结构,熟悉了常见的人称和时态的变化,并且在使用的时候,不断自我纠正,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或叫语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思维。

相关文章:

英语启蒙:一个靠谱的路线图

英语启蒙:听说的起步指导

英语启蒙:陪孩子一起TPR

英语启蒙:TPR亲子活动高级篇

英语启蒙:TPR亲子活动高级篇2

英语启蒙:TPR亲子活动高级篇3

英语启蒙:TPR亲子活动高级篇4

英语启蒙:TPR亲子互动游戏的法宝

英语启蒙:为什么TPR是第一步?

英语启蒙:为什么TPR如此重要?

英语启蒙:不一样的TP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