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人物志屈原曾怒斥于他,苏秦自问才能不及于他!

 人众众人 2020-09-09
纵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涌现出了一大批不同学派及家族流派之间的争芳斗艳。主流学派像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偏门学科像农家、杂家、阴阳家等。但有一个学派,一代门人仅收两位,但就是这个学派,一旦出世便是搅动风云,天下大势为之所控。那就是流芳百世的——纵横家
纵横家主要分合纵与连横,以众弱合攻一强,此为纵;以一强以攻众弱,此为横。
战国早期最为著名的纵横家为公孙衍,当时国度众多,国家基本弱小,公孙衍等人为了国家生存,谋划合纵,以众弱攻强。到了齐秦争霸的时代,合纵连横的角色不断变换。到了战国末期,以范雎的“远交近攻”为主导,秦国得以逐步吞并众国。
合纵连横发展的高潮期是苏秦时期,当时还出现了一个与苏秦相争锋之人——张仪,张仪时苏秦的同门师兄弟,苏秦当时有言“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苏秦自问才能比不上张仪。
苏秦当时主张合纵联盟,游说六国,拜六国相印。当时苏秦游说六国时,还没缔结盟约便遭到了强秦的破坏。为了找一个合适的人为他前往秦国工作,他便派人悄悄劝说张仪来赵国投奔他。而当张仪来投奔他时,他却不顾同门情谊,当众羞辱张仪,激怒张仪投靠秦国。到了他在秦国任命为官时,苏秦派来帮他的人才告诉他这一切。这也是著名的“张仪受辱”。
苏秦为何才能不及张仪?因为张仪的游说功底实在举世无双。在秦国任官期间,张仪在秦国打了胜仗时,主张归还城池,表面是化解与魏国之间的矛盾,实质是逼迫魏国“以礼相待秦国”,也是因此张仪被拜为百官之首,第一次成就相邦之名。
秦惠王三年,为了秦国的发展,张仪被免去相位后主动投靠到魏国,担任了魏国相邦,唆使魏王臣事于秦。前后五年,秦国攻打魏国数次,又有张仪为间谍劝说了魏襄王退出合纵联盟,从此魏国再次臣事于秦国。
张仪于楚国之间也有一段著名的故事,那便是两次欺骗楚王。
第一次是因为楚国与齐国缔结了盟约,当时齐国之强不下于秦国,又有诸国的合纵联盟虎视眈眈,秦国害怕被群起而攻之。于是派遣张仪前往楚国用计断掉齐楚联盟,张仪以秦王的六百里地与秦国美女为诱饵,诱使楚王派使节前往齐国辱骂齐王,齐楚联盟彻底破裂。当要兑现承诺是,却是以六里地兑现,戏耍楚王。不得不感叹,原来战国时期就有空手套白狼。
第二次欺骗楚怀王时,屈原还在朝为官。当时张仪以互换质子与姬妾、秦楚结为兄弟邻国永不出兵为由,唆使楚怀王与秦结盟,退出苏秦主张的合纵联盟。当时屈原在朝堂上怒斥张仪,向楚怀王进谏“上次大王被张仪所欺骗了,这次张仪再来到楚国,我认为大王会用鼎镬煮死他,如今释放了他,不忍杀死他,还听信他的邪妄之言,臣认为这万万不可。”后来楚国仍然被秦国所灭,楚国宗室被杀的所剩无几。
之后张仪游说合纵联盟中剩下的韩国、赵国、燕国,还有齐国,一直欺骗了这些国家,为秦国瓦解强大敌人,空手套白狼为秦国争取到了数座城池。晚年更是为秦国尽心尽力,因为齐湣王无比憎恨张仪,张仪在哪个国家,齐国就出兵攻打哪个国家。所以,张仪辞别秦王,回到故土魏国。齐湣王要派兵攻打魏国,也被张仪派出的使者三言两语便打消了念头。
回首张仪的一生,出身魏国贵族,师从鬼谷子,师兄是庞涓和孙膑,师弟是苏秦。历来的纵横学派都是一纵一横,出世之后必然政见不合而短兵相接,从一个重情义投靠师弟苏秦的德才兼备者,化为一个游说诸国的的“职业谋士(阴谋家)”。《史记》于《资治通鉴》中记载苏秦为了张仪的发展而将他推往秦国,导致合纵联盟被张仪瓦解,但是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书》却记载张仪拜秦国为相后,苏秦才踏入政坛入驻赵国。真正哪个才是正史,有待考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