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旅有道】生态“古城”哥本哈根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2003年11月17日夜

于哥本哈根至奥斯陆的轮船上

哥本哈根是丹麦的首都,拥有150万人口,既是北欧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佳居住地之一。这不只是因为它的富庶,更重要的是它的良好的生存环境。

哥本哈根几乎没有污染,四周有蓝色的大海环绕,城中有清澈湖水荡漾,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为了保持上苍所赋予的这种珍稀资源,减少人为的环境污染,哥本哈根市政府采取各种方法防治污染源,其中专供人们无偿使用的自行车就是一道特殊的风景。一种红色或黄色的特制自行车,锁放在全城许多不同的地方。如果需要,很快就能于不远处找到,顺手投上20元硬币,即可取车骑之而去。到达目的地后,就近放在指定的地点,将车一锁,20元硬币即可完璧归赵。这不仅比坐汽车减少了污染,还节约了一定的能源,可谓一举两得。

但这个国家更加关注国民的安全,为了安全,不惜牺牲能源。不管是黑夜还是白昼,所有行驶的汽车,都无一例外地亮着灯。据导游讲,由于哥本哈根冬天昼短夜长,现在下午3时左右太阳就已落山。政府担心驾驶汽车的人们一时忘了开灯而造致事故,便在所有汽车上都安装了车开灯亮的装置。对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7万美元的丹麦人来说,生命的价值超过一切,人民的安全重于泰山。

生活在这里的丹麦人,闲适而平静,安全而超然。他们喜欢喝啤酒,也喜欢读报,据说哥本哈根是世界上人均读报最多的一个城市。这与他们所受到的优质教育不无关系,因为丹麦对所有接受教育的人一律实行免费教育,上大学还可以得到国家补助。这无疑是一个高学历的国度,所以有人称其是一个文化之邦。这令我想到了它的多以尖顶式建筑为主的城市建设风格。如果从众多楼房的外部看,甚至有点破旧。它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是“败絮其外,金玉其中”。之所以如此,也许试望通过这种外在形态的陈旧,显示其历史的久远与文化的深厚。尽管这个国家只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这些房屋却多已三百年左右。古色古香,透视出一种文化的积淀。不仅有安徒生和他笔下的美人鱼的塑像,还以安徒生命名了哥本哈根市一条横亘南北的最为宽阔的街道。这成了显示其文化内涵的一种象征,甚至成了丹麦人的自豪。这不由得令我想起我们中国,虽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有人却将这种显示历史积淀的存在自行毁掉,休说北京的四合院,就是曲阜完好无损的城墙,也在1974年“批林批孔”中顷刻间“灰飞烟灭”。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市,旧貌难觅,一个个现代化的大楼却拔地而起,气势夺人,大有赶超英美现代建筑之势。如果不是对历史略知一二,只在中国与丹麦两个国家的一两个城市转上一遭,说不定还认为文明古国并非中国而是丹麦呢!由此观之,存留优秀的文化传统,不能只作为一种口号贴在外显的层面,而应当物化为内在的实体之中。然而如此之想在国内却有可能“和者盖寡”,所以让古老建筑演绎中国古代文明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原载于《行旅有道》,陶继新 著;语文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陶继新

taojixin6789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读书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路也不过是邮差而已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标题

↑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