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继新 王崧舟|第五章,德育:生命的根本(4)——《语文的文化品格》系列之三十四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四、全然地接纳孩子

王崧舟:话又说回来,孩子的问题首先是家长的问题,这一点我体会太深了。前不久,我读了伊能静写的一本书叫《灵魂的自由》。说实话,我倒不是因为伊能静是台湾的美丽教主去读她的书,也不是想看她跟哈林分手这些花边新闻才去读她的书,这本书吸引我的,是伊能静说的这句话:执着天堂不放手,就是地狱。

我读完《灵魂的自由》,对伊能静的坚韧、宽恕和智慧非常钦佩。书中,她非常真诚的分析和反思自己跟哈林分手的原因。最终她痛苦地领悟到这样一点:她发现自己的内心始终有一个不完美的小女孩儿,她始终不能全然地拥抱这个不完美的小女孩儿。正是这种内心的分裂和冲突,投射到她和哈林的关系上,分手是注定的。所以,在那一刻,她生出一种慈悲来,不是去责怪哈林,怨恨哈林,而是拥抱自己内心的那个不完美的小女孩。

这跟伊能静的童年太有关系了,她说心中那个不完美的小女孩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母亲投射给她的。她回忆自己的童年,发现母亲从来没有全然的接纳过她,总是觉得她这还不够好,那还不够好,总是希望她变得更好。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你现在不够好,你现在不够完美。

所以,我觉得家长跟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很多家长问我,你是怎么教女儿的,我总是笑而不答,有时实在憋不住了,我会这样说,家庭教育的具体方法都在其次,关键的关键只有一条:你能不能全然接纳你的孩子?全然接纳难在哪里?孩子身上的优点肯定没问题,孩子身上的缺点呢?孩子身上的问题呢?孩子身上的不足呢?对于这些,你能不能全然接纳?这是最根本的方法,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原则。

有一次,一个家长向我诉苦,他的孩子拼音学了三个月了,到现在连最基本的字母还不会写,他说你教教我,我着急死了。他又说,我也表扬过他,激励过他,没用。我后来骂他,甚至打他,也没用。我说,你的焦虑直接影响你的孩子,孩子的心性是非常敏感的,他太清楚家长的状态了,你的焦虑一定导致孩子的焦虑,而孩子的焦虑导致他更难掌握字母的写法。我又说,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在我的学校里没有一个孩子到毕业了还不会写字母的,一个都没有,所有的孩子都会写。这三个月不会,过三个月就会了;过三个月还不会,再过三个月一定会了。不要着急,慢慢来。

没过一个月,他就喜滋滋告诉我,他孩子都会写了。为什么?因为他自己首先消除了焦虑,心定了。家长心一定,孩子马上就能感受到。孩子只有在心定的时候,静气的时候,才能好好学习。克里希那穆提说过,真正的学习一定发生在悠闲的状态下。紧张、焦虑、冲突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学习发生。所以,这就提醒我们注意,所有的家庭教育,方法都是形而下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全然接纳你的孩子。我说,我自己就是这样对待女儿的。没有具体方法,也没有更多时间投入,也没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她成长的十五年里,我确确实实全然接纳了她,而她回馈给我的,就是善良、阳光、乐观,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陶继新:在我与空海法师的对话中,法师说到“上善若水”的道理,他说很多父母生了孩子之后,往往就会有占有的心态,这是人之常情。而流水体现出来的道的特征是生养万物、化育万物,但却不占为己有,这就叫作“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恃”就是自恃己能,认为自己功劳大。一般人付出、贡献之后,往往索要酬劳,或者居功。但是古今中外的圣贤,他们对社会、对人类有大功德,但是从来不会炫耀,只有纯净的大爱——奉献。法师说:流水启示我们什么是无私无我的大爱,什么是大慈大悲、大智慧。

我感觉,为父母者、为师者当学流水。其实现在很多问题孩子的产生,都是源于父母或老师把孩子看成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看成一个有着独立人格、良知本体的人。因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这一部分如果不好、不优秀、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会对之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也会想方设法地改造他,因此孩子就感受到一种被侵犯、被拣择、不被接纳的羞辱感,就可能因为意图抗争而产生了自我的扭曲。我听过一句话觉得特别好,说“亲子关系不是用来评价的,而是用来接受的”。如果父母或老师有着流水般“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心态,放孩子自由的话,孩子会活出他的精彩和个性来的。

我二女儿喜欢看一档娱乐节目叫《中国梦想秀》,她有时会分享一些她的心得。她说这个节目中有一期里有一位母亲,她的儿子患的是先天性脑瘫,孩子的父亲知道后离开了他们。很多人也都认为孩子是个累赘,这样的孩子一生无法生活自理,不会和你语言交流,更别提工作了。全世界,有很多的脑瘫患儿都被放弃。但是这位母亲,一位并没有读过太多书的母亲正是抱持着对于孩子的爱与信任,相信孩子是天使,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发光点,为了孩子学习唇语,一遍又一遍教着孩子说话。现在,这个男孩虽然看上去和正常的孩子略有不同,讲话速度很慢,但是他可以照顾自己,可以和妈妈交流,甚至还学会了弹钢琴。从孩子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他对妈妈的爱,对于妈妈的信任,以及他的自信。

所以,父母也好,老师也好,要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对于良知的认同,更要抛弃功利化的教育目的。苏格兰哲学家夏夫兹博里认为,道德和审美一样都应当是无功利性的。他认为,人先天地便具有“德行”、“秩序”这类理性观念和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人性是善的,审美感和道德感在根本上是相通的。他说,如果人生来就自私,一切行动都有立即的动机,那就和动物没有两样。他提出了“内在的眼睛”“内在的形式”“内在的节拍”等概念,后来形成了审美的“内在感官”说。

说到这儿,又使我想起了一则关于苏轼的小故事:

宋代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打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禅师被自己喻为牛粪,竟无以为答,苏东坡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

如果父母和老师能够“心中有佛”,德育便自然成为一个颇具审美意味的成长过程了。

(原载于《语文的文化品格》,陶继新、王崧舟 著;中华书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