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好心田|班级工作(2)——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 系列之十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我对老师的‘懒’感到满意,

正因为老师‘懒’,

学生才勤快,能力才强。


做个甩手班主任

魏书生:1993年1月18日,我在宁夏体育馆中间的篮球场上给银川十五中的学生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四周看台上坐的是从四面八方来的老师。翻译课文时,学生让我给译,我说:“我这个人很懒,总让学生自己试着干,实在不行了,我再帮忙。”学生没了依靠,便自己查资料,讨论翻译,也译出来了。课讲完了,我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一名男同学说:“我对老师的‘懒’感到满意,正因为老师‘懒’,学生才勤快,能力才强。”我接下来说:“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没娘的孩子早当家。”

“没娘的孩子早当家”这个道理,我一遍又一遍地向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讲,意在引导学生不要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而要更多地为父母分忧解愁,以增强自己的能力。

反复讲这个道理也是为了使学生不要什么都依赖班主任,而要以班级主人的姿态为班级做工作,为班级尽责任,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

我发现,有的班级管理效益低,重要原因就是班主任集权于一身,事无巨细,统统亲自出马、亲自决定,忙得不可开交、焦头烂额。学生或是莫名其妙,或是手足无措,或是紧张焦虑,或是隔岸观火,帮不上忙,也不会帮忙。结果,按下葫芦起来瓢,效率甚低,最后班主任集烦于一身,集怨于一身。

多年来,我一直跟学生讲,老师之所以不管班级具体的事,之所以做甩手班主任,主要不是因为我的事多,省时间,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增强学生协调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关系的能力。

陶继新“懒”是一种表征,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内核。可用于文言文翻译的资料比比皆是,学生手中就有很多这方面的材料。况且,有些内容,通过研究,他们自己也可以翻译出来。如果一味地由教师翻译,他们不假思索地“拿来”,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有思维依赖性,就会有思维惰性。然而,若没有自主自觉学习的意识,是永远学不好的。

我在山东教育社当总编辑的时候,很少过问各个报刊的编务事宜。是不是自己没有责任感呢?不是的。因为我发现,各个报刊的主编很有水平,而且很有责任感。我不过问的时候,他们都特别地尽心尽职。比如山东教育社《现代教育导报》的主编范宗武,每期报纸清样出来后,在编辑部看完之后,还是不放心,还要拿到家里,睡觉之前再看上一两遍。当然这个报纸错误少,质量高。不过,由于近乎彻底地放权,我的权力的确小了,甚至连发一篇文章都要交给主编或编辑,让他们来定夺。但是,他们的积极性高了,报刊的质量上去了。当然,我也有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所以,在山东教育社当领导期间,我读了不少书,写了大量的文章,也在全国讲了很多课。如果不是如此放手,就没有我今天的这种状态。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而您更是如此,您出了那么多的书,讲了那么多的课,不但学生的水平高了,而且您的思想也播撒于整个中国教育大地上,给无数的教育之士送去了精神食粮,您几乎成了当今中国教育界的一道奇美的风景。


sdfd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