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序跋屯集|用国学基奠人生——《读论语 学成语》序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
-----

《论语》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很多有识之士都从中汲取了生命成长的精神营养。所以,研读《论语》就成了生命成长的必修课程。大家知道,《论语》注家相当多,今人译注的热情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无疑,这为人们研读《论语》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载体。不过,这些书绝大部分是为大人研读而写的,直接为小学生与初中生译注《论语》,尚鲜有人涉猎。尽管不少人主张让学生背诵《论语》,可是,对于让他们去触摸其承载千古思想的丰富内涵,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徐美华与韩兴娥二位老师合著的《读论语 学成语》,则为学生走近《论语》提供了一个易懂的文本。

尽管《论语》用的是两千多年以前的语言,可很多文本并不艰涩难懂,即使有些词语与今天的意义不同,但如果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说,学生还是可以了解其基本内涵的。这个了解的过程,也是《论语》的思想逐渐渗入其头脑的过程。《论语》之所以能够千年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某种程度上维系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谐、文明。不管你相信与否,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心里,都积淀下了孔子的思想,人们的行为也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越是走进人的心灵,也就越能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与思想人格。徐美华老师与韩兴娥老师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为小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正是怀着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她们才走上了这条虽不平坦但极富意义的道路。

既然是为学生而编著的《读论语 学成语》,就要让家长与教师持而能教,学生听而能懂、学而能会。所以,她们没有对《论语》做高深的哲学阐释与学理剖析,也不对向来有争议的语句进行比较辨识。这并不是说她们对古往今来的《论语》译注不予关注,恰恰相反,她们用了数年时间,认真研读了很多不同版本的《论语》译注,尤其是对那些相互抵触的观点进行了研究分析,选取了相对合理的诠释。尤其可贵的是,其中还有她们自己的创见,为以后人们研究《论语》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她们认为,正是因为是给学生的书,才更应当严谨与认真,不能让他们从小就误读《论语》,而是很好地正读它。这正是两位优秀教师的良知所在,也让这本书有了现实的意义与价值。

孔子与西方哲学家不同之处在于,他不重思辨,而重实践,所以,有人称之为实践哲学家。《论语》中的绝大多数语句,并不是他的自言自语,而是有其语境的,即根据具体生活场景与实际问题而言的。要想真正了解《论语》的要义,就应当知道语句产生的背景与原因。比如,在解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时,她们就对《诗经》的成书情况进行了简要且明了的说明,从而让读者对《诗经》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而在解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时,则讲述了孔子从任中都宰到升任大司寇再到代理鲁国宰相期间施行仁政的情况。这样,读者就对这一语句产生的渊源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当然,其意义绝对不只是适应当时的语境,还有其普遍的价值,甚至有着跨越时空的意义。

《论语》中不但记录了孔子的言行,还有其弟子及其他人的言行,如果对其人不太了解,理解词义也往往会出现偏颇。比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同样的问题,你却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都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这自然包含了孔子因材施教的高明之道,同时,如果对子路与冉有两人不予了解,就不可能更好地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翻阅《读论语 学成语》全书之后就会发现,徐美华老师与韩兴娥老师对孔子及其弟子都做了虽简短但丰富的介绍,当学生学完全书之后,就会对孔子及其弟子有整体的感知,对整部《论语》就有更好的理解。

徐美华与韩兴娥是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她们知道,要想吸引学生读下去,除了语言上的晓畅易懂、明白如话之外,还要附以有趣的故事。因为孩子是最喜欢故事的,甚至可以屡读不厌、屡听不厌。那么,要想寻找到与《论语》内容相宜又饶有风趣的故事,就要在大量书刊中大浪淘沙似的寻寻觅觅。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程。其实,这些年我也在寻找这方面的故事,因为我也准备写一本与《论语》相关的书。所以,我知道其中的艰难,也知道徐美华老师与韩兴娥老师在选取之中的智慧。因为有些故事看似与《论语》某些章节的内容相近,但如果对《论语》整本书的内容及孔子的思想没有系统了解的话,就有可能出现误取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她们更多了几分敬意。

这本书的体例也很有创意,让学生不只是要读懂《论语》,还要学会与其内容相关的成语。为什么如此做呢?一方面,学生喜欢学习成语,学后对于丰富他们的语言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成语又都是与文本核心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成语会了,整个章节的内容也了然于心了。

《论语》凡20篇,为了让学生学完整篇之后有一个更好的回顾与梳理,韩兴娥老师在每一篇的最后加了一个“大显身手试一试”训练,由“成语意思猜一猜”“成语运用猜一猜”“近义成语猜一猜”“反义成语猜一猜”栏目构成。这有“温故而知新”的效用,是激起学生学习更大热情的一个环节。

《读论语 学成语》出版之前,徐美华老师与韩兴娥老师已经在课堂上将其作为班本课程进行了教学实验,在教师稍加点拨之后,学生就可以自主学习,效果很好。这次出版,是在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多次修改而成书的。无疑,出版后的《读论语 学成语》,学生学起来会更容易,也会更有收益。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学校将其作为校本课程,让《读论语 学成语》走进课堂之中。而教师以至家长,也会对《读论语 学成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学习。

2014年4月12日于济南

END

原载于《读论语 学成语》,徐美华、韩兴娥 著。

收入《品鉴教育文化盛宴——陶继新序跋屯集》,陶继新 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11月第1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