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欣赏“容·雅”这一具有高格的文化,因为它不但有着丰富的内涵,也将潍坊第一中学的精神品质展现出来了。 一个“容”字,有着太为丰富的内涵。培植容纳、包容、宽容之心,让正能量不断地扩展,进而形成一种优质的能量场,才能让学校很好地发展起来。 那么,如何才能形成一种优质的精神文化场呢?显然,校长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校长首先要有“厚德载物”的君子之风,才能让教师努力发展。我认为,于允锋校长就是一位很有宽容之心的校长,他希望教师更加优秀,如果有哪个教师脱颖而出,名气越来越大,以至超过了自己,他会由衷地高兴,并为其庆功祝贺。在于允锋校长看来,一位校长的心胸越大,学校里的名师就越多。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往往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走一段弯路,甚至会犯一些错误,出现一些失误,这都是正常的,不但可以容忍,还要帮助这样的教师走向正确的轨道,尽快走向成功。正是因为这种优质的正能量场,潍坊第一中学才会名师辈出。 当然,教师也应当参透这种“容”文化的内涵,即不但不成人之恶,而且要成人之美。对学生,要有更大的耐心。学生犯了错误,即使是比较严重的错误,也要耐心帮助其改正。在帮助学困生及问题学生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他们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反复,教师要有包容之心,要有等待意识,要有信任精神。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意志得到了锻炼,教师的人格得到了提升,教师的境界得到了升华。而一个能够包容学生的教师,也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拥戴,从而出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景观。这些年来,潍坊第一中学的学生越来越优秀的原因固然很多,与这种“容”文化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很大关系的。 对于“雅”的诠释,于允锋校长说得非常透彻,即正雅、高雅、儒雅。也就是说,这里的“雅”,既有内在的人格之善,也有外在的君子之美。雅者,一定是有文化者;可有文化者,不一定是雅者。它必须“文质彬彬”,然后才能成为“君子”。学校是一个文化圣地,从校长到教师,都应当是有文化的人,特别是要通过对经典文化的了解,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同时,还应当形成一种正向场域,即优质的精神文化。优质的文化一旦内化到师生的心里,外化出来就是一道又一道绚丽的风景。 潍坊第一中学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品牌学校,这不仅因为其每年有着很高的升学率,更主要的是因为这里有一批文雅的教师,以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有文化味的学生。他们不是应试的机器,而是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的人。他们不仅在潍坊第一中学相当优秀,到了大学乃至走入社会,他们也非常优秀。因为“雅”已经根植到了他们的心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子。 “容”与“雅”融合为一,形成了一种学校文化。文化者,以文化人也。它不断地“化”着师生,师生也在不断地丰富着“容·雅”文化。于是,潍坊第一中学也就有了越来越高的品位。 于允锋校长在深感荣幸的同时,也有了更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将与全校教师及学生,更好地践行、丰富“容·雅”文化,从而让“容·雅”文化更富品位。 不过,“容·雅”文化远不是以上所谈可以囊括其丰厚内涵的,它是更为精彩的,不但可以让我们领略于允锋校长对潍坊第一中学的精神解说,还可以让我们看到“容·雅”文化的丰富实践。从中汲取其精华,可以悦心,可以明志,也可以提升人生审美境界。 2013年1月3日 原载于《叩响学校心灵的琴弦》,于允锋 著。 收入《品鉴教育文化盛宴——陶继新序跋屯集》,陶继新 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11月第1版;有删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