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之教|天然去雕饰——走向世界的东方女孩林曦(五)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出国:既进行文化交流,又是和平的使者

唐玄奘西去印度取经,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这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绵延千年,迄今仍为世人津津乐道。

1998年12月,一位才华横溢的重庆女孩,又以一种新的形式,去谱写中印文化交流的乐章。

这个女孩叫林曦。

林曦是受印度驻华大使馆、印度国际艺术中心与泰戈尔国际大学的邀请,不远万里,前去举办个人画展的。

而林曦的画展,又以绘画艺术为凭借,向外幅射了积极的人文精神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开幕式上,中国驻印度大使周刚先生说:“小林曦前来印度举办画展,令我们感到可喜可贺的同时,又生出许多自豪感。这是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事,对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一定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印度国际中心展厅里,人山人海,凝神观画;展厅外,人头攒动,引颈以待。

画家来了,诗人来了,作家来了,教授来了,学生与家长也来了,甚至连前来印度观光的游客也来了,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人们在没有国界的绘画艺术面前交融汇通。

一幅幅画卷,流溢出无声的美质,给驻足观赏的人们独特的艺术享受。

绘画者林曦,又是另一道风景。她紧张地为人们签字,流畅地给大家解说。而签字所展示的当代书法之美,解说所昭示的中国画的丰厚底蕴,又透射出林曦不同寻常的文化素养。

激动,震惊,叹服。

不可思议的美!

不少人看完画展,匆匆走到外面,买来鲜花,拨开人群,献给林曦,尔后悄然消失在人流中。

一位房东看了画展后,激动万分,跑回家中,对他的美国房客说,一定要去看看这个东方女孩的画展。如果错过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将成为终生的遗憾。

这个美国人还有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因此他有点犹豫不决。

“必须去看看,不然我就再也不给你们做饭吃了!”一向温和的房东生气了。

这个无奈的美国人,只好抱起孩子,无奈地走向展厅。

他一下子惊呆了!

每一幅画都是一首优美的诗,都是一种崇高的艺术。而林曦侃侃而谈的解说,使这一艺术画廊更加流溢出意蕴悠长之美。

这是真正的中国文化。

这是走向世界的艺术。

回到家,他顾不得放下孩子,便跑去对房东大喊“OK”,幸福自豪得像个得了大奖的孩子。

印度的两个国家电视台都对林曦的画展进行了报道,并对林曦进行了专访。林曦的高雅气质与从容应变中所透射出的文化内涵,令广大电视观众击节称道。

各大报纸也都拿出较大的版面,天天报道林曦画展的有关情况,新华社还为此发了一个通稿:《重庆小画家,印度办画展》,在光明日报等国内媒体传播后,又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林曦漫步于印度新德里大街上时,孩子们便欢呼雀跃着跟在她的后面,羡慕不已而又万分自豪地喊着:“林曦,中国女孩!”

送几束散发着清香的鲜花,拉三两伙伴与林曦合影留念,成了这些孩子的骄傲。

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林曦是飘然而至的天使,也是一只传递友好和平的信鸽。他们喜欢她、仰慕她,以一睹她的风采为快乐。

泰戈尔国际大学也安排了一天的画展时间。这所泰戈尔创办的大学,地处桑地尼克丹(中文意思即“和平乡”),泰戈尔的诗歌、小说、绘画、歌曲,给这里的人们潜移默化的文化陶冶。林曦的画展在这所大学里举办,有着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她要展示中国艺术家的独特景观,也要在“和平乡”播撒中印友好和平的种子。

得悉林曦要来举办画展的消息后,在此就读的许多国家的大学生都欣喜万分。他们用了一周的时间,排练了一场节目,以示对这位文化小使者的友好与欢迎。

演出开始后,每一位表演者都先笑对林曦,诚挚地说一声:“亲爱的林曦妹妹,欢迎你的光临!”他们或放声歌唱,或翩翩起舞,并伴以热烈的掌声与欢快的笑声。

节目结束时,他们邀请林曦登台表演。

这位可爱的东方女孩一登台,便响起一片掌声。一曲范仲淹的《芳草无情》,将中国乐曲之妙、林曦歌喉之甜,以及歌词之隽永,自然和谐地传递出来。

最后,林曦用英语唱起《雪绒花》,美妙的歌声给学子们带来了愉悦的审美享受,在场的人们也都不由自主地随着林曦的歌声唱起来。

没有国界之别,没有肤色之分,也没有语言阻隔,一种情感维系与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将大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画展前夕,这里的老师和学生帮助林曦布置画展,向林曦提问题,表达出饱满的热情与强烈的兴趣。

画展举办得十分成功,林曦成了这所高等学府及周围人们谈论的新闻人物。

寿戈尔国际大学校长会见了林曦,他激动地说:“我们几乎是天天盼着小林曦的到来,这所大学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给贵国周恩来总理授予过学位,徐悲鸿先生到此进行过学术交流。几十年之后,你这位艺术小天使又再次光临,令我们感到荣幸之至。”

这所大学的纪念馆馆长、泰戈尔世界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感到万分吃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能达到如此高的艺术造诣,真是不可思议!他抽出一个上午的时间专门陪林曦。一老一小,从中国古代文化与印度的佛教,谈到两国文化的交融。他不无感慨地说:“你不仅是一个画家,更是一个美丽的文化使者!”他与一些教授向林曦发出诚挚的邀请,在林曦方便的时候,到这里读书并享受全额奖学金。林曦的磁带、照片,将在这所大学里永久收藏。

好多在印度教学的中国老师与留学生万分感慨地说:“在这里,你让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这期间,围绕着林曦而发生的一些趣闻逸事,也颇具文化意味。

一天中午,林曦在连续签字与回答问题之后,已是精疲力尽。她走出展厅,前去餐厅用餐。

一位70多岁的老人,将一束鲜花献给了美丽的林曦。

“谢谢爷爷!”林曦满面笑容。

老人家欲言又止。

原来,60年前,当他还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在这里任教的徐悲鸿先生,并得到了徐先生的厚爱。他几乎天天跟着徐先生,还向徐先生要了一些画。这些画现在就挂在他的家里,成了老人家的美好回忆与精神寄托。今天,他又在这所大学里见到了一位画家,只不过他成了老人,画家却是一个中国小姑娘。现在他有一个自己认为近乎奢望的要求,那便是要一幅林曦的画,他要把它与徐悲鸿先生的画挂在一起,去享受另一种美丽。

林曦慨然应允,当即为这位老人作画一幅。

老人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从新一代中国艺术家那里,感受到了一种品格的高尚与艺术的深邃。

画展结束后,林曦漫步在这个以和平著称的土地上。

一两百个孩子闻讯跑来,跟在林曦的后面,唱着泰戈尔歌颂和平的诗歌,跳着富有民族风情的舞蹈,表达着对这位中国文化小使者的友好与喜爱。林曦也笑着用动人的歌声回应这些孩子。“和平乡”,呈示出中印友好、歌颂和平的画面。

新德里至北京的飞机上。

林曦凭窗而坐,她依然沉浸在画展的动人场景中。

她翻看着举办画展时的签字本,第一本便是在尼泊尔举办画展时的留言。随意翻开一页,竟写得那么情深意长:“林曦,万语千言,难尽我们的自豪。中国小姑娘成功地在异国他乡举办了画展,使中国的魅力感染了这块神圣的土地。这是林曦的美丽,也是中国人的自豪!”

掩卷暇思,一种幸福的暖流在心中汨汨流淌。

这次出国举办画展,首站是尼泊尔,旗开得胜,引起了轰动。

尼泊尔著名艺术家、皇家学院副院长邦德先生,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人员,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张九桓先生,以及当地的艺术家、作家、教师、学生等参加了开幕式。

在为林曦的绘画艺术倾倒的众多观赏者中,有一位诗人对画展钟情的表达方式则独出心裁。他激情满怀,诗兴大发,当即赋长诗一首,盛赞林曦是艺术的女儿,是从中国飘然而至的美丽女神,是中尼友好交往的天使。朗诵之后,他还将一束鲜花用双手献给林曦:“尼泊尔的艺术家永远欢迎你!”

邦德先生则给予林曦更高的评价:“你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位最伟大的艺术家!”他还特邀了几位知名画家和自己的得意门生,设家宴款待林曦。邦德先生还拿出自己的作品,向林曦介绍创作时的体会与感受,叙说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鼓励林曦好好学习,更上一层楼。

饭后,邦德先生与夫人抱着鲜花,将林曦送上他的专车,方才握手道别。

“到北京了!”妈妈推了一下神游天外的女儿,林曦才如梦方醒,与妈妈一起走下飞机。

在印度驻中国大使馆里,南威哲大使会见了林曦,他为这位女孩的凯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握住林曦的手说:“我相信,你将来一定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文化使者!”

但小林曦并没有骄傲,她的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6月中旬,她还要到泰国举办画展,并祝贺泰国国王的生日。她还要到更多的国家去履行她文化使者的神圣使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受中华海外联谊总会、新华社澳门分社、澳门莲艺文化协会(会长为何厚铧)的邀请,林曦为迎接澳门回归去举办画展。其后,再去香港举办庆祝香港回归两周年画展。在举办画展时,她将精心创作的两幅画分别送给何厚骅、董建华先生。

这位美丽的女孩,还有太多的美丽征程;这位文化小使者,还要到世界更多的地方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化交流。

End

原载于《父母要成为子女的精神导师——五个孩子走向卓越的奥秘》,陶继新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第1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