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书生 陶继新|开发潜能:发现长处,激活“天赋”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做一个优秀的家长·系列二十三·

陶继新:一提到开发潜能,很多人会联想到天才教育,或者说英才教育、神童教育等。其实我想,这里面有一个概念性的错误,这种冠名方式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少数、稀有的这样一个点上。也就是在大人的潜意识里,会认为一些超越正常教育思路的家庭教育造就出的所谓“神童”、“天才”应该是个别现象,是特殊孩子特有的天赋,自己孩子根本不是这块料。从而从自身上,就已经在内心里放弃了自己孩子也能够创造“奇迹”的念头。还有完全相反的另外一种错误认识,由于一些家长部分认同了潜能理论,但是并没有全面的教育学研究,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几本书,觉得让孩子从小学这学那全都学,只要早学就能早开发、早结果,于是无形中引发了自己的急功近利的欲望,也不管孩子的优势智能在哪里,完全凭着家长自己的喜好给孩子安排,对孩子的学习盲目地催促、加码,把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以获得了多少证书、考过多少级来评价孩子,最终导致孩子厌学。家长于是便断言,潜能开发是错误的。而我认为,这两种极端的认识都是错误的,也是导致孩子潜能被压抑的重要原因。

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立了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西方教育史》称她是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法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而她的研究却是始于对身体有残缺和智力落后的儿童进行感官训练。她发现,通过充分发挥他们的生理功能,可以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发展。由此,她想到,如果将这种教育方法应用于正常儿童,将使其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从蒙氏教育的角度来看,儿童个个都是天才,关键是施以正确的教育和提供适宜的环境。

另外在网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帖子,名字叫《遭遇美国的教育》,作者是一位叫高钢的记者,他在文中写道:

1993年,我采访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一位教育学专家梅克教授。

我之所以萌发采访梅克教授的欲望,完全是因为她从事的专业名称和她的研究对象之间那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强烈反差。

她从事的专业是“天才教育”。在我们这些中国人的心目中,天才似乎就意味着与众不同,意味着超凡脱俗,意味着出人头地……而一说到天才教育,我们就立刻会想到名牌大学的少年班、奥林匹克学校,以及种种为培养特殊人才、而且只有极少数人能享受的教育特权……

而梅克教授的研究对象,却是那些长期被人们忽略的教育水平低下的印第安部落的儿童、新近移居到美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儿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良好教育的儿童和各种各样的残疾孩子。梅克教授在这个领域埋头耕耘了15年。在她的办公室,我看到各种肤色的孩子的照片,贴满了整整一面墙的墙壁。

采访她的时候,我单刀直入地提出了我最感到困惑不解的问题:“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在那些看起来比正常孩子更远离天才境界的孩子中间,进行天才教育的研究?

梅克教授平静地回答:“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们,他们更容易被社会忽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时常会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境遇感到哀伤。我想,造成这种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行教育在用一个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去要求、去塑造千差万别的孩子,从而制约了孩子们各种潜能的发展。我的研究就是要找出解救这些孩子的办法来。

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让每一个孩子最大程度地拥有创造未来生活的能力!这个梦想如此强烈地缠绕着梅克,因此当她摘取了教育哲学博士的桂冠,进入教育科学的殿堂之后,她就急不可耐、全力以赴地去寻找将梦想变为现实的道路。

在苦苦地探索了15年之后,她终于找出一种能够发现各种孩子各种特殊才能的测试方法。这是一项在美国教育界前所未见的科研成果。

梅克教授采用一种使孩子们兴致无穷,能够积极参与的测试方法,在一种近乎游戏的过程中,对孩子们的各种能力进行严格检测并作出精确的定量分析,从而作出对孩子们的各种能力的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制定出不同的教育规划,然后指导教师和家长进行实施。——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工程!它细致到要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进行系统设计。最初,很多人把它看成是一个假想的纯粹的科学实验,很少有人相信这项科学研究对于改革和推进教育实践有多少应用价值。但是梅克教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带领她的科研组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十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工作成果,终于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和教育管理者们的关注。

我采访梅克教授的那年,在亚利桑那州已经有4所印第安保护区的学校、10多所普通学校、加利福尼亚州的50多所学校、北卡罗来纳州的数百所学校,都已经在使用梅克教授的这种方法,对他们的教育对象、对他们承袭已久的教育体制进行重新的审度、剖析和规划。就连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学校,也开始使用梅克教授的方法进行实验。

梅克教授对我说:“我的研究遵从一个基本的思想原则,这就是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并且最大限度地去发展这个长处。而以往人们的观念,恰恰与此相反,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去发现孩子们的短处,再想方设法去弥补孩子的短处。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孩子们不仅在教育中被放在了被动的位置,而且往往被挫伤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不可改变的对于教育的抵触心理。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孩子们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梅克教授相信:努力发现孩子的长处,激发的是孩子的自信。而专门注视孩子的短处,激发的是孩子的自卑。

梅克教授十分认真地说:“我在各种场合都强调这样一个观点: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哪怕是那些被现行教育的公认标准认为是智力水平最低的孩子,实际上也有特殊才能,这是人所拥有的天赋,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往往把这种最应该重视的东西忽略了。

我问梅克教授:“你认为推广你的科研成果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人的观念。”梅克教授回答得十分干脆。“可能传统教育理念太强大了。人们习惯于要求孩子们去适应教育提出的标准,而不是让教育去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这个观念不改变,教育就难以走出自己的误区。

但梅克教授仍说:“我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富有创造力的生命,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他们的天赋。我想,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应该能够看到每一个生命拥有的价值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天才”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甚至残疾、智障孩子也是天才,就像舟舟,只要潜能得以发展。所以把“天才”一词换作“天赋”可以更好地令人理解,也就是人人皆有天赋,而且是每人所独具的。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孩子发展这种天赋,家庭教育尤其要为孩子的天赋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

魏书生:是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如果不能去看到这种宏大,自然就不能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发展的。

陶继新:潜能开发的确是这样。同时要更好地开发孩子积极的、正面的能量,有效地开掘孩子身上最闪光的潜在能力,通过对于孩子的关注和观察,发掘孩子的兴趣点和能力所长之处,加以强化和正面引导。

长清一中的校长叫王少辉,他跟我说——

我刚到校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时有一个高二(10)班,是全校有名的问题班,老师们都说:“这个班除了学习,什么都行。”我来校半个月后就是元旦晚会,这个班同学郑重地给我发了请柬,我想我必须要去。到了这个班同学们都很高兴,我也即兴给同学们唱了一首周杰伦的《菊花台》,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校长也能跟上时代的节拍,和他们是能无障碍沟通的。我唱歌的消息迅速在教学楼上传开,各班纷纷邀请我去,我于是带领校级干部逐班拜年,且每班一歌,尽量不重样。当夜的感受,是“累并快乐着”。事后才知,高二(10)班为迎接我的到来,请了专业音响师,并精心装饰了班级环境,同学们都做了充分准备,我很感动,一感动就当了他们的副班主任。

当时像这样的学生在我校有近300名,我引导他们走了艺体选修分流的路子,他们也看到了光明,学习起来两眼放光,管理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最后他们绝大多数专业和文化课双过关,步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殿堂。

看来,在一般人看来有“问题”的不可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也有巨大的潜能,这方面的潜能一旦开发出来,他具有的强大爆发力出来了,将会还给自己,乃至世人一个巨大的惊喜。

魏书生:对啊,你像舟舟,考重点高中他考不上,考普高他也考不上,但是他在音乐方面确确实实好啊。

陶继新:哈哈,是的,我在音乐这方面的潜能就乏善可陈。

魏书生:所以,如果你看不到他这个潜能,不就埋没了吗?这一辈子他不就是一个废人了吗?

陶继新:包括您刚才提到的张炘炀的例子,我也了解过其他一些早上学、或者完全通过自学,跨越了他们自己的年龄而提前上大学甚至上博士的例子。包括韩国、日本、美国等都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当然咱们中国也有很多。我大女儿认识的我们山东的一位父亲,就通过成功的家庭教育使儿子在12岁时就已经顺利申请了美国排名前十位的高中入学资格,并且是带着奖学金的,他就是小学跳级两次,初中三年级也没上,自学完成的。现在这孩子早已到美国就学,表现很是突出。难道说他们真的只是个别例子吗?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魏老师,我们都在教育一线上行走,我们经历过、了解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就是原来的学困生在优秀的老师的引领下,短期内状态大逆转的现象。美国的“热血教师”罗恩老师的故事就较好地诠释了这种现象——罗恩老师刚开始在亚特兰大买下一座废弃的百年厂房准备建造成学校,这所厂房周围住满了毒贩和妓女。学校建造过程中就遭遇了19次入室盗窃。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各个学科的考试成绩都在总体上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并且普遍缺乏学习信心和动力,也从来没去过佐治亚州之外的其他地方旅行过。几年后,在他们的八年级毕业典礼之夜,孩子们得到了将近100万美元的奖学金,超过90%的孩子在不同的学科获得了两位数的奖励。从这样的例子中,我们又会有什么启示呢?

看来,每个孩子都是有潜能的,而且这种潜能非常巨大,但需要有效地导引和激发。而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模式过于关注结果,把知识体系打得七零八落,使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被浇灭,潜能被压抑。而一味依靠家长的教导、老师的教学的学习模式,也使孩子们完全放弃了自己学习的主动权,变成了等着喂、等着教才能懂的思维模式,放弃了对自己潜能的应用。

在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不过最爱他们的家长将其当作庸才培养了而已。我们经常看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多是低俗的读物,很少高品位的内容。更有甚者,教师在布置大量毫无价值的作业训练之后,家长又雪上加霜,再从书店购买习题集,强迫孩子牺牲休息时间去完成这些额外的任务。对于这一阻碍孩子走向美丽人生的精神海洛因,教师与家长却视若珍宝。于是,戕害灵性竟变得如此堂而皇之与天经地义。这种“下”之又“下”的训练,使孩子与高层次的文化渐行渐远。不少家长漠视孩子巨大潜力的存在而又浑然不知,认为孩子没有能力与资格享受高层次的文化。岂不知,低层次作业的反复训练,使孩子长期处于智慧沉眠状态之中,进而积淀成远离创造本能的巨大惰性,也从而远离了享受智慧生成而激起的喜悦与幸福。人的生态环境应是和谐愉悦的,人的生命价值理应受到挑战并得以体认。所以,为孩子创设挥洒生命与发展巨大潜能的家庭文化环境,是富有眼光的家长的必行之事。家长不仅应当正视孩子所拥有的内在潜质,更应当有效地开掘孩子的内在潜能,从而让他们享受到“我是天才”这一生命超越的巨大幸福。

所以,我感觉,只要有下面这几个认识,每个孩子都可以将潜能释放,得到发展。

1.自学能力比学什么更重要,所以,从小鼓励孩子的好奇心,指导孩子自学新知识重于一切。

2.自学时,可以不按课本循规蹈矩地学,而是把知识串联起来学。比如小学时的自学,可以把本科目整个小学阶段的课本都放在手中,系列学习,建立知识体系和架构。我记得,魏老师,您在给学生的自学建议中也提到过这一点。

3.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地自学中小学知识。其实,中小学知识量是很有限的,但范围较广,各科目都要掌握,是考入大学的基础之基础。但每个科目的知识深度并不高,所以,只要把这些广博的知识大约掌握了就行,尤其是年级不同,知识的替代性、重复性强,如果都深入地学,无异于浪费时间。而学校里往往会要求深入地学,因为每个学期的学生的考试成绩都是关系到老师的职业评价的(这一点不仅是中国如此,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比较普遍)。所以很多考试的设计都是在玩技巧,把简单的知识复杂化了。

这一点和刚才您提到张会祥这个爸爸的思路是一样的。

4.学校的功能是一种社会性,所以,应鼓励孩子在学校中以学习情商、发展非智力因素为主。对于成绩不要太在意。

我想,如果家长有一个开阔的心胸,有一个把孩子放在人生大舞台上的视野,再多研究些教育科学的话,我们的孩子定可以小小年纪便都出类拔萃,我们的教育也将会节省很多不必要的繁复。

我想推荐大家看一看,美国14岁华裔男孩凯孝虎的故事。这个孩子一直在家自学,8岁入读大学,11岁拿到副学士学位,今年将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

很多人认为他是神童、天才。但是他对于“天才”、“神童”的美誉一概拒绝,坚称自己“不是天才”,他甚至不喜欢“天才”这个词,他说:“‘天才’只是一个单词,就像IQ(智商)一样,那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数字,评估了一个方面,却忽视了成就一个人的其他因素。而我所做的是通过学习知识变得智慧,我认为,运用智慧比成为一名天才好得多。

“我只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凯孝虎说,“每个人都有潜力变得与众不同,不过你必须发挥那种潜力。这就是人们觉得我特别的原因。我努力学习,提前计划,达成目标,成就更好人生。”他希望“每个父母都能鼓励自己的孩子去摘星星”。

男孩凯孝虎告诉同龄人,他们可以取得同样成绩,只要对事专注,全心投入,不畏挑战,切忌半途而废。他说:“你需要知道,你不必是天才,只需要勤奋付出,就能做到一切。

凯孝虎坦言身边会有“诱惑”。比如,他爱看成龙的电影,但会控制自己,每个星期看电视时间不超过4小时。极少看电视或者玩电子游戏,但凯孝虎并非死读书,他多次获得钢琴大奖,赢过国际武术比赛,还学会了蛙潜。

魏书生:是的,这个孩子活出了天赋潜能,也明白了生命的规律,了不起。

详见

《做一个优秀的家长——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家教智慧》

- 魏书生   陶继新  著 -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