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旅有道|鸣沙山、月牙泉之奇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2003年8月1日晚于敦煌市敦煌大厦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鸣沙山因沙动而发出声响,月牙泉因形似月牙而得名。它与莫高窟艺术景观遥相呼应,形成敦煌市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成为国内外游人心向往之的旅游胜地。

我和侯广泰、范宗武到鸣沙山脚下时,已是晚20时许,而这个时候,方是人们游览的最佳时段。因为漫山是沙,倘若太阳当顶,沙热烤人,游兴也就荡然无存了。

凉风轻轻地吹着,沙的余热也已散尽。山上山下已有不少游人,有人骑着骆驼,驼铃声声,在夕阳晚照中缓缓地向山上行进;而更多的人,则是徒步而行。我们就顺着前行者的足迹,踩着细沙,一步一步地向上走去。

这山太奇了,全由细沙堆积而成,踏上去,软软的、柔柔的。从这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须沿山脊而行,但这些如同刀刃的山脊并没有因为众多游人的足踏而消减,因为这些沙子虽随足滑落,但夜风一吹,又辄复如旧了。

上这样的山,与在家中登山大不相同。因为这里足踩之地,是随脚下陷的沙子,费劲得多。在行至第一个山头时,便有不少游人挥汗不止、裹足不前了。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也说过沙山之行的艰难:“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不过,上沙山未必难到如是程度。我一直向上走着,从一拨儿又一拨儿坐在沙山上流汗的游人身边走过,从第一个山头,一步不停地直走到当天人们行至最高的第四个山头,并没有流太多的汗水,身上的余力仍然不少。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自己在家时每天早起爬山,有了一定的体力基础;二是心态较好,这一段时间正在背诵《金刚经》,佛言“无所住而生其心”在此地生发了作用,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悠然而行;三是踩着前行者的足印行走,下陷较少,自然用力也可以小一些,而不是余秋雨所说:“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也就是说,心态、体力与技巧的和谐,才使我有了超越他人的地方。

站到第四个山头上,回首俯瞰,但见刚刚走过的几个山脊上依然有着不少或行或坐或退的游人;而向西望去,已有上弦月悬在天空,而月牙泉则静静地躺在沙山环绕之中。

月牙泉曾是历朝历代儒、佛、道教争相释义的地方,文人墨客也多喜欢在此吟诗咏赋,有的还写得诗意沛然,形神兼备——“天光星影一泉涌,新绿盈盈映远山;不是驼铃摇细月,应疑水色是江南。”其实月牙泉面积并不太大,长约218米,宽约54米。但它却是神奇的,只与流沙相距数十米,即使劲风吹来,泉水却并不为沙淹没。在《敦煌县志》上也说:“经历古今,沙填不满。”据当地人讲,之所以如此,一是丰富的地下潜流不断补充到泉内;二是由于泉水处于四周沙山之间,是常年特定的风向造成了泉周围沙粒上升和泉如月牙的情状。

走至月牙泉近前时,天已黑了下来,游人也大多踏上归程了。我与范宗武先生从月牙泉的东南角北行,再沿北岸西行,但见北边不远处就是沙山,南岸则是茂密的芦苇。环行一周,竟没有听到幽幽清水的一丝声响,甚至连一声蛙鸣都没有。上弦月已行至西天,地下的“月牙”依然一动未动。释迦牟尼所言“无我相,无人相,无众人相,无寿者相”,我等远未达到,而月牙泉或许已经得其要义了。我们没有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幸巧遇老尼,但却因会晤了颇有禅味的夜中月牙泉而有了一种淡然释怀的幸福感。

原载于《行旅有道》,陶继新 著;语文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